张莉萍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信息时代,计算机能够传输信息、储存信息、搜索信息,是人们生产和工作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人们对信息传输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避免信息传输出现差错。在计算机通信中,这两个问题一直存在,只有加快研究速度,缓解或解决问题,才能使计算机通信技术得以更好的发展。在分析计算机通信安全技术前,要了解物联网体系结构和通信方式。
物联网通信的核心技术有3个,第1个是射频识别技术,第2个是云计算,第3个是网络通信技术。
物联网通信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就是射频识别。在物联网系统中,射频识别技术是通信的基础,起到关键作用。射频识别技术主要用在大型购物场所,因为射频识别技术的作用是识别信息和传输信息。
云计算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种技术,云计算可以统一管理不同设备的信息,还可以让信息实现异地、不同设备的共享,云计算不被地点、设备所局限。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让所需信息得到有效的整合,还能共享重要信息。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
网络通信技术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它能助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网络通信技术也是物联网系统的核心,是物联网系统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通信技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网络通信技术中的M2M技术被大范围使用,以太网、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智能机器人、中间件都使用网络通信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有3种,第1种是Zig Bee网络,第2种是WiFi网络,第3种是TD-LTE网络。Zig Bee网络能访问物理层和控制层,主要功能是搜集、接收、传输、整合数据信息。Zig Bee网络具有一定的优势,能让网络结构实现自我修复,还能让网络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提升网络结构的适应性。Zig Bee网络主要应用在距离短、对传输速度要求不高的设备上。TD-LTE网络传输数据信息速度非常快,是规模最大的数据网络,主要用于对传输速度具有一定要求的设备上。TD-LTE网络还能与智能天线互相融合,减少干扰,让低通信的切换更简单。对于传输数据来说,TD-LTE网络更加稳定。WiFi网络是将有线信号切换到无线信号,为用户传输信息数据,这种网络的使用范围最广,还方便组网,用户随时切换设备,能做到立刻连接信号,立刻退出信号,在居民家中、工厂作业、企业内部都使用WiFi网络。
物联网简称IOT,物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采集光、电等信息,在采集需要实时监控的物体时,需要连接和互动,通过网络的接入,让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存在联系,可以说,物联网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工具。物联网体系结构没有公认的体系架构,最为普遍的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感知的基础,也是这3层结构中的最底层,主要负责采集数据。网络层负责传输信息,网络层能做到双向传递和控制。应用层主要负责处理信息。网络层是感知层和应用层的连接带,网络层需要把从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及时、安全、无误地传送到应用层,网络层需要根据需求开展信息处理工作。网络层主要包括核心网、传输网、业务网、接入网络和网管系统、业务支撑系统[1]。网络层的接入网能实现信息接入,网络层的传输网能实现信息传送,网络层能做到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并能管理感知设备,因此,网络层非常重要。
物联网系统中的计算机通信方式共有两种,第1种是串行通信,第2种是并行通信。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需要连接一根数据链,用这一根数据线每次只传输一位,每一位所需时间的长度来传输信息,串行通信主要应用在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内部系统中。要实现串行通信,不需要太多麻烦程序,只需数据线就能实现信息交换。串行通信具有节省成本、传输线少、提高传送效率的特点。并行通信依靠信道、电流等方式来实现终端间的信息传输,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不同,并行通信可以使用多条数据线传输数据,每次都能做到一条信息多条数据线同时传送。并行传输具有很多优点,能让传输速度更快、传输效率更高。不过,并行通信抗干扰能力不强,因此,并行通信大多数都用在实时、短距离的信息传输,在需要实时传输、迅速传输的工作场景中,经常能见到并行通信[2]。
计算机通信过程中,使用差错检测技术,可以让通信的质量提高。这是因为,使用差错检测技术能削弱噪音、信号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提高通信效率和质量。在信息通信中,主要通过检验码实现差错技术,差错技术主要有两大类方法,一个是奇偶校验,另一个是分组校验。
奇偶校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奇校验,一种是偶校验。传输的二进制代码中,“1”可能是奇数还可能是偶数,如果是奇数,就是奇校验,如果是偶数就是偶校验。奇校验是用的最多、最方便的校验方法,因为奇校验只需要数据、异门就能实现。第一,需要使用调解器,把需传输的信息转换成字符串集;第二,用监督码识别信息字符串,这需要在字符集中的信息码上完成;第三,校验是否是奇数,这就是奇校验的检验方法。上述3个规则也适用于通信接收、处检测和判断数据准确度。奇校验通过这种检验方式,判断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受到影响[3]。然而,奇校验也存在弊端,奇校验的检测方式只能判断奇错误,在计算机通信中,不仅有奇错误,还有偶错误。在通信中,为避免奇错误和偶错误,使用奇校验进行检测时,还可以同时使用偶校验,两种检验方法共同使用,让信息传输质量增高。偶校验同奇校验的检测过程是一样的,都是检测实际数据中“1”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实际数据中的“1”是偶数,校验位就是0,就能保证所要传输的数据符合偶校验的要求。
分组校验的检测对象是数据,检测方式是数据块,通过对数据块的检验,达到检验信息的目的。第一,把通信终端里需要传输的数据转化成多个数据块集;第二,通过计算得出数据会计的附加校验数据块;第三,信息接收端接受数据块、校验数据块[4]。
信息接收端的检验方式也是如此,通过相同的方法,转化出多个数据块集,再计算出校验数据块,并检验数据块,如果验证结果成功,就证明信息传递无失误,信息完好;如果验证失败,就证明信息传输过程中受到影响,信息出现错误。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高质量传输是通信的基础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根本保障[5]。现阶段,为了保障通信安全,广泛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目前,防火墙是使用最广泛的安全防护技术,防火墙更像是一种隔离技术,能对计算机通信起到保护作用。如果防火墙被绕过、被破坏攻破,病毒侵入到计算机中,就可以使用检测技术,用入侵检测技术检测病毒,并让计算机内自行切断连接、发出预警、反击病毒[6]。
入侵系统检测可以识别外部入侵的用户、病毒等。入侵检测技术分为两种:第1种是检测误入入侵的技术;第2种是检测异常入侵的技术。检测误入的入侵检测技术又叫做特征检测,特征检测可以分析入侵行为,通过对入侵行为的分析建立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显示入侵特征,从入侵特征中匹配搜索,如果能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搜索到,这种入侵行为就是攻击行为。这种特征检测能检测出已知的攻击,对新型攻击不能及时检测到,对已知攻击变异后的攻击也不能达到精准检测[7]。
检测异常入侵的技术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检测。首先,检测技术认定入侵的病毒或攻击的活动和计算机用户活动不一致;其次,建立计算机用户正常活动的模型,从模型中分析特征;再次,统计出与正常模型活动特征不同的地方;最后,判定结果,如果违反了统计所得出的规律,就是入侵、攻击或病毒。
这种检测方式能检测未知的病毒和攻击行为,还能检测出更复杂的病毒。不过,许多入侵活动或者病毒都能做到与正常模型的活动特征相同,这种情况下,很难监测出入侵行为。
综上所述,通过介绍物联网系统中计算机通信方式和物联网体系结构,简述奇校验、偶校验、分组校验方式和计算机通信的安全检测方式,了解物联网系统中的计算机通信及检测技术。检测技术中差错检测是防止信息传输中出现错误,安全检测是避免信息被攻击、被干扰。差错检测用来提升通信质量,安全检测用来保护通信安全。如需使用检测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检测技术,要对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劣势有一定的了解,并选择符合检测技术的场景进行检测,保证通信的安全,避免通信中出现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