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杰
中冶建设高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70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各行业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进步较明显。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行业发展需兼顾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行业的管理者要在建筑经济角度下,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优化工程管理体系,提升管理工作的技术性和科学性,为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助力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建筑成本管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对建筑工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严格把控,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投入,降低各种能源损耗,达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筑工程涉及环节众多,在实际施工中关乎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成本把控,将这些方面产生的费用实现优化整合,就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一旦企业忽视对建筑工程成本管控,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企业经济效益严重受损,同时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信誉与口碑。所以,成本管理人员应从建筑工程各个方面入手,将成本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对资金的合理配置,以及对成本的严格把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1]。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障施工安全性和施工质量。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分析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障成本管理效果。建筑企业需要引导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工作中,激发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联系每个职工和施工成本,这样可以保障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细致性和全面性。
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工作中,通常是利用补救措施降低经济支出,但是这种方法只是发挥弥补的作用,无法有效降低企业经济损失,通过建筑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预测企业运行成本,有效分析企业运营成本,利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构建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有效规避建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2]。
企业都是以扩大规模为发展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其所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模越大,建设成本也会越高。在当前行业竞争激烈,经济利润可上升的空间越来越小的市场环境下,要想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势必会影响其在经营过程中对成本控制的效果,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会导致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环节找不到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管理过程将失去控制。
一些建筑企业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过程中,习惯利用事后成本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不满足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建筑企业需要优化成本控制方法,联合利用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等方法,通过事前控制方法,可以精准的预测和管理建筑工程成本费用,优化建筑工程成本管控预案,为成本控制工作奠定基础。建筑企业需要强化各部门沟通协作,引导全员参与到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各个部门通过沟通协调,可以保障成本控制效果,建筑企业制定了成本控制目标之后,需要向各部门分配不同的目标,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保障整体工作效率。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引进成本管理系统软件,利用信息化方式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学习软件,积极参与技能培训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成本管理的效果。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与财务成本制度相配合,能够实施高效的建筑工程成本管控。制定成本监管体系,能够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是确保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同时,为了提升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监督制度实施效率与质量,可以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对于在工程成本监督中做出重大贡献,为企业及时止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员工,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升职、加薪,对于在建筑施工中,无视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只有实现各个部门团结协作,企业员工大力配合,才能使成本管理监督制度发挥出最大效力。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针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需要明确工作内容,保证职责划分清晰,针对性地进行部署,提高科学性与有效性,尤其要注重建立强有力的经济成本管理组织架构。建筑企业依托项目实际,结合各个建设环节的特点,保证经济成本管控工作能够得到合理的划分,将各项工作渗透在整个项目之中,落实在各个环节。同时,以项目环节为依据,进行工作岗位的设置,安排专门负责人与工作人员,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监督有力,发挥层级化管理组织架构的功能,推动成本管理的有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能够快速找到责任人,定位问题,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建筑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应当明确成本控制内容,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实施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明确项目成本、控制设备和材料的成本以及控制非生产性成本等策略,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同时,应把握好成本管控的重点,通过增强员工成本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制度、加强责任划分以及加强工程外成本管理等,实现效益最优化,增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