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龙凤
北京市顺义区园林绿化局林木绿地管护中心,中国·北京 101300
生态园林能够继承与发扬传统园林的优点,按照生态学的原则,构建全面科学的植物群落,形成人、物联系的新局面,获得生态、科学、文化之美。在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的合理配置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生态园林设计中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结合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植物,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各种植物群的协调有序配置,通过运用不同植物之间的特点提高生态园林设计水平,推动园林生态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帮助。
乡土植物,指的是在本土长期生长的植物。它们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通过较长时间的繁衍,它们会成为适合本土发展的特色植物。如何实现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本土的特色植物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适合当地气候、适合当地的所有生长资源。适当地引入外来树种,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坚持生态学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凸显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共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平面上系统性、空间上层次性及时间上相关性的目标。
植物种类非常繁多,根据植物的形态、形状、颜色,它们会有不同的展示形态。在整个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反之整体的设计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既能满足园林设计的需求,还能同时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惯,就需要重点关注植物本身与设计素材之间的搭配融合度。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用不同的构图方法,营造出不同的视觉空间,就可以给观赏的人们映射出个性、有吸引性的园林景观。
不同的植物色彩、形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并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在生态园林设计中。要求各种植物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方面权衡比较,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感。例如,色彩简单、体积小、质地柔软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轻盈的感受;而色彩鲜艳、体积大、质地粗厚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厚重感。为了呈现良好的植物配置效果,需要均衡配置植物的色彩、体积、形态,充分结合环境特点,合理配置不同植物种植面积[1]。
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满足数量和多样的要求,在创造植物景观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没有量就没有美”。在保证植物数量的基础上,加入群落物种种类,构建错落有致的群落层次,并为动物提供丰富的蜜源植物,构造动植物耐以生存的环境,以此体现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在明确用户需求及设计目的的前提下,由设计者选择符合当地地域特点以及气候条件的景观植物。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地域特征构造出独特的景观,从而使当地的乡土景观得以延续。例如,农田、鱼塘、水利工程、乡间石桥、石板路等,都具有浓厚的乡间文化气息。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该地区原有的一些地质特征,进行低干扰、多修复,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2]。
现代人对自然的渴望尤为迫切,园林景观无论是花园还是公园,都是作为人们感受自然、与自然共呼吸的场所。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能让人置身其中是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野区。例如,在坡地上设置一步步向上的嵌草石步时,可以设计一丛丛狼尾草在石步左右,让人从石步向上行走时感受到一种腾云驾雾的仙境和野区,从而感知自然,尊重自然。
在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基于木本花卉本身的不足与弊端,可选用草本花卉对其进行有效弥补。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在花型以及色彩和树冠形状与植物长势等方面进行协调配置,综合考虑裸露在外的草坪、地面以及水池等,考虑各种搭配组合下的植物种植比例等。例如,建筑物过于密集、光照较少,则应选择一些耐阴植物进行栽植,常见的喜阴植物有云杉、椴树等;在一些工业区附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应栽植一些能够有效吸收有害气体的树种,如旱柳、臭椿等;色彩搭配也非常的重要,实践中应当注意其协调性。植物搭配过程中应当注意色彩对比及其变化,尤其是季相变化。例如,常绿树下以耐阴、花色亮以及花期较长的玉簪以及紫萼等为宜[3]。
在植物配置和造景的过程中要注意植物自身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设计,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进行统一和协调,使园林的景物保持一定的落差、层次和比例,最终乔木、灌木及地被协调又统一,还富有层次感。另外,园林设计还应该结合城市规划合理规划植物空间,在空间布局应该根据地理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结合,形成区域植物景观空间。植物造景及其景观空间往往有一定具体的功能和侧重面,需综合考虑,如公园、风景名胜区侧重于植物的美化等方面的功能;城市湿地侧重于植物在净化水体、涵养水源、固土护坡、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生态功能[4]。
园林在绿化建设时,设计了不同的绿化场地,包括公共场所的绿化、居民居住场地绿化、道路两旁的景观绿化等。由于绿化场地的不同,其所达到的绿化标准也不同,在绿化植物配置时要根据建设场地的不同体现一定的差异性。道路两旁园林绿化要起到净化空气、美化街道的效果,而居民居住场所的绿化不仅要改善居住环境,也要凸显场地绿化的人文性及整体的景观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留足居民文化活动开展的场地,并在配置时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公共场所绿化包括公园、动物园、陵园、花园等各个场所的绿化,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性特征,选择科学合理的植物进行优化配置。例如,在花园中,要配置多样化的开花植物,并确保各个阶段花园内都有“花景”可赏,有“色彩”可观,既满足了花园的功能性需求,也体现了园林绿化的观赏性。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植物配置的图纸加强审核,在图纸审核的过程中,对种植设计以及植物配置各工作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审核以及可行性评价,还应从后期的病虫害管理方面设计植物配置,从而保证图纸拥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若是出现施工变更项目应当及时上报并会审,在对施工变更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施工[5]。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来讲,对于整个城市的形象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在提升生态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的同时,增加生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因此,需要在生态景观设计工作中,对植物配置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及探讨,在实现生态功能同时又发挥生态园林景观的观赏作用,提高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生态环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