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忆非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电教图书中心,上海 200127
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已经完全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这对于医学图书馆的发展也是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故此,医学图书馆的管理者都在积极地探讨应对方法。 为缓解医学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压力,应将学科化服务的多种核心要素用于医学图书馆的改进优化。就目前而言,学科化服务除了为医学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研工作者深层需求的重要保障,更是提高医学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通过该院作者SCI 核心期刊发文统计、该院作者馆员论文投稿咨询服务、web of science 信息检索功能、科研选题和项目申报的辅助功能、my NCBI 文摘数据库学科进展跟踪、支持医学临床科研的数字化建设等核心要素的构建,促进医学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同时为医院提高市场竞争力与科研水平。
数字化环境和信息技术发展对于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而且图书馆采购资源极大降低纸质资源的购置经费,很多资金需要投入到数字资源建设[1]。许多医学图书馆的用户一直在流失,实体图书馆面临关闭的考验,只提供虚拟服务,甚至将医学图书馆纳入医院信息科。对于如此多的严峻挑战,医学图书馆需要发展学科化服务消除业界危机。学科化服务能够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快速适应新时代,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新型服务模式。此模式和传统文献工作有很多的不同,其根据为科研项目申报、课题选择、论文辅导、学术汇总等,也是检索、组织、收集和存储为一体的学术资源传递,能够充分地体现学术资源的利用价值[2]。相比传统图书馆,消除程式化、被动化的服务方式,学科化服务可提供主动性的文献服务和创新性的服务内容,能够极大地扩充图书馆功能,延伸医学图书馆的内涵。
学科化服务为新时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国家颁布医药卫生发展规划后得到不断的高效实施,同时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医学学科的深化为医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问题。 与全球医学研究相比,我国在自主创新先进医学、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很大差距。故此,有必要增加对医学研究的支持,给予充分的条件和资源促进医学研究的得出新成果,增加研究人员信息资源服务的体验,充分发挥在医学研究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学科化服务为临床科研深层需求的保障。当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浅层次信息需求不是单纯通过图书馆来满足,很多资源丰富、操作便捷的网络检索工具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 因此,医学图书馆在浅层次信息需求的方面丧失很多用户优势,而深层次的信息需求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科化服务将深层次的信息需求服务有效融入科研活动,在新药研发、课题结题、项目申报等方面都能够提供可靠依据[3]。同时,利用定题跟踪服务在前期课题调研、开题立项、科研成果与结题验收全过程都能够主动提供个性化专题信息服务,使得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知识化、个性化、专业化和主动化,可极大满足科研用户深层科研需求。
学科化服务和科研工作者的目标相一致。医学图书馆的科研用户一般为科研部门、研究所和医疗岗位一线教职工作者,由于科研用户工作强度高、时间长,有时兼任临床医疗教学与科学研究,因此很少有时间亲自查阅资料和检索高质量的所需文献。图书馆馆员能够详细掌握馆藏资源情况,也能够熟练使用检索技能,能够帮助科研工作者提供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的文献信息数据[4]。因此,学科化服务能够详细掌握科研工作者的实际需求,直接嵌入其科研活动当中给予个性化信息服务。可极大满足医学院校教师、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学科化信息需求。
学科化服务为医学图书馆持续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图书馆不能仍然提供以文献为核心的被动服务,需要采取探索、研究的方式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将服务融入科研[5]。因此,学科化服务是适应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能够作为图书馆馆藏资源、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的建设目标,同时提高医学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整体不同部门的科研意识都需要加强,图书馆的辅助人员和临床科研人员应同步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目前,配备高素质馆员和培训综合性的学科队伍是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提高馆员对于检索方法、数据库特点的熟练掌握最重要的措施[6]。 需要馆员有能力在文献背后找到潜在研究热点,积极的调查临床需求与调整服务模式,配合科研人员完成课题申报,辅导期完成论文的撰写,成为课题参与者重要的一员。
医学图书馆使用医院经费采购图书期刊和数据库资源,而多家医院同时采购相同的资源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经费浪费[7]。 当前政府部门对于各馆的采购分配没有详细的计划,导致科研投入成本的增高,同时也说明科研信息资源的共享未得到实现。各馆不能合理使用采购经费,不能为临床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因而直接影响到科研产出。一般情况下,计算医院科研科技影响力主要依据为“科研投入少、科研产出高”[8],这表示医院科技影响力的高低。
很多医学图书馆按照本院学科特点与科研需求完成馆藏布局,采购相应的科研资源。 临床医师可利用电子数据库和纸质期刊图书学习日常门诊病房的科研知识,而图书馆人员很难整合利用期刊图书与各个数据库的分散信息,难以形成优质的针对性学科服务。因此,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得到的参考资源极为有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在每年的年初或年底统计医院职工的中英文发文数量、发文人数,查看发文作者、期刊名、引文数、影响因子、年卷期等信息[9],是否为SCI 和核心期刊,对其整理汇总。 对于医院知名专家教授进一步分类整理,根据评审机构的基本要求统计结果,同时申报奖项。
医院人事部门将论文发表作为职工学术能力的考核指标,以此彰显医院整体的学术质量和学术衡量标准。实际上出版界存在非常多的山寨杂志社和虚假网站,很多临床科研人员没有充分的辨识能力,只能依靠图书馆馆员帮助其检索出版发行数据库,寻找正规发行渠道,鉴别非法期刊,防止延误刊登和上当受骗。 图书馆服务可查询中英文核心期刊,包括每年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收录证明,对于SCI 期刊收录在期刊排名中有专属的分区[10]。 通常,在SCI 期刊中有关文章的数量多寡能够影响到论文作者的期刊投稿,也能够降低投稿至发稿的整个周期,还能够增高论文投稿的成功率。
图书馆人员在web of science 信息检索中利用数据库分析学科文献,尤其是高产出作者的出国深造时导师的选择和医院自身的人才引进都存在极大作用[11]。 指导该院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时,可按照期刊刊登数量推荐可选择的期刊,也可该馆采购馆藏。 利用引文分析极速查询学科领域的经典论著,按照年发文量分析此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时与撰写论文时提供可靠的依据[12]。 对于医院著名专家学者的论文展开检索,创建引文跟踪,在后期验证此理论有无在其他引文当中证实,了解其改进与发展等情况,梳理学术知识的脉络。
科研选题的研究方向需要围绕整个工作的开展过程,也是临床科学研究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对于科研人员则为所有工作安排的设计主线[13]。 图书馆馆员在申报临床科室项目的时候,需要及早确定科研方向,搜索相关资料,利用数据库与检索方法大量的节省科研人员的精力和时间[14]。 因此,学科化服务有利于选题角度的创新调整,极大的降低重复性和低品质的学术期刊,能够极大提高项目中标率。
NCBI 自主开发的Pubmed 能够免费使用,也是当前全球覆盖面极广的少数的权威性文摘数据库。临床科研工作者可通过订阅my NCBI 跟踪课题服务和跟踪临床最主流和最新颖的学科进展[15]。 在学科化服务当中,临床课题的负责人根据服务团队的要求向图书馆申请的my NCBI,需要涵盖个人基本信息与英文检索词的策略。馆员通过登录my NCBI 账号根据临床科室的实际要求快速检索,同时不断完善与修改检索策略,直到符合申请人需求,最后保存检索的结果[16]。 此外,馆员需要定期查看账号的更新状态,按照临床人员的订阅文摘提供全文,高效地提供极具针对性的前沿学科研究。
数字化建设主要为引文库、 数据库和全文库的购买。作为医院临床科研的基础建设,应具备本院优势的专家学者库、学科学术库[17],能够全方面展示临床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资料与科研成果,也能够促进著名学者和该院的密切合作,提高该院专家教授个人的知名度,可实现科研临床的相辅相成作用。
医院临床科室诊疗质量和科研水平存在紧密联系,也是医院核心竟争力的重要体现。 任何图书馆服务模式、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的目标都是帮助临床医师通过图书馆服务提高自身的诊疗能力。同时,图书馆服务的目标也是今后最主要的建设目标和努力方向。图书馆馆员需要在学科化服务当中利用数据库、引文分析、期刊辅导等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同时保障临床科研和新研究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持续创新,而且不间断地推动医疗科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