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融
武汉花山联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以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概预算是指贯穿项目执行的始终,采用提前核对的方式,主要根据工程定额、成本标准等来保证项目总费用的准确性。目前常用的方法是记录设计图、相应定额标准,计算工程量,制定相应的个体完整的工程预算表。总而言之,由于完成工程概预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漏洞,所以需要不断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创新研究[1]。
首先,大额性。当下应该主要展现建筑工程项目在投资方面的效用。对于每一个建筑工程来讲,其所需要的造价成本都是很昂贵的,几百、几千、几亿的工程数不胜数。其次,个别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建筑工程对应的建筑用途、规模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工程来讲,其对应的造型与结构、装饰也都可能不一样,这样一来,工程内容与实物便具有差异性。而对于不同的工程来讲,其展现出的差异性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再次,动态性。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所需经历的建设周期是很长的。此阶段内,会因为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出现一定的波动。比如设计出现变更、工资标准发生变化、材料进价发生变动,或是国家层面的汇率与贷款利率等出现变化等,均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工程造价出现变化。最后,层次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其某个项目当中通常含有多个独立性很强、可单独产生工程相依的单体项目。对于单体项目来讲,其中又包含了多个工程个体。由此,工程造价大致可划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
所谓工程概预算,简单地说是在推进实施有关环节中,充分结合不同内容,依据我国有关定额、费用收取要求等一系列标准,事先做好计算工作,旨在实现对投资额文件的科学明确。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后可知,其和工程概预算从定义方面上来讲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工程概预算属于工程造价的基础,其最为突出的功能在于能够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指明方向。倘若想要获得最大化的综合效益,那么就要将工程概预算编制水平加以提升,旨在为工程造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客观地说,应当对工程造价加大动态监管力度,这样才能将存在的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相关目标得以实现,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夯实基础。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建筑项目的重点内容莫过于工程概预算的管理与编制,这是因为此项工作的好坏会对建设投资效果与投资收益产生直接的影响[2]。
在建设项目中建设成本的比例高达60%以上,所以做好工程建材的有效管理,对整个工程造价管控有重要意义。市场上建筑材料的价格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建设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如果在前期就对整个项目进行设计概算,将无法对建筑材料的价格做出准确估算。尽管有部分的造价从业人员会预留出相关部分的价格区间来应对材料价格的变化,但受到项目周期和市场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材料价格会比概算时更高,这样就会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给建设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在建设项目中,实地考察是预算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些部门的预算流程相对粗放,主要表现在,由于地理位置和融资条件的不足,一些预算人员在预算过程中无法彻底执行项目相关的现场审查。在工期和工程的质量压力下,一些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忽略了预算计划,大大降低了后续建设和维护的效果,一些非法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会减少供料使用,导致工程质量不高甚至出现烂尾工程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项目本身甚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客观地说,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尤其是在工程成本管理当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哪一笔的成本造价支出,均要严格结合相关概预算方案加以实施。在具体管控期间,通常是将指标控制方法当作主要控制方式的,动态采集工程建设期间的造价成本支出数据,和概预算指标做好相应的比较。倘若要比概预算指标高,那么此时应当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实现对管理工作的科学优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概预算指标在设定期间就不具备较强的科学性,那么就会致使工程造价缺少行之有效的管控方式。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不能在第一时间得知造价超预算的问题,会增加偏差情况发生的次数,继而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首先,当下来看,中国建筑工程企业当中绝大比例的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数据、经验积累均是偏少的,其所关注的仅仅是项目、成本管理人员所做的各项内容总结。由此便导致企业在需持续开展的项目方面缺少对应的成本数据支撑、也无相应的经验为其进行谋划,这样一来,企业开展建设时,无法很好地规避各类潜在风险,风险出现后也无法第一时间确定解决措施。其次,就当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来讲,其没有合适的现场监督,而项目方面的采购管理工作所涉的范围大多是很广的,这样一来项目在工程的物资采购方面便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因为自身的把控、监督效力较低,所以制定的采购计划也无法正常地落实完成。针对物资采购质量来讲,具体的质量与进度均是很难进行把控的,除此之外,部分采购管理人员经常会“以权谋私”私自扣下“回扣”,由此便造成了物资采购的失误,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企业的日常管理、项目的日常建设来讲均是不利的[3]。
第一,完善信息标准体系。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主要的发展趋势,要想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解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就需要行业有关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信息标准体系,使得各个工程业主方能够在工程项目参与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造价信息标准体系来开展相应的工作,保持业主方各部门之间良好的协调与配合,并做到及时沟通。各个工程业主需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构建规范、权威、统一的造价信息标准体系。第二,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各个工程业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通过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来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各个工程业主应分层次、阶段化地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根据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标准,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出发,使得软件和硬件设施尽可能先进和完善。
第一,工程有关的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对预算员工的培训管理,从而在实现员工个人专业素质和公司预算水平的同步提高。工程建设单位虽然不乏专业技术设计师,但较高水平的成本预算人才相对较少,对于该种现状,需要扩大对现代复合型人才的投资、培养和管理,使得概预算工作人员必须了掌握概预算技能兼顾工程设计的能力。第二,工程企业应不断吸收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预算技术和经验,从而达到提升整个行业发展水平的目标。在实践中,要根据市场公平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设计方案的有效运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对系统、全面、有效的投资控制制度进行监督,有效预防设计失误的发生,加强工程价格管理。第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概预算的效率。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着信息化在工程概预算上的应用。计算机软件在工程概预算中的应用能够对预算的实施效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可靠保证了预算制度的建立,将预算质量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还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体力上的投入。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能够带来工程概预算上的巨大效率的提升,使得概预算更加自动化[4]。
相关单位应当在开展概预算编制的前期阶段,最大限度地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将以下几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是做好现场考察工作;二是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旨在实现对工程建设具体状况的科学把控,令概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具体调查期间,可对以下几点加以了解。一是施工方案;二是材料布置方案;三是现场布置方案等,可以探索到科学减少预算的方法。不只是这样,还应当在全面了解以下内容的基础上留有一定裕度。一是材料市场变化趋势;二是专家预测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供应不充分情况出现的概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和以下几个部门增加沟通次数。一是建设单位;二是行政管理部门,为进一步强化土地与拆迁价格的规范性提供应有的保障。客观地说,只有对工程实际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概预算编制工作,继而为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在整个造价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单位材料的基本用量做好核算,深入建筑施工材料市场,对前期价格做好调研。围绕着近年来的价格浮动,做好相关的发展趋势预测,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价格预测体系,制定合理的区间价,以减少因价格波动而造成超预算的现象,让整个造价能够控制在合理标准范围内。当前,虽然建筑材料的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变动,但是这样的变动都有一定的区间。随着工程造价成本管控的长期推进,可以依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全面控制,防止因材料变化而出现严重超预算的情况。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有效控制:第一,在进行造价管理时,相关人员结合材料单价做好全面考察,当出现价格有变动的材料时,应及时将材料进行标记,并对其变动幅度做好评估,然后给出一个具体的范围,以减少后期因材料价格的变动给造价管理造成不利影响;第二,整个项目工程中因为设计周期较长,在和材料供应商进行联系时,可以通过一定的优惠条件和材料供应商签订相关协议,以保障材料价格的稳定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应对材料价格变动所带来的成本波动[5]。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项目工程预算和造价控制至关重要。只有综合全局,做好全面控制,才能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实现对整个建设工程的全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