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我国的医疗建筑主要由政府主导施工,这种公共建筑对社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且施工专业性强、工艺流程复杂,所以对于系统管理的模式需求比较迫切。BIM技术能够通过数字化建模使目标建筑在设计施工阶段获得更多便利。使整个建筑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合适的技术服务,对管理者管理工作的推进也非常有利。目前,BIN技术在很多建筑中都开始使用,通过这项技术开展建模管理能够让我国医疗建筑的使用价值得到提升。
(1)项目设计阶段。BIM 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能够使施工场地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也可以对不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并模拟特殊器械和设施的使用,从而模拟演练这些特殊器械和特殊设施可能遇见的各类特殊情况。举个例子,清华大学一附院门诊综合楼在施工之时就应用了这项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开展结构建模、MEP模型的布置,从而找出合理度最高的施工方案。
(2)项目施工阶段。BIM技术用三维建模、四维施工技术来辅助施工,使医院建设和后期管理的精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门诊楼施工过程中,通过这项技术建模来模拟施工现场,从而使施工现场的布置更加科。前期设计的模型化处理,让管理人员在熟悉施工现场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也节省了很多时间[1]。
(3)项目的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始于项目立项,直至项目后期交付运营。这项技术贯穿始终,这项技术的价值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BIM技术的应用处在初级阶段,对这项技术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应用点相对孤立。国内的一些医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往往局限在施工过程的某个环节,建筑全过程使用这项技术的情况比较少见,这有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仍然很大。
(2)现场应用的经验不足。我国的不少医疗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纷繁复杂,而且专业性很强,对于BIM技术的使用也处在起步阶段。我国的医疗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这项技术的应用,不是非常灵活,优秀样板更少。大多数时候,我国医院建筑施工过程中对BIM技术的应用处在低端重复水平,对基准数据的使用和更新很少。另外,BIM技术方面的人才在我国也非常少,相应的BIM全过程技术咨询公司也非常短缺。
(3)应用的模式较为落后。有人对国内外BIM 技术使用过程在技术层面开展总结,根据他们的总结国外医疗建筑在对BIM技术使用过程中,不但在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方面比我国宽广,在对这项技术的使用深度方面也比我国要深很多。国外医疗建筑施工项目自项目立项开始就把BIM技术投入使用,无论是前期规划阶段还是中期施工阶段都应用了BIM技术,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对于此项技术的使用也很多。由此可见,在国外发达国家,BIM技术的使用贯穿于医疗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而我国医疗建筑项目中对这项技术的使用往往集中在前期设计阶段以及中期施工阶段。我国缺少通过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案例。国外医疗建筑对这项技术的使用比例不断增长,而国内这方面的具体案例却少之又少。国外的医疗建筑结合BIM技术的项目与国内的建筑中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存在不小的差别。我国医疗建筑施工中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往往局限在新建项目,而且对建设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主体往往是施工单位,开发单位对这项技术的应用也不多。由此可见,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模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2]。
以往人们对BIM技术运用的时候,往往从设计和施工阶段引入这项技术,将来这项技术在可视化方案和深化设计等方面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并逐渐深入到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里面。
BIM技术在医疗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后期的运维管理的应用属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疗建筑属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其质量会对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正常医疗救治关系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把BIM技术与可视化参数模型结合非常有必要,能够使医院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用户满意度得到提升。
BIM技术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协同作业,形成更为先进的BIM+的技术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医疗建筑的建设对于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相应的技术智能化也是大势所趋。将BIM技术在医院建筑中应用非常有必要。
以往的时候BIM技术的应用往往局限在标志性项目中,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开始向一般项目延伸。一开始这项技术的应用往往局限在新建项目中,如今很多大修项目也开始应用这项技术,而且也有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创新。另外,很多医院都在扩建,这时候通过BIM技术对原有图纸开展3D扫描并与原有工程进行建模和校对,就会让扩建工程更加顺利。
随着医疗建筑功能的增多,对其进行重组和改建等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BIM技术在医院改建过程中有着很大的用武之地,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掌握BIM技术能够让预算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