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2021-04-03 11:00:24
建筑与装饰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装配式构件

身份证号码:3703231986****0226 山东 淄博 255000

引言

从新建工程情况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比逐渐加大,但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也随之增加,阻碍了装配式建筑整体效益发挥。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钢结构建筑,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污染小等优势,在近几年的实践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也推出了一些新型工艺,局部区域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因此,为了更好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应不断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保障工程建设效益。

1 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

①现场通过使用大量装配作业,大体可以减少现浇作业量。最重要的是,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有效提高现场施工作业效率,减少进度延误问题的出现。②实行装配式施工技术期间基本上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可以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稳定的保障。③装配式建筑集中体现了建筑与装修于一体的施工内容,可以满足装修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的要求。④装配式建筑在劳动力使用量方面明显减少,为工程造价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提供良好保障。⑤装配式建筑可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对施工作业期间的全面管理[1]。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设计因素。装配式建筑设计为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设计人员未在前期考虑建筑结构构件的分离、运输、堆放、拼接等要点,使设计方案较为模糊,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难以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各项要素,引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或进度问题。

(2)工艺管理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核心是构件和半成品拼装,因此应重点对装配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但不同管理人员对设计方案不熟悉,没有掌握装配工艺要点,无法发挥现场技术指导作用,管理工作也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管理工作的价值。如在构件吊装中,PC构件重量较大,绑扎时不够牢固且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造成PC构件坠落事故。

(3)人为因素。管理人员是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效果。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需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理念、模式与技术的创新。就此,可以判断管理人员秉持的管理理念、应用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2]。

3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1)施工方案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能够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应组织专业性强的装配式工程设计团队,设计团队中包括建筑设计人员、结构设计人员、安装设计人员、设备设计人员。在提出设计施工方案时团队即可介入,让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施工方案设计,借助模块化组合设计方法,将各项方案整合为一个完整方案。施工管理应由多个参建单位参加,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研讨会,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业主需求,进一步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效益。

(2)引进先进技术。在工程管理中,施工单位引进BIM技术,为工程协同设计与协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整合案例工程的各项信息,构建BIM模型,利用BIM软件的可视化、模拟化功能,评估协同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经济性,选出最优设计方案,为后续工程施工与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利用BIM软件的共享特征,为设计、生产、施工等部门沟通提供便利,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为不同工序的并行施工奠定基础。

(3)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施工管理直接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任何施工问题都与人为因素有一定关联。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责任意识,认识自身的岗位责任,除了管理好构件,还要加强人的管理。结合不同类型预制构件,分开摆放和储存,严格控制堆放高度和仓库环境,由专人负责看管构件,避免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对构件造成破坏。对施工人员展开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了各类构件的安装要点,科学安排人员、构件、设备的进出场时间,保证施工现场足够干净整洁。构件装配中,应全面加强现场质量管控,做好各项工艺的技术指导工作,保证构件装配精度。在质量防控中,对于施工重点、难点应旁站监督,定期、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避免影响后续施工[3]。

4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发展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市场经济运行等方面应该提高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政府部门方面应该联合行业力量对装配式建筑以及装配率等概念做出标准化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工作的扶持力度。可适当推行一系列政策内容,加速推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宏观顶层设计,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实现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方面应该针对装配式建筑成本问题进行妥善解决。通过不断加强行业标准化推动大规模生产工作的有序发展,在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行业应该立足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化发展。除此之外,建筑装配式行业内部也应该加大对自身体系的创新力度,通过不断创新与改进,实现行业的长足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比现浇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具有效率高、资源投入少、精度高等优势。但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规范标准还不够完善,施工管理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不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因此,针对施工管理现存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案,加强细节掌控,同时注重提升施工质量、效率,这样才能够更好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效益,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9年6期)2019-08-13 06:49:34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8期)2017-01-15 13:55:22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12期)2016-12-21 03:13:28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3期)2016-12-01 05:04:52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1期)2016-12-01 05:04:09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