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琪
江苏雨松环境修复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江苏 南通 226000
污染类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阶段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和作用。在污染类建设项目各阶段尤其是生产运行阶段均伴随产生相应的噪声污染、废水污染和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这些污染的产生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在开展污染类建设项目工作时需要对其生产运行阶段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分析,进而拟定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环保措施。针对污染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的改造和优化要求,尽最大程度降低污染类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污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文件的审批需要经历一项关键步骤,污染类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估要依据国家和地方所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相关的环境保护规则以及评判标准,进而准确分析出污染类建设项目建设阶段和生产运行阶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污染类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造成的环境影响、拟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及可行性论证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也是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审批的重点。污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的开展要始终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三项原则。在实施污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都处于切实可行的状态,进而可以控制住污染类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建设单位在开展污染类建设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小组应明确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并进行现场踏勘,需根据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要素明确污染类建设项目需要保护的具体目标,对污染类建设项目所要保护的具体目标进行列表,表格需包含保护对象的名称、功能、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
工程分析的准确性污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此报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环境保护方法的落实以及污染类建设项目中各种对环境产生影响因素的分析奠定重要基础,以此为污染类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其中污染类建设工程的分析要做到更加全面、准确且清晰。污染类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应该包含建设项目概况、影响因素分析及污染源强核算。其中工程原辅材料种类及理化性质、生产设施、生产工艺流程的分析是工程分析的基础,工程分析中工艺流程的描述还应该包括污染类建设项目具体的工艺及操作流程,详细说明污染类建设项目的实际生产原理和具体工作环节等内容,明确污染类建设项目所产生污染源的详细成分和具体种类等内容[1]。
现阶段已存在的污染源数量非常多,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也非常大。在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一定要充分了解该项目会产生的所有污染项目,并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详细列明,其内容应该包含污染类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基本状况、现阶段环境质量相关资料是否全面、资料的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其实效性是否达标等内容。自然环境的具体概况以及环境质量所呈现出的现状应该详细查找最近与之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信息。在查找污染类建设项目影响自然环境的具体概况时,应该查找自然环境中与之相关的地形因素、地质因素以及水文因素等详细资料,之后再结合此部分资料做出一份污染类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影响概况报告。查找现阶段环境质量的具体现状相关资料时,应该结合污染类建设项目周边的空气水源以及生态环境等资料,以此来制作一份污染的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现状影响的详细报告。
环境对预测影响的内容主要包含:对大气环境的预测、声环境的预测、地表水环境和生环境的预测以及对地下水环境预测等内容。在污染类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预测的过程中,准确污染源的污染强度等问题的预测相对较为容易,但是此过程的实施也可能出现资料不健全和预测方法不适宜等诸多问题,污染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和评估,要十分注重此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问题。因此,需要重点核实污染类建设项目中源强核算是否准确、预测参数是否合理,以此来提升建设项目对环境范围及程度判断和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也可判断环境保护措施是否适用于污染类建设项目建设阶段及生产运行阶段。
在开展污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提出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拟采用的具体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等环境保护措施,并提供措施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可靠性的依据。切实增强对各种污染物的预防,有效减少污染物对项目周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开展污染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为将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重点关注危险危废)等污染物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需尽可能采取非单一的,多级措施叠加的有效措施来降低对项目周边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及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各类措施的处理效果判定以相同或类似措施实际运行效果为依据,若无实际运行经验的,可提供工程实例。现阶段中国也正在积极研发,相对较为成熟且科学的无害化处理技术,以此对污染类建筑项目施工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对此部分污染物实施无害化处理时,要根据此过程中所产生污染物的具体状况,以此来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进行科学的无害化处理[2]。对于部分相对较为复杂的处理工艺,以及不常用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和措施,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此部分技术,尽可能邀请专家论证并委托实验室测试其处理效果后运用。同时在开展污染物处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不断的总结,以此来发现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终研究出能够较好适应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报告要对污染类建设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管理文件等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分析,要与污染类建设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管理文件的具体内容保持相符。除此之外,还要十分注重与污染类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部门所采取的污染整治要求,与其具体内容保持相符。而对于污染相对严重的污染类建设项目,则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文件记录。
污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具体内容包含污染类建设项目的具体建设状况、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现状及其排放污染物的具体种类和其他污染状况对环境产生的主要不良影响、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环境影响产生的具体损失等多项内容。将上述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归纳,制作出一份准确的详细的污染类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最终结论[3]。
在污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的图件,重点关注建设项目厂区平面图、周边环境现状分布图、生态红线图等,其中周边环境现状分布图需包含建设项目大气环境、风险环境评价范围内的所有环境保护目标。对环境现状进行监测的建设项目,还需附上相应的监测点位图等。在图件完善后,还需根据项目情况附上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附件以及行政审批机构所要求的其他附件。在对报告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文件的内容必须做到清晰且准确无误,确保上下文表述一致。
综上所述,在实施污染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时,要对污染类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作出全面且详细的分析,具体的分析结果要做到准确且合理。再根据污染类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程度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