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状况进行研究分析

2021-04-03 19:11刘凤英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根治术直肠癌手术室

刘凤英

大庆市第四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结直肠癌是当前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而且近年,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患病人数逐年增多[1-2]。关于该病治疗以手术为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因为自身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等优势,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3]。本文主要针对该类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效果进行简单阐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7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均选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时间段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中,男、女分别有19例与16例;年龄跨度:29岁至81岁(60.29±5.14)岁;观察组(35例)中,男、女分别有21例与14例;年龄跨度:31岁至80岁(60.32±5.2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签署书面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由专业护理人员负责术前访视工作,同时将术前每项准备工作做好,讲解整体手术期间需要注意的内容等。

观察组:综合护理方法。①术前心理疏导。要求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综合评估,以文化水平、评估结果和性格特点等为依据实施相应的心理调节,利用聊天、视频播放等方式引导患者宣泄自身情绪,防止长时间负面情绪增加其心理压力。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其治疗自信心。②术中干预。手术期间,协助手术医师调整患者体位,并对受压位置有效按摩,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各项操作,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并对腹腔镜镜头频繁擦拭,防止镜头雾化现象的发生,确保手术开展顺利。实施麻醉操作后,对患者中心静脉压、尿量等仔细观察,以检测结果为依据,改变液体输注速度和输液量。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多安慰、鼓励患者,提高其治疗自信心。在套管进入腹腔后,有效固定套管,防止脱落现象的出现。针对腹部手术仪器及会阴位置手术器械,需分开放置,降低污染发生率。术中,合理调整气腹压力,一般在15mmHg以下。术中,将保暖防寒等工作做好,避免低体温的发生。术中,加强对皮肤保护的重视,避免损伤皮肤。③术后,排空腹腔内积气,并对导线、手术器械等准确清点,无误后缝合切口。对导管是否打折、脱落等进行观察,在恢复意识且清醒后,将其平稳送回病房。与此同时,将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工作做好,根据医嘱要求予以抗生素。以患者体质改变、病情变化为依据,指导其运动。叩击患者背部,并协助其翻身,对咳嗽进行相应的指导,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后,饮食方案制定过程中,确保饮食清淡,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并按照少食多餐原则进行,严禁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发症发生状况,包括切口感染、便秘和吻合口瘘。

2 结 果

对照组中,3例便秘,4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观察组中,1例便秘,1例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是25.71%与5.71%,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x2=5.285;P=0.022)。

3 讨 论

关于结直肠癌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方法,而腹腔镜手术因为自身优势,被广泛用于临床中[4-5]。手术期间,系统、规范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有助于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确保患者生命安全[6-7]。该方法的应用,对于疾病预后及病情改善十分有利。术前,将手术准备工作做好,联合心理调节,有助于患者保持乐观心态进行手术[8-9]。准备好手术仪器和设备,保证每项设备运转正常,并对器械故障有效识别及处理。针对巡回护士,需要对患者临床资料仔细核对,调整体位,全面展现手术视野,同时对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等密切监测,一旦发生异常,马上进行相应的处理[10-12]。术后,对患者日常饮食、运动进行相应的指导,可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与抵抗能力,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高。结果显示,观察组(5.71%)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25.71%)低,差异显著(P<0.05),可见,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不仅可以及早改善患者身体质量,而且对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有利。

猜你喜欢
根治术直肠癌手术室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