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敬刚,高素燕,焦荻,商纪鹏,焦定量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300384;2.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3.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4.天津市蔬菜遗传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也是天津名特优产品中的“三辣”之一,更是市民餐桌上必备的菜肴或佐料。科螺5 号是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TL-25-1 为母本,以TL-8-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螺丝椒一代杂种,2020 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辣椒(2020)120257。其性状表现为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第9~10 节,株高70 cm 左右,开展度55 cm 左右。单株结果30 个左右,上下层果实果形一致;果实羊角形,皮薄肉脆、辣味香浓,果皮皱褶多,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长25~30 cm,果肩宽3.5 cm左右,果肉厚0.35 cm 左右,单果质量80 g 左右,VC 含量1 210 mg/kg,辣椒素含量0.18%,味香辣;田间对炭疽病、病毒病、疫病的抗性强,每667 m2产量3 500 kg 左右,适宜我国北方春季保护地栽培以及南方露地栽培,深受消费者喜爱。
天津地区大棚栽培一般12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上中旬育苗,3 月中下旬定植。其他地区参照当地气候特点安排茬口。
科螺5 号种子在销售前已经进了杀菌预处理,播前晒种1~2 d 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然后用50~55℃温水浸种6 h 左右,沥干水后待播。采用50 孔穴盘育苗,育苗基质提前加水拌匀,装盘后刮平,在每穴中间压制1 cm 左右深的播种穴,然后播种,每穴播1~2 粒,播完后覆盖基质,刮平。将播好的穴盘依次摆放在苗床上,浇足水,再在穴盘上覆盖地膜或报纸保湿保温,待出苗30%时揭掉。
苗期白天保持适宜温度25~30℃,夜间不低于15℃,一般播种后7 d 左右出苗,当30%幼苗出土时,应及时揭去地膜(报纸)。一般出苗前不用浇水,出苗后结合苗情和墒情浇水,幼苗叶片轻度萎蔫时一次性浇透水,浇水应在上午或傍晚进行,不宜在中午高温时进行。苗期既要保证水分供应,又要防止水分过大,避免幼苗徒长和猝倒病等病害的发生。定植前5~7 d,控水、控肥、降温、炼苗,以备定植。苗期一般不施肥,如果幼苗长势偏弱,可适当喷施叶面肥。
科螺5 号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蚜虫、斜纹夜蛾等,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病害可喷施45%五氯·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虫害可喷施虫螨腈、吡虫啉防治。
选择3 a 以上未种过茄科类蔬菜、排灌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砂壤土大棚定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500 kg、复合肥50 kg,深耕细耙。
天津地区一般3 月中下旬,幼苗具6 片真叶,苗龄60 d 左右时定植,株距35 cm、行距60 cm,单行定植,每667 m2种植2 800~3 200 株。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18℃。
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植水,7~10 d 后浇缓苗水,地表见干时中耕蹲苗,以促进根系发育;辣椒生长期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科螺5 号果实需多次采收,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及时追肥。花期结合浇水,追施1 次复合肥15 kg/667 m2;进入采收期,果实膨大后及时采摘,采收后结合浇水,追施1 次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2,以利保持持续坐果能力。
缓苗期间,注意检查是否缺苗,发现缺苗及时补苗。生长前期保持植株健壮生长,注意防止秧苗徒长,可适当控苗。结果期适当追施磷钾肥,中耕培土,除草1~2 次。采用三秆整枝或四秆整枝方式。在开花初期,距秧苗根部10 cm 除垂直插入1 根竹竿,用尼龙绳固定;也可以在畦垄边每隔3~4 m 插1 根竹竿,用尼龙绳、竹竿、铁丝连接形成框架结构防止倒伏。整枝在晴天上午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刚浇完水的地块不适宜整枝。门椒以下侧枝全部去除,对椒采摘后保留3~4 条侧枝,每个侧枝保留2个较好的分枝,其他枝条及时抹去,以增加通风透光。
天津地区主要病虫害有蚜虫、蓟马、青菜虫、棉铃虫、烟青虫、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等,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为辅。
①特征 蚜虫繁殖快,为害重,以成虫、若虫密集在嫩叶、茎和叶背刺吸汁液为害。被害植株枝叶发黄皱缩,花蕾败落,花期缩短,严重时植株萎蔫死亡。蚜虫还可传播多种病毒,诱发病毒病,造成更大损失。
②防治措施 a.黄板诱蚜。针对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将黄板插或挂在蔬菜行间与植株顶端持平。
b.银灰膜避蚜。根据蚜虫对银灰色有较强的趋避性,可在田间挂银灰色塑料条或覆盖银灰色地膜避蚜。
c.药剂防治。用苦参碱加啶虫脒或吡虫啉喷雾,每7~10 d 1 次。
①特征 蓟马怕光,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蓟马会躲到花中或土壤缝隙中,不再继续为害。临近傍晚时,从藏身处钻出,爬到植株上继续为害。
②防治措施 a.蓝板诱杀。利用蓟马对蓝色的趋性,悬挂蓝板可有效减少蓟马为害。
b.药剂防治。轮换使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吡虫啉等内吸性强的杀虫剂,每7 d 喷1 次,连续3~5次。用药防治时选择傍晚效果好。喷药时先将植株喷匀,再对地面进行喷洒,还可在杀虫剂中加入白糖,增强防效。
①特征 以幼虫蛀食果实为主,也可取食嫩叶、嫩茎,造成落花、落果、茎叶缺失。花蕾受害可引起大量落蕾、落花。钻入果实内蛀食果肉,可引起腐烂而落果,降低果实食用价值和产量。
②防治措施 a.用杀虫灯诱杀菜青虫、棉铃虫、烟青虫成虫。
b.防虫网阻隔。在放风口加盖60 目防虫网,效果明显。
c.药剂防治。可用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氟苯脲等药剂对水均匀喷雾,视虫情每周1 次,连续防治3~4 次。
①特征 疫病发生迅猛,是毁灭性病害。茎部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斑点、腐烂,发病处以上的枝条枯萎、缢缩。叶片发病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上,病斑初为暗褐色水浸状,湿度小时干枯呈白色至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软腐脱落。果实发病,多从蒂部开始变成水浸状暗绿色,扩大后遍及整个果实,变为软腐状,后期果实失水,形成僵果,残留在枝上。土传病害,经风雨溅射传播,发病期短,流行速度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
②防治措施 a.合理灌溉。采用滴灌、微喷,覆盖地膜栽培,减少病菌传播风险。
b.药剂防治。用瑞毒铝铜、烯酰吗啉、甲霜铜、双炔酰菌胺、代森锰锌等药剂每7~10 d 防治1 次,连续2~3 次。严重时每5 d 防治1 次,连续3~4 次。
①特征 病毒病又称疯病、花叶病。发病初期叶片轻微褪色;发病后期,植株发育受阻,植株矮小,叶片明显增厚,叶面凹凸不平,叶色发黄,出现深浅相间的花叶、蕨叶,叶脉皱缩、枝叶丛生、顶部坏死。不易坐果,果实上出现黄色斑块,椒小而少。
②防治措施 a.阻断传播。及时彻底灭蚜、灭螨,减少病毒的传播。
b.药剂防治。喷施盐酸吗啉胍、病毒A、病毒K、克病灵等药剂防治,每7~10 d 1 次,连续喷3 次以上。
①特征 炭疽病是为害较重的一种病害。茎、叶、果实均可染病,叶片感染后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后逐渐形成中间淡灰白色、周围褐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果实受害出现圆形或同心轮纹斑,其上着生很多黑色或橙红色小点,周围有湿润的变色圈,易干缩呈膜状,有的破裂。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久旱遇雨、雨后骤晴、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
②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选择3 a 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砂壤土种植,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及早发现中心病株,发现后立即拔除并带离田间,深埋处理。采用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b.药剂防治。用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 d 1次,连续喷施3 次以上。
以采收青果为主,果实膨大后,果皮颜色变深,果面发亮,触摸有一定硬度时及时采摘门椒和对椒,防止果实接触地面,增加田间通风、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