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2021-04-03 03:24:37乔永嘉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乘客铁路

乔永嘉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进步的体现,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行的过程中,应急管理非常重要,对于保证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张岩[1]等提出,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主要特点是需要保证旅客按时按点的到达目的地,与网络连接在一起,共同实现应急机制的安全管理。王芳[2]指出,城市轨道交通中存在有关铁路交通的紧急信息的披露是滞后,铁路交通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预案培训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冯旭杰[3]等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机制中存在操作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中存在疏漏之处,并且未建立质量检查,员工不太了解危机,需要提高现场处理能力,且管理能力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稳定性。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机制的主要特点

1.1 确保旅客及时安全到达指定地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任务是确保乘客及时安全地到达其指定地点。作为城市铁路运营应急响应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无疑是重要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有必要充分考虑乘客或员工行为不当对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大影响。由于城市铁路的特殊性,旅客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会影响铁路客车的整体安全,因此,作为城市铁路运输经营者,应更加重视应急反应体系,并采取行动。为了提高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阐明工作人员的职责,包括结构知识和互助知识。有了足够的知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紧急情况下的副作用。获得基本安全知识和相关培训活动是降低紧急情况风险的有效方法,即使发生安全事故,乘客和员工也可以基于完整的救援知识来确保疏散秩序和及时性[2]。

1.2 系统之间的密切合作强调了应用应急系统的好处

城市轨道交通大多采用封闭形式,内部网络相互连接,因此正常运行的关键是设备冗余。由于其特殊性,城市铁路运输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电力获取和社会保障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在处理该地区的运营紧急事件时,应将其分类为城市紧急事件。在系统中考虑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者,我们必须确保各种内部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进行后续运营,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强调内部独立性的优势,而且还需要在运营过程中对铁路进行运营。与其他系统保持紧密合作。

1.3 连接机制与网络运行

系统协调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并且系统相互连接以形成更复杂的运行网络。因此,如果想对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则可以充分利用紧急情况系统中安装的联动机制,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网络运行模式的角度逐步改变单线运行模式。运行特性可确保选择和实施应急措施的基本效果。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应急管理机制问题

2.1 有关铁路交通的紧急信息的披露是滞后的

当前,在城市铁路紧急情况之后收集信息存在延迟,并且没有各种信息来源。在调度处理城市铁路突发事件时,很难综合判断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地铁运营商通常会盲目地引导乘客,因为无法充分考虑环境和道路交通状况[3]。此外,已经有许多媒体可以向公民传递故障预警信息,但是由于信息披露受到延迟,许多乘客不知不觉地停留在平台上,从而降低了危机处理的效率。

2.2 铁路交通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预案培训不足

首先,没有完整的应急计划和强大而及时的应急组织团队。铁路运输区域内空间不大,如果发生紧急停车,疏散乘客的组织非常困难,救援队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从而使乘客难以逃脱。其次,当前的铁路运输运营单位培训主要安排在晚上进行,事故处理人员已经事先掌握了相关的培训程序,因此不可能在处理过程中全面培训其他紧急情况。由于缺乏实际紧急情况下的经验,因此无法及时做出反应。

2.3 在操作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中存在疏漏之处,并且未建立质量检查

运营设施的正常运行是确保城市铁路安全运行的基础,目前存在运营设备源管理,运营日常管理和隐患事故纠正等问题。在进行一些事故调查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即相关部门在购买时无法控制某些零件的质量,并且缺乏用于维护,检查和维护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手段。

2.4 员工不太了解危机,需要提高现场处理能力

员工培训是确保任何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员工独立工作时,培训的有效性通常与工作的正确性有关。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实际操作较少。在员工紧急情况下解决问题时,很容易引起某些步骤的混乱或遗漏,从而导致事故的扩大和严重性[4]。

2.5 外包建设缺乏安全意识

在与城市轨道交通有关的夜间维护和建筑工作中,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必须遵守规章制度,以确保第二天的正常运行。夜间施工通常在第三方单位上进行,并由铁路运输运营公司进行监督。其中,诸如现场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不受管制以及监督单位的监督方法有限等问题对我们来说很有价值。

2.6 乘客的不安全行为会导致一些事故

乘客的不安全行为通常是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主要诱因。调查显示,乘客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抢门,乱车,搬运危险品,不拉栏杆,未经许可拉紧急阀,在平台车和铁轨上玩耍。乘地铁时,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往往会给乘客带来危险,这可能会影响其他乘客甚至整个火车的运行安全。

3 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优化措施

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应牵头建立制度,以确保对地方城市轨道交通的预防和控制,例如建立应急小组,储存应急物资和制定应急计划。

3.1 应急队伍建设

各级城市铁路运行部门要加强城市铁路运行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积极组织有相关经验的志愿者组成救援队,由主管部门定期对城市铁路相关的应急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为应急救援奠定基础。应急救援队负责推广应急救援知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急救援以及人员安全运输。

3.2 应急物资储存

应急物资储备直接影响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大量安全用品的储存可以有效地缩短从灾难到救援结束的时间。各级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必须在地方政府的综合指导下,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中的应急物资储备,并执行以下社会,政府相结合,生产能力与实物相结合的原则,合并,集中和分散物资。

3.3 通过运营和监管机构的整合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

目前,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在日常处理问题或事故时,有时需要部门间和部门间的联系基础。主任之间,部门之间经常存在沟通。城市轨道交通旨在利用北京的成功经验,引进政府监管力量,与政府部门共同签署COCC,加快信息的整合和传输,提高应急指挥和应急指挥的协调能力[5]。

3.4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并对该计划进行演习评估

基于情景分析[2]的应急计划是分析和评估事件风险的过程。引发铁路运输紧急情况的三个因素通常是:次自然灾害,设备事故和社会事件。从方案配置开始,通常会构建一些常见案例以找出事件的风险。

应急方案建设和风险分析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数据的收集和分解,现阶段的要求是收集国内外十多年以来的各种典型事件,以及国际,国内和区域的经济,环境,地理和文化状况。其次,依靠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和发现事件的共性,并确定类似事件的逻辑结果;最后,它对事件的严重性和范围,所有事件的优先级和重要性进行了分类,选择了最常见的事件,准备了多个事件场景,该地区城市铁路运营的紧急情况草案以及相应的应急计划。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必须科学地制定应急预案,并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增加对相关设备的投资。事件发生后不应盲目管理,而应将重点放在主动管理和过程控制以及调查和调查上。指出计划培训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获得反馈,并使用反馈信息修改计划并构建PDCA(计划,实施,测试和过程),计划重组的闭环过程。

3.5 应急响应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应急管理不仅需要内部完整地存储材料,还需要特定的外部支持,例如应急联系,应急培训和公共关系,应急专家数据库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建立日常事务应急合作体系,充分利用红十字会,志愿者,社会医疗机构等社会应急资源,与重庆市应急机构建立协作体系。邻近城市,并定期在共同举办紧急情况研讨会的同时,在日常紧急情况管理工作中组建消防、医疗、房屋建设、气象、规划等部门,以进行紧急响应和紧急情况。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应急管理任务并事先准备应急响应。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以媒体、互联网、广告板、传单等各种形式扩大应急内容的观众,提高旅客的应急能力,加强互救应急模式的建立和自救。同时,我们建立了应急专家数据库,并充分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来制定应急管理措施,并确保管理有效且到位。

4 总结

总之,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中,建设应急队伍、储存应急物资、过运营和监管机构的整合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并对该计划进行演习评估,积极的应急响应,都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效果的措施。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乘客铁路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云南画报(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54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最牛乘客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4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