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军
山西省晋中市公园管理处 山西 晋中 030600
“海绵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是我国城市所面临的内涝严重,水“排不出去”和水资源利用不当,水“留不下来”的尴尬处境。面对到来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呼声越来越高,并被政府所重视,应用于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近年来,风景园林管理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海绵城市”理念和建设,是风景园林专业避不开的,理应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着来自“海绵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挑战,也在积极思考对策。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新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这种理念期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能够具备吸水、储水、渗水、净水的功能[1]。它致力于解决自然灾害在城市中造成的水危机。这一理念的本质是倡导人们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协调好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面对生态变化多带来的挑战,就应该从生态建设出发,解决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的破坏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秉持尊重自然生态的原则,将会把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少。
在城市水生态系统中,绿地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良性水循环、缓解水危机方面,绿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绿地建设在城市建设中需要慎重对待。但是,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的绿地建设中,没有从实际出发,只是一味地追求“大排面”,大水面和大广场随处可见。可是,这些“大手笔”并没有产生应该有的作用,只是看上去美观而已。这严重违背了绿地建设的原则,绿地建设倡导构建开放型空间,并且尽量节约水资源,以提高城市可渗透性为建设目标。这些不实际的绿地建设,不但没有“节水”,反而在大量地浪费水资源,还有相关的土地、财力、人力等资源。
绿地建设大量消耗资源的背后,是绿地建设规范标准的缺失。尽管绿地建设如此重要,但是我国大部分园林行业管理部门对于城市绿地建设还是不够重视,没有摆脱传统的理念,绿地建设规范标准的制定也不符合城市发展实际,严重与城市发展脱节。在相关规范文件中,规定城市代表水与绿地相分离。在许多城市的绿地建设中,绿地只发挥着观赏作用,而没有融入城市水生态的一部分,对城市水发挥作用。因此,这也造成了诸如深圳暴雨后内涝严重,只有绿地安然处于其中的现象不断发生。绿地建设不应该把绿地当为观赏植物,而是要切实发挥绿地的作用。这需要绿地建设规范标准的出台[2]。
目前,风景园林专业的很多学科还没有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深刻对接,没有立足于城市建设的实践。因此,风景园林专业需要深入学科研究,满足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无论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还是在城市开发设施各个过程中的监督、维护、管理,或是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都需要深入研究,弥补学科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差距。在基于社会需求的现实基础上开展学科教学。
在目前的各大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中,与水相关的课程很少。因此,为了培养出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人才,高校需要增加一些诸如水文学、水力学、水资源学等专业水资源课程,转换教学内容,让学生具备与水相关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由于海绵城市理念是新兴理念,高校教师中既懂理念又有实践经验的很少,所以,高校要邀请一些既有一定的风景园林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又在水生态领域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师才能够满足海绵城市理念下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为了进行常态化的教学,高校要在邀请优秀教师的同时,加强对于高校内教师的培养,定展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训。同时,也要推进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撰,尽快形成一个完成的水资源教学体系。
海绵城市理念提出背景下,许多园林业企业都看到了这一城市建设的趋势,都在积极谋求与各大高校的合作。因此,高校要积极推动与园林企业的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对接机制。在利用企业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大对于新时期园林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还拓宽了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确保学生能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就业的岗位。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也是风景园林专业面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挑战的一种对策。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的不断完善,海绵城市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将风景园林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共同建设一个人类和生态和谐共生的城市,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目前我国绿地建设还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和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的问题。因此,风景园林专业为了解决这些面对的挑战,需要深入学科研究,增设相关课程,转换教学内容,培养教师队伍。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对接现实需求,满足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