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玲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称“基础”)是高等院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其作用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去指导社会实践。探索“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探析“基础”课程教学技巧,既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全面落实了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 基础;教学效果;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3-011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各个时间段开设很有必要,有利于实现培养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的目标。“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门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会用所学理论分析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提升“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可以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理论知识浅薄
由于思政课程面向的是全体在校学生,其中又包含五门必修课程,所需要教师数量相应较多。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进行扩招,师资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大,其结果是高校会招聘一部分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甚至相近专业毕业生。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会普遍存在着教学经验缺乏且理论知识薄弱的困境。“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及时更新,扎实的理论功底将是对新入职教师的一大挑战。同时,多数教师研究的只是部分领域的知识,对整个教材体系的把握还不到位,不能及时更新所需知识,导致理论知识不能满足所教授课程的需要。
2.教学方式单一
对于“基础”课程,一般教师都会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方式,部分教师甚至完全依照课本进行讲述。灌输式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动地接受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促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偏见,进而产生厌倦心理。这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普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微信、QQ、微博等交流平台,慕课、各大高校精品在线课程等线上授课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网站,这些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纷纷吸引着学生的眼球,都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做出改变。
(二)学生方面
1.功利心较强,学习积极性不高
部分大学生存在“重物质、轻知识”的错误的功利思想傾向。“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更侧重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内在的健康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味追求物质、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倾向,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对“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大学生存在“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错误功利思想倾向。进入大学之后,每位学生都选择了相应的专业,做出规划,甚至很多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提前规划好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发展方向。受错误的功利思想的意识形态影响,他们认为专业课最实用也最重要,而对公共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只关注自己的专业课,而不重视公共课的学习。因此,作为公共课的“基础”课程,虽是必修课,但学生仍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进行学习,思想上不重视,态度上敷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部分大学生存在“重速效、轻积累”的错误功利思想倾向。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追捧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凡事都追求“快”,大学校园里也流行起了“快餐文化”。这导致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追求见效快的学习方式,而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这种追求速效的思想是与学习的规律相矛盾的,是不适合用知识的学习,也降低了大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2.专业背景存在差异,汲取知识能力程度不一
首先,文理科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学生对“基础”课知识的理解程度差异性较大。理工科学生受理科思维影响,更偏向的是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理解起来较困难。又因课时有限,教师无法为学生全面细致的讲解所有内容,相对于文科生而言,理工科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起来更为吃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的实效性。
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又会有所不同。例如,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文化基础相对更低,理解“基础”课程的理论部分更加有难度。
最后,本科生与专科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作为高校教师,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法治思维,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讲授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时,布置“以案学法”的课堂集体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寻找感兴趣的法律典型案件制作成PPT,深入剖析案件事实,详细解读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分析案件能够给青年大学生带来的启发性意义,并按照组合的小组顺序在课堂上一组组展示集体成果。整体来讲,大部分本科生能够认真完成,PPT制作精美,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感情真挚,当众表达语言流畅、落落大方,还会不断和教师沟通,力求用多样新颖的方式呈现。而专科生中有不少学生存在着敷衍应付的态度,随便在网上粘贴一点内容,逻辑混乱,到讲台上照着PPT一字不差两分钟念完,只为完成任务,不求学有所获,更不用说与教师积极主动交流。
二 “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思政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办社会主义教育,就要办好思政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引导学生。对于教师来说,要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责任,眼光放长远一些,明白思政课的意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基础”课程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自己热爱才能带动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对“基础”课的看法,寻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根治学生的不端正的态度。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格局,立足现实做好规划,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源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端正学习态度。相对应的,学生就要清楚作为国家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思政课程,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努力充实自己,真正地在“基础”课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获,把收获的世界观、方法论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实践当中。
(二)注重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教师作为“基础”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影响“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教师才能够深入浅出地将“基础”知识点讲透、讲深、讲活。只有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够真正让“基础”课“活”起来,让学生真心喜爱“基础”课,让知识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并指导学生实践。
对于部分教师尤其是新聘教师来说,想要做到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并且学有所获,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首先,注重教材,教材是学习的根本。高效利用备课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充分解读,把握每一部分的联系,进行专题式教学;其次,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线上线下公开课、精品在线课程、旁听优秀教师授课等方式观摩听课,既可以学习师生互动方法等授课技巧,又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再次,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探索教学手段新方式;最后,积极查找课程相关资料,了解中外众多社会历史知识,补充自己的知识面,增强理论功底。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钉钉等APP,挖掘其强大的课堂功能,充分利用线上链接视频、在线考勤、主题讨论等手段为“基础”课的学习增彩。
(三)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详略得当
作为国家“马工程”重点教材之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8年版“基础”课程教材是唯一的官方指定教材。思政教师想要上好思政课,首先就要吃透教材,深入领悟教材内容并学会融会贯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学习特点、知识掌握程度等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整合,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因此,“基础”课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采取“有增有减、有详有略”的做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因课时的有限性,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需要遵循既不脱离教学大纲,又不打乱教材体系;既讲了教材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原则,采取了“有增有减、有详有略”的方法进行教学。
所谓“增”,就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上没有解释,甚至教材上根本就没有的内容,但又必须给学生解释清楚的带有根本性的最基本的知识,把它们增加到教学中去。同时,在“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针对一些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理论知识点,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举一些生活中常见、学生常遇到的事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举这样的例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基础”课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性,拉近学生与“基础”课的距离,让“基础”课真正“活”起来,又可以帮助同学们透彻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为同学们今后利用学习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减”,就是在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减掉”教材中非重点的内容、学生一看得懂的内容以及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复的内容。任课教师要根据所授班级学生的文理科学科背景,针对性地开展“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针对文科背景的同学,高中时期已经学习过部分的知识点,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减少该部分知识点的基础讲解,多进行一些延伸,把知识点讲深。本科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要比专科生好一些,那么在本科生的课堂上,应该把易理解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
所谓“详”,就是对全书的重点章节、对每一章的重难点、对学生感兴趣且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章节,进行重点、详细、全面的讲解。“基础”课程的每一章都有重难点内容,重难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对于这部分内容,“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应该认真仔细地讲解。对学生感兴趣的且易出现误区的部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所謂“略”,就是思政教材上有,但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学过或在本教材上多次提到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的内容,可以不做详细讲解。“基础”教材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轻松理解到位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一笔带过,不用在课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这样可以做到重难点突出、讲解得当。
(四)采取师生互动方法,打破教师满堂灌行为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就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愿、解学生之所难。充分了解学生的当前具体情况,就成为了实施有效师生互动的前提,而要做到这些,“基础”课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关键时间段,并做好过渡衔接。
首先,“基础”课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师生互动工作——课前准备工作。教材的内容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情况。一是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二是了解学生个体对教材的整体理解程度。根据所做的课前调研,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课堂师生互动的突破点,进而对本班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而课前调研又进一步有助于教师对学生信息掌握进行动态调整,为课堂师生互动做好准备性工作。
其次,“基础”课教师要把握好“课中”黄金时期——课堂实时互动。教师可以采用“课前十分钟,学生上讲台”的活动方式,把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这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并以眼神、表情、手势等方式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会刺激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再予以补充、指导。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打破了教师满堂灌的方法,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基础”课程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互动交流,养成学生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可以采取加平时分数来激励同学们回答问题。同时,“基础”课程教师要适当地表扬和赞美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在学习“基础”课程地过程中被肯定的满足感,激发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基础”课教师要做好的“课后”师生互动工作——课后跟踪反馈工作。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发放、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的收获及建议。问卷调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可以充分发挥QQ群、学习通等线上平台的群投票功能,也可以借助问卷星等专业问卷平台进行。通过“课后”跟踪调查,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本次课知识掌握情况,为下次课的准备提供借鉴参考;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持续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基础”课程任课教师任重而道远,讲好“基础”课程有益于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助于学生树立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服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孟繁菊.音乐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J].长春師范大学学报,2020(5).
[2]王春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6).
[3]王越芬,曲长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的生态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
[4]郭剑林,马春玲.略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境界及其提升[J].鸡西大学学报,2013(4).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