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
安徽寰宇建筑设计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建筑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施工技术水平对建筑行业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我国经济和科技近年来发展迅速,建设项目的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如果能把BIM技术应用到我们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就能准确地描述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BIM技术的应用符合目前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方向,也可以促进建筑业未来的发展[1]。
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下,各专业都是在独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协调,这就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完整性不足,不同专业之间无法实时进行图纸信息的同步变动,使设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除此之外,基于传统技术手段的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不仅需绘制大量图纸,还需要绘制文本,工作量大、难度高,也很难保证最终的设计质量。
BIM技术可为各专业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提供便利,并对整个设计流程进行优化。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将BIM技术与其他软件技术有机结合,利用技术手段促进信息共享,增强整个系统参数变化的关联性、联动性,进而提升整体的设计质量与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基于BIM技术的协同性对相关专业以及各项要素进行沟通、协调,促使多专业联合设计以及独立设计等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例如,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的数据采集与更新功能为各专业、各部门以及人员提供最新、最准确的设计参考信息,从而提升设计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发挥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让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成果都能得到直观、精准的展现,从而使设计人员、质检人员等及时发现图纸中与其他各专业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并做出调整与改进,避免在具体的施工中出现问题。通过调动与运用BIM技术等各项功能,进一步增强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协调性与实用性,让空间资源得到合理规划与有效利用。BIM技术也有较强的关联性,在信息变更环节运用BIM技术对电气工程中的共同模型数据进行调节,可使模型数据更加精准、设计更加科学有效、最终的设计方案更合理可行[2]。
在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树立三维理念,运用三维BIM模型进行设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是一项专业、系统的工作,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多个专业、多项要素,要想提升工程设计质量与效率,就需要及时转变思维与理念,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模型重新认识与定义空间,然后利用BIM技术的空间可视化功能进行电气设计,让最终的设计成果更加精密合理、科学可靠。建筑设计包含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多个专业内容,电气专业基于BIM技术进行设计时,要遵照多专业共同建模、协同设计的原则。在设计时,先明确工程中涉及哪些专业,然后将所有专业均依托BIM技术进行设计,提高整个设计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与精密性。在应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时,要组建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队伍,确保各设计人员掌握一定的BIM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BIM软件操作能力,保证各项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若参与设计的人员在工作能力等方面不满足以上要求,应先对设计人员进行系统的BIM培训,再构建三维模型进行设计。
基于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要想更好地协调虚拟环境与实物环境,就需要运用网络、相应软件与硬件营造协同环境,为各项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涉及的软件主要有碰撞检测软件、性能分析软件、BIM核心软件以及虚拟现实软件、造价软件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这些相关软件有机结合、协同搭建一个比较健全、完善的软件环境,以便更好地处理建筑虚拟环境与实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要构建相应的网络基础环境,为设计过程中的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提供便利。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且模型文件与中心模型间的关联需要依托网络环境进行维系,各专业人员也需通过网络基础环境进行及时沟通与协调作业,因此,构建网络基础环境是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基础。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运用需要计算机、硬盘、内存等各硬件的支持,为了使BIM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项设计工作能更顺利、高效地开展,在搭建硬件设施环境时需要结合建筑电气设计的实际工作量以及BIM模型最终要达到的标准进行具体衡量[3]。
在应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时,首先要量化设计任务书,对建筑电气设计各个阶段的BIM模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设计计划、分配工作内容,然后确定项目样板,为后续各项设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专业性与系统性,要想设计出高精度的施工方案,就必须放弃传统的二维图纸,探索与运用更科学、更先进的建筑电气设计方法来准确传递各项几何信息。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运用BIM技术构建电气族库,可为后续各项设计工作提供便利。在构建电气族库时,要先结合相关的规范、文件分析与掌握电气设计总流程以及具体步骤,并结合工程合同、施工方案等对建筑内部结构、用电需求、布线条件等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各项基础设计数据,以显示数据为基础构建电气族库。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与建设时,会使用来自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产品参数信息数据量大且复杂,在此情况下,就需要运用BIM技术对各项产品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与运用,结合具体的设计目标完成信息、产品以及设备的匹配。由此可知,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基于BIM技术构建的电气族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
在建筑电气设计工程中,平面设计是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工作,涉及多个专业、包含多项内容,照明、防雷、动力系统等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为提升电气平面设计的科学性、精准性,在设计时可综合运用Revit MEP软件以及BIM技术,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基础,提升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电气设计师对BIM相关软件的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设计质量。因此,在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各种电气设备的规格和型号、安装方法、电缆槽的各种连接器尺寸以及BIM相关软件中的连接形式。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为电气平面设计提供必要的帮助,避免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由于建筑电气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电气平面设计方案有很强的依赖性,在设计中,需要明确标注灯具的类型、电线的数量等内容,并制作相应的标注,帮助施工人员明确区分每个施工环节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此外,BIM技术的使用会改变设计工作量,注重优化和选择,但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5]。
综上所述,在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引进BIM技术,可以让建筑强电功能的设计更加完善,让弱电智能化的设计更加合理,让整个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在应用BIM技术展开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时,先基于各项现实数据构建起三维空间模型,通过模型做立体的展示、观察、检测与调整,以提升建筑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对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充分利用BIM技术推动建筑电气设计工作顺利、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