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颖
北京华夏伟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中国·北京 101121
为了让建筑行业在市场中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就需要尽量避免施工现场出现施工问题,而想要避免施工问题的出现,需要加强现场的管理工作,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1]。
一般情况下,在工程施工前期,建筑企业会根据工程实际的规模等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其主要是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方便现场的管理工作,建立该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而在实际施工中,部分管理人员过分重视质量和周期,不重视安全管理,甚至没有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开展现场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部分施工企业对现场的安全管理认识不深,抱有侥幸心理,现场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过于形式化,不符合工程实际建设需要,其制定的制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监管部门的检查。其中最常见的现象是在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没有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针对部分施工任务,其使用的设备安全不达标等。由于安全标志不到位,加上施工设备不符合中国的国家质量标准,不仅会影响到后期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社会公众的安全,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也没有保障。
建筑施工会使用到大量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如何对现场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进行管理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较为重视的问题[3]。质量和机械的管理能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在这一环节的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不强,在现场管理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开展工作。这一问题最容易导致材料在储存过程中,没有根据材料的属性和类别等进行分类,在选择材料储存位置时不够科学,进而造成众多原材料因为储存不当出现质量问题,会加大整个工程的投入成本,如若后期施工人员对材料检查不到位,直接使用到工程建设中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由于能力不够,不能对现场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会直接造成现场材料管理混乱,不仅会影响到工程整体周期,可能还会出现某种材料采买过多,增加投入成本。
施工现场时常会出现施工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由于施工技术与施工操作不匹配,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现目前新型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多,其施工技术对应的施工操作不一致,在施工现场引入了新技术之后,现场管理人员不针对新技术展开相应的操作培训以及相关的安全教育,也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问题。
针对施工现场开展管理工作,首要任务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任何企业在生产中首要任务并不是生产,而是安全,各个行业的危险系数存在相应差异,国家和政府部门针对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准则[4]。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强制性,施工企业在前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就要将国家政府制定的规范文件作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构建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制定责任制度,要将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个施工人员身上,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除此之外,为了让安全管理工作有资金支持,需要建立专项资金。
在针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开展管理工作时,材料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材料,并将多地区材料的采购费用和运输费用结合在一起,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途径采买材料。在材料储存中,需要根据各个施工环节和材料的属性等进行分类,既能避免材料储存不当影响材料质量,还能方便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材料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方案预估实际使用材料以及损耗,针对各个环节所使用的材料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要求各个部门严格按照计划领用材料,不仅能很大程度避免材料浪费,还能熟悉掌握现场材料的剩余和使用情况。
在工程施工前期,施工企业需要针对现场的管理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为施工现场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在施工前期,要将各个施工人员组织在一起,对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施工技术。现场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熟悉掌握各项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相应调整。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现场建立相应的质量监察小组,让其对工程全方面开展监察工作,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问题,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5]。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间的竞争在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增大,建筑企业想要在行业内提高自身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所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加强现场管理工作能避免施工现场出现问题,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在实际施工现场中,首先,需要建筑企业和现场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其次,从需要加强现场的材料管理,避免因为材料的采购和储存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最后需要重视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从管理、材料和技术三方面入手,能有效控制整个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