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舒 冯志华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运营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持下,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城市常住人口的总数量变得十分庞大,这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日渐严重,由于其直接影响城市民众的正常出行,且对整个城市系统的运转产生了一定的迟缓作用,使得其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为保障我国城市经济和建设稳定、持续发展,应从我国基本条件出发,合理地规划和实施符合实际的城市交通发展方案。而地铁轨道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要求我国各城市结合发展实际来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地铁轨道交通发展方案,继而才能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交通随之的发展问题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重要话题。为保障城市交通系统高效、安全运行,应对地铁轨道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并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土地资源,在合理地规划地铁轨道交通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城市路面车流量。现如今,在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地铁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相比较西方国家来说,我国在地铁轨道交通运输量方面,仍然缺乏显著优势,并且我国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尚未建立地铁轨道交通。以我国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为例,地铁轨道交通运客量相对较大,原因在于地铁轨道交通相比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具有便捷、安全、成本低等优势,已经成为广大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选择。由此可见,在城市交通问题解决上,地铁轨道交通发挥出重要作用[1]。另外,地铁轨道主要分布在地下,全天候不受其他环境的负面影响,且流动量相对较大,因此,相比其他类型的交通方式,地铁轨道交通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简单来说,关于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主要特点,总结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运输效率高、运输能力高。地铁轨道交通在单位时间内的运输量,远远超过路面上的公共汽车,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一小时的运输人次在3万到6万之间,而路面公共汽车显然是无法达到此运输效果的。不仅如此,地铁轨道交通的速度高,原因在于地铁轨道交通运行主要在地下,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中途停止,使得其可以保持较高的运输速度进行运行。二是环保,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地铁轨道交通主要分布在地下,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对环境破坏不大的同时,可以大幅度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2]。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中,地铁轨道交通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其跟随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对城市交通和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
(1)城市交通和大交通之间的连接。基于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来说,在城市交通和大交通连接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大部分城市在大交通进入后,在某个时间段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继而使得城市交通运输压力进一步加大。而在地铁轨道交通引进之后,可以绝大程度上分散路面的交通压力,将部分交通运输压力转为地下,能够为路面的空闲提供支持[3]。不仅如此,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相比地面交通的运输能力,在容量、速度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从而可以极大地缓解当前城市路面交通拥堵问题[4]。
(2)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路面的公共交通工具以公共汽车为主,而非公共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非机动车、私家车等。在城市运输状况相对复杂的地区,选择非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数量较多。基于城市交通资源分配角度来说,城市交通运输资源应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但是由于交通设施和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交通资源分布不均匀,继而无法满足城市民众出行的实际需求[5]。如选择非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选择自行车和电动车等出行,由于交通用地不足,使得这部分人在出行时难以顺畅通行,往往会在某个关键路段出现拥堵问题,继而使得其他运输方式也停滞下来。而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将城市路面中的部分交通需求转移到地下,一方面可以实现交通用地的高效利用,给城市路面交通参与者留下大量空间,从而有利于地面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6]。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满足城市民众的出行要求。由此可见,地铁轨道交通可以改善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之间的关系,继而有利于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能力的提升,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发展与城市交通问题密切相关,且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针对制约城市发展的城市交通问题和城市土地资源匮乏问题,要求加快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发展,并将地铁轨道交通发展问题放置在城市发展战略部署中,强化城市建设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共同针对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制定出针对性且有效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才能实现城市交通和土地资源利用协调发展目标,继而能够为我国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不断提高地铁轨道沿线的土地利用率。基于某种角度来说,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是现代化城市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中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城市大面积建设地铁轨道交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交通需求,还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一是以地铁轨道为中心,可以在其周围大量建设住宅楼、商场等。大部分实践证明,在地铁轨道附近的土地具有相对较大的土地升值空间,因此,为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并有效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应重视起地铁轨道周围的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地铁周围的土地资源进行严格控制,限制其开发量,有效提升城市交通运输量。二是针对性地建设经济开发新区,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优化城市地铁轨道沿线的土地利用,又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不断提高车站附近土地资源利用率。众所周知,为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出行,在地铁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时,往往会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来选址建设车站,这使得地铁轨道交通车站具有分布广泛的显著特点。结合这一特征,应立足城市经济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要想合理提升车站周围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应在实践中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以地铁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的交通枢纽系统;二是建立以地铁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的地区级发展中心;三是建立以地铁轨道交通带动发展的城市新开发区。通过以上种种方式,既可以实现地铁轨道交通车站周围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可以在城市周围形成新的发展区域,从而有利于增加城市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
(3)科学合理地设置地铁站点。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中,人们为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往往更重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对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的关注度降低。城市快速的经济发展虽能够让城市在短时间内建设得更加美好,但是欲速则不达,这种美好往往是暂时的,无法长久地保存下来。原因在于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使得城市环境问题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日益突出、日渐严重,并且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体验感,由此可能带来的是该城市人口的流失,继而使得城市发展缺乏持续动力。而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既可以缓解当前城市快速发展中产生的交通压力,又可以提高城市内部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其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也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快速、合理地完成城市客流的有效运输,因此地铁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便十分重要。首先在对地铁轨道交通站点选址设计前,需要地铁轨道交通设计方和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客流分析和客流预测的工作,对客流分布特点和远期客流预测量,本着谨慎、合理、有针对性的原则,合理规划和布局站点位置,设计有利于乘客出行和换乘的方案,以保证最大程度提高载客量,缓解客流较大区域的交通压力。由此可见,在地铁轨道交通建设中,合理地设置站点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交通问题和土地资源匮乏问题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地铁轨道交通在城市系统中的引进,可以使得这些问题得到缓解,从而有利于城市经济和建设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实践中,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来合理地设置地铁站点,并注重地铁轨道交通周围及沿线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才能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为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