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的绿色治理路径探究

2021-04-03 03:55:30何大洪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公园理念绿色

何大洪

成都海外贝林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我国场域当中,逐渐出现了很多新的城市类型,如“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公园城市”等,其中,公园城市是最新提出的一个城市类型,是城市治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很多地区对公园城市并不是很了解,未能掌握公园城市构建的主要路径,因而在我国范围内,真正达到公园城市标准的城市并不是很多。

一、相关概念介绍

(一)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社会各界对其具有不同的看法,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公园城市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理论思想,从美学、生态与功能三个方面出发,对城市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设计,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此构建出一个和谐人类生存环境。也有人认为,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理念与理想城市构建模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融入了公园绿地体系,结合了自然地生态面貌,进而打造出人类生存环境,在这一模式当中,居民、公园与城市三者有效融为一体,可不断向居民提供生产产品,以符合现代居民精神层面的需求[1]。还有人认为,公园城市是与城市公园相对应的概念,是在城市当中具有诸多公园要素,如绿色、优美等,进而向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与生存服务。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公园城市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公园城市并非公园与城市的结合体,不可完全按照公园建设方案建设城市。(2)公园城市应存在两个基本要素:普惠,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系统,将生态与城市相融合。

(二)绿色治理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的同时,环境破坏问题更突出,对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造成一定干扰。这一背景下,社会各界逐渐对环境保护问题产生了更高的重视程度,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绿色治理,即绿色治理共同体根据互信互赖与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以绿色价值理念为引导,对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共治,从而达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的治理活动或过程,其中,主要特征有:(1)整体性。绿色治理过程中,必须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开展全面的治理工作,不仅要符合不同事物的具体要求,同时更是要达到整个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2)共同体性。绿色治理涉及面较广,需要诸多组织机构共同参与进来。(3)交叉重叠性。绿色治理时,绿色价值理念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由环保、公正、健康等多方面内容。对于不同主体来说,并不具备所有的绿色理念,且理念内容存在差异,但通过多方交流后,可得到统一的价值共识[2]。(4)精准性。治理过程中,应深入到事件的本质当中,从根本上挖掘出事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精准的解决策略,为绿色治理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二、公园城市的绿色治理路径

(一)以绿色价值导向为引导

以往人们对绿色价值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只是将其看做污染防治,或者是环境保护,即主要对城市环境的改造。实际,对于公园城市绿色治理来说,不仅包含环境的治理,同时还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将“绿色”理念融入到治理各项环节当中,对整个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引导[3]。治理过程中,应将绿色理念与经济模式相融合,创建出绿色经济模式,鼓励绿色生产工作;开展政治管理工作时,要加强对绿色理念的重视程度,构建出绿色政治环境;文化建设时,加强对绿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以逐渐形成天、地、人为一体的系统文化;社会发展时,应将绿色理念融入到交通、食品、教育等诸多行业,从而构建出绿色交通、绿色医疗等;生态改造时,应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放置到重要位置上,通过该理念的引导,加强对土壤、河流、天空进行治理,以构建出更加良好的环境。同时,对于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也要以“绿色价值”为引导,约束自身行为,培养良好的绿色理念,为公园城市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城市正义空间为治理场域

公园城市是一种全面的城市类型,同时更是绿色治理的最终目标,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还从人、环境、城市等多方面出发,构建出相应的争议空间,并以此为作为治理的主要媒介,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改造,主要目标是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并非简单提升当地的GDP数值。所以,在治理过程中,必须要将人的需求放置到主体位置上,根据人员整体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2)遵循差异性理念。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本经营现象,通常会影响弱势群体的空间分配,不论是在城市功能方面,还是在其他诸多方面,均难以体现出空间的正义性,很容易造成弱势群体空间异化或边缘化问题,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发展。这一背景下,想要真正构建出争议空间,必须以差异性理念作为引导,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使他们可与其他群体处于相对平衡的位置,也可获取公共空间的各项服务等。(3)重视环境正义。即所有人员均可对环境进行应用,但也要共同承担环境破坏等方面的责。

(三)以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为治理逻辑

共同体是绿色治理主要特征之一,因而在公园城市绿色治理时,应鼓励政府、市场、社会等诸多方面参与进来,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良好的“共生”关系,通过三者间的交流、协作、共治,从而构建出真正的公园城市。首先,在政府方面,应通过“绿色”理念对内部予以改造,优化行政管理制度,转变自身在社会当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为社会、城市建设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其次,市场与政府应构建出和谐关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政府要加强对整个市场的监管力度,提升市场活力,为绿色经济增长提供健康环境。最后,整体应提升自身的引导功能。政府为治理主体之一,需要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权利与义务,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绿色治理活动当中,创新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形成绿色消费理念等,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打造出优良环境。

(四)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治理动力

首先,激发市场利益驱动功能。根据市场内供需的具体情况,合理对资源进行分配,即在利润率高的产品或产业上投入更多资源,并利用价格、竞争等策略,为资源的分配提供保障。在利益的引导下,人们会针对自身对物品的需求,从他人手中换取其他物品,从而达到不同人的多方面需求。其次,加强供给侧改革。将供给侧改革作为重心,从制度、技术等多角度出发,构建出更加科学的经济结构。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时,主要手段为减弱管制,减少制度成本,通过“负面清单”等的构建,赋予整个市场更高的活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上述哪种方式,中心均为构建出良好的政府、市场关系,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目的。

(五)以创新绿色治理机制为核心

公园城市建设时,应构建出完善的绿色治理机制,并以此为核心,对整个治理工作提供全面引导。首先,提升顶层设计,以现有城市治理体系为基础,结合各主体的治理能力,逐渐开发出适用于公园城市的治理体系,其中不仅含有制度体系,同时还包含运行方式、理念等诸多内容。如在我国公园城市建设效果较为良好的程度地区,针对公园城市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原则,制定出整体建设目标,明确实施方案等,正是这些内容的存在,才使得其基本上实现了公园城市的目标。其次,利用共建共享共治为依托,完善公园城市自主性治理的驱动机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法治理念逐渐增强,使得城市治理过程中,个人或社会机构的参与力度不断提升,为社会更好的治理提供帮助。个人与社会机构的参与,可有效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约束公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以构建出良好的法治环境,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性。最后,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对法治化建设的引导力度,从法律上赋予公民或社会机构监管权力,以真正达到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六)由智慧城市为主要治理方式

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使得物联网等技术更加成熟与完善,从而为现代城市治理带来更多机遇。所以,公园城市绿色治理时,应加强对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逐渐构建出智慧型城市,并以此当做治理方式,向社会群众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

(七)以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为文化自觉

对于任何社会活动来说,均可以看做成文化活动,不论是公园城市建设还是绿色治理也是如此,所以,在公园城市绿色治理时,也应对文化产生重视,并构建出符合我国特点的文化自觉。在绿色生产方面,需要研发出新的生产技术,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并加强对污染物的处理等;在绿色消费方面,应购买绿色产品,根据自身需求而消费,不可挥霍无度,采取合理的方式对相应垃圾予以处理等。同时,现代城市当中,可被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是很多,因而在绿色治理时,还应提供绿色交通,人们出行尽量选择污染较低的方式,如自行车、公交车等,相关机构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等。

总结:公园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趋势之一,通过城市公园的构建,能够形成更加良好的城市环境与氛围,进而向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而想要真正实现公园城市的目标,则必须要采取绿色治理手段,在绿色治理理念的引导下,确保整个城市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打造出人、城市、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环境。

猜你喜欢
公园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5:26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公园里玩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一见如故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
再造绿色
百科知识(2008年8期)2008-05-15 09: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