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雨
《领导文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再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百年巨变。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如何看待中国所发生的巨变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决定性作用?这个决定性作用在政治层面是如何体现的?
陈坚:中华民族百年巨变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家实现了从至乱到具有比较优势的治理体系的建立。我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考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更是评判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准。
近代以来,在外部势力的侵略、干扰、掠夺之下,中国国家政权频繁更迭,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陷入巨大危机。当时的仁人志士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实行什么样的治理体系,走什么样的治理道路,不能脱离一国的基本国情。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深刻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探索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与西方的政治制度相比较,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犹如“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种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中国出现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而且可以确保国家政治长期稳定、国家发展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领导文萃》: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个体系的优势是什么?
陈坚: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集中到一点,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事实确实如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极端困难、技术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封锁等严峻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研制出“两弹一星”,打破美苏等国的核讹诈;勘探和开发大庆油田,摘掉了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的帽子,等等。办好这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为国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捍卫了國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独特优势,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推进载人航天工程,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等等;创造了“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港珠澳大桥等中国式奇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持续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西方有些人很是好奇,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执行效率为什么会如此之高?答案就在于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优势。
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纵向、横向的反复比较中,中国人民明白了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懂得了什么是“道路决定命运”,理解了“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蕴含的力量与智慧。
《领导文萃》:说到中国百年巨变,还有一个政治层面的变化,就是法治社会的建立,你可否从这一角度谈谈法治社会的建立以及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领导作用?
陈坚:的确,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从传统宗法社会到现代法治社会,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印迹。
从根本上摒除宗法社会的弊端,关键在于建立现代法治社会。这里所说的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在国家治理中拥有最高权威,一切公权力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全社会公民普遍遵守法律。遵循这种对法治的理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建设理念,推动中国法治社会向前迈进。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逐步建立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也有了新的突破。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由此揭开新篇章。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写入宪法,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奠定了法治基础。
经过30余年的努力,中国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以此为标志,中国形成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同时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门类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基本的、主要的方面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
《领导文萃》:中国共产党对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发挥了怎样的领导作用?
陈坚:当今,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社会逐步确立起来。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很强的依法执政自觉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现在,人民对法律的信仰越来越坚定。近年来,中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确立对法治的信仰;以法治承载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使之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挥法润人心及强基固本的独特作用,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4亿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阔步前进,不断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领导文萃》:百年来中国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基本完成了从落后农业国到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进程,请你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陈坚:人类工业化运动起源于欧洲,更贴切地说起源于英国。自此时起,人类社会正式开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型。到十九世纪中叶,急于向外扩张的英国,以鸦片和炮舰打开了清王朝这个封建专制帝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被突如其来的外来因素打断了。中国从此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落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
严酷的现实,使得当时仁人志士认识到,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根本的出路就是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尽管他们为此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均被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所打断,因而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现代化并没有取得进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国面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了基本前提。新中国工业化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的。“一五”计划开始之前,中国工业化的起点很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口为5.42亿,其中农业人口有4.84亿,当时农业和传统手工业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接近9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份额可以忽略不计,是一个典型的“一穷二白”落后的农业大国。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一五”计划结束时,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3.2%。此后,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1978年达到44.1%,但也形成了重工业占比过高的工业经济结构。这一时期,中国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了很大增长。尤其是电子工业、石油工业、原子能、航天等一批新兴工业逐步建设起来,初步改善了中国工业布局,形成了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
《领导文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这个进程是如何实现的?
陈坚: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抓住了战略机遇期,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业体系,中国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产出国,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90%,主要工农产品产量大都居世界前列,粮食、油料、肉类、原煤、水泥、粗钢、钢材和发电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由此可见,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工业大国不等于工业强国。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新科技革命条件下工业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之所以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主要是考虑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化的成果,加快掌握核心技术、获得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可以说,“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中国主动顺应、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工业化强国目标指明方向。
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没有经历成功的工业化进程,就不可能成为真正富强的发达国家。即使在当今时代,一些发达国家仍然主张推进所谓“再工业化”。对于仍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中国而言,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跨越的进程尽管势不可挡,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领导文萃》:随着中国工业革命的初步完成,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工业革命的完成及经济快速发展,接下来面临哪些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陈坚:从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凋敝、面临崩溃,到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再到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人们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中国的经济总量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此后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日益缩小。
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过去数十年中国依赖要素投入、外需拉动、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实现的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从世界经验来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真正进入高收入阶段的仅有少数经济体,其余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能够完成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轨。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面对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党中央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破解发展难题,植厚发展优势;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断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高水平开放,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由于党中央准确研判了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采取了恰当的应对之策,中国经济经受住反全球化逆流和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实力稳步增长。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标志着中国向高收入国家水平又迈出坚实一步。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中国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集成电路、量子通信、生物工程、人工智能、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明显提升。
当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制定了推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为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指明了方向。
《领导文萃》: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价值观层面,其中,你如何看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文化价值观层面的进步?
陈坚: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深情地说:“在肆虐的疫情之下,14亿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显然,奉个人主义为圭皋的西方人很难理解:在一个国土面积如此之大,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大国,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形成步调一致的行动力?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中国社会深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当然,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于民众之中,相反,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因缺乏组织性而呈现一盘散沙局面。孙中山先生曾痛心指出,中国没有团体,没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因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受列强经济商战的压迫,我们现在便不能抵抗。要将来能够抵抗外国的压迫,就要打破各人的自由,结成很坚固的团体,像把水和士敏土掺杂到散沙里头,结成一块坚固石头一样。
中国社会这种一盘散沙的局面,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得以逐步扭转。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思想,旗帜鲜明地主张“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必须符合全人类的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树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旗帜,在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赋予集体主义更丰富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养成集体主义大局观。
在长达28年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旗帜,无数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就是这一时期集体主义精神的代表,对当时乃至今天的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号召全体党员、全国各族人民,发扬革命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起来建设新生的人民共和国。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规定:把党的、国家的、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个人的利益之上;在两种利益发生抵触的时候,坚决地服从党的、国家的、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这里第一次把集体主义写进党章,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集体主义逐步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要内容。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是新中国集体主义精神的符号,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精神的时代标杆。
《领导文萃》:有一种判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集体主义面临挑战,对此,你可否阐释一下:面对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倡导什么?起到了怎样的引领作用?
陈坚:改革开放后,伴随商品经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来自个人主义的冲击和侵蚀。面对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彰显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时代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倡导促进社会共同富裕,豐富和充实了新时代集体主义精神内涵。实践中,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深层次的集体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价值目标上的高度一致性。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人民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
经过长期教育与引导,经过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反复比较,集体主义精神早已深深植入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化为凝聚民族团结、推动国家发展的精神力量。
《领导文萃》:在中国全面发展进步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一件标志性的大事件,对此,你如何评价?
陈坚: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2020年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贫困这一难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就是在数十年前,贫困仍然困扰着中国人,尤其是广大农村人口。2015年9月,习近平在美国访问期间回忆起他年轻时的一段经历。他说:“20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这样的贫困情形,在当时的中国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中国广大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规模的减贫工作,让7亿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但是,至2012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仍有9899万人。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向人民做出承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一场艰难的脱贫攻坚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经过持续大力度减贫行动,全党上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截至2020年末,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以下。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近1万元,年均增幅30%左右。很多农村老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
中国式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就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领导文萃》:摆脱贫困无疑是让中国人切实感受到的社会进步,其实,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的初心。对此,你如何看?
陈坚:摆脱贫困,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段性任务,让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才是共产党更深层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做大经济总量蛋糕的同时,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过去的40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家电全面普及,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近36辆,这反映了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升级。中国居民旅游人次激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据统计,2015至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累计超过249.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合计超过7.8亿人次。
在住房保障方面,中国城乡居民住房水平明显提高,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中国建成世界最大住房保障体系,仅过去5年棚改累计开工超过2300万套,帮助5000多万居民搬出棚户区住进楼房。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仅2019、2020年就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400多亿元,支持各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惠及居民约1043万户。
在教育保障方面,中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推动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至2019年,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2.82亿,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进入普及化阶段。过去的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累计达4000多万,中高职毕业生累计达4400多万。中国新增劳动力中有51%左右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7年。
在医疗保障方面,中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居民健康指标居世界前列。据统计,过去5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5岁。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0万分之20.1、千分之8.1、千分之10.7降到了10万分之17.8、千分之5.6、千分之7.8,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参保人数持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9月底,中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87亿人、2.12亿人、2.63亿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25亿人,覆盖95%人口。近5年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1200万人,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中国共有18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
短短数十年时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8亿人摆脱了贫困,14亿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千年梦想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