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玉
聊城奥森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 聊城 252000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组织系统已逐步完善,已实施第三方认证、政府监管,企业自动化管理系统逐渐形成。其次,改革了管理体系,大量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的法规制度逐渐颁布,相关法律中涉及当事人的法律规定也在逐步完善,对一些纠纷问题有了实质性的判定。最后,建设监理制度趋于完善。在传统的建筑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采取的管理方法主要是领导的行政命令,而在目前的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政府或企业领导的职能发生了转变,项目的投资目标、工期、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
(1)质量监督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虽然已经颁布实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图例》等法律法规,但没有专门就建筑质量监督问题进行系统的法律规定,现有的一些分散的法律条文又由于政策性较强而可操作性较弱,有的甚至出现前后矛盾,使得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难以切实得到落实。同时立法还需要考虑市场环境的影响,立法需要与时俱进,当前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内容,全面且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2)监督管理的主体权责不明确。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主体涉及的部门比较多,且辐射范围较广,主体之间存在交叉地带和单位模糊等问题,因此在质量监管过程中难以明确权责,多个部门监管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部分单位需要同时进行工程建设和质量监督工作,也是导致质量监督权责主体不够明确的原因之一。
(3)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缓慢。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下,信息时代已经开始出现和盛行,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要逐步朝着信息网络化的方向迈进,从而更好地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手段可以将质量监管信息共享到平台上,实现及时反馈,提升质量监管效率。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还有不足,无法发挥信息化质量监管体系的作用。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建筑工程法律法规的前提也是建筑工程市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2]。因此相关部部门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监管监督立法管理,保证法律健全的同时,还要保证法律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于之前的法律条文中不规范、科学的条例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立法的管理,保证做到法律法规真实有效。落实监督除了保证立法之外还需要保证配套设施的完善,只有保证配套设施完善才可以在执法的过程中落实奖惩款项,保证立法管理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除了政府政策立法的完善之外还需要保证地方法律的完善,地方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地方性的建筑法律规定,确定监管市场在合理的管理状态下,保证监督工作顺利完成合理有序地进行,从而更好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明确管理权责,进行体制改革。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权责不清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这就需要制订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制度落实,发挥管理制度的实质性作用。为有效解决质量监督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要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制订的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确定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并加强与社会第三方机构联系,联合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致质量监督管理权责不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体制过于滞后,没有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工程实际情况对现有制度进行革新。这就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流程,划分各个管理主体的权责界线,对现行质量监管制度进行改革,这样才能让各个监督主体权责更加清晰,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例如监控设备和数据库等,能够把项目建设品质的有关信息数据采用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形式储存起来,完成对于建设场地的施工品质、施工安全、消防等环节的全程远程监督,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不良问题的出现。对于品质的监管活动能够在时间上和精准度上带来参照条件。规范进行品质监管的有关单位,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实时更换对应的设施,以有效地增进项目监管的技术水准,添加适宜的品质检查设施和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实的项目监管工作期间,通常要运用专业的方位测定仪器、数字显示仪器、检测仪器等做到充分的监测。另外持续的优化信息化的监督管理规范,还可以更好地提升治理的水准,持续提升品质监管数据与信息的精准性,进而充分把控工程的施工状况。
(4)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从人员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完善的评估制度的构建,以此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其次,要注重教育培训的开展,集中整合建筑工程和监督管理模式等内容,将考核内容予以综合化和全面性,从而使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最后,对于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来说,质量安全观念的树立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止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安全问题[3]。
总之,质量监督管理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各个工程单位要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使得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重要作用,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