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那
2020年的一天。美国科学家卡特正在实验室中观察小鼠。这些小鼠是糖尿病动物实验用鼠,都经过基因编辑,患有2型糖尿病。它们被置于静电场和静磁场环境中,卡特想借此观察电磁场对小鼠大脑和行为的具体影响。在休息期间,卡特的一位女学生来向他借几只糖尿病小鼠练习抽血和检验血样。见自己的学生如此勤勉,卡特当即爽快答应借给她几只小鼠。几天后,这名学生向卡特报告说小鼠血糖正常了。说完后,她一脸惊讶地看着卡特。
得知这些实验鼠的血糖恢复了正常,卡特起初怀疑血糖仪出了问题,毕竟,虽然这些小鼠之前在电磁场中待了一段时间,但电磁场应该不会影响血糖吧?于是,卡特换了几个血糖仪,重新检测小鼠的血糖,但血糖值依然很正常。
在确认了这个测试结果后,卡特认真起来,和同事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一些血糖正常的小鼠(其中既有专门培育的,也有野生品种),同时找来一些因为各种疾病而导致体形肥胖的小鼠,其中3只患有2型糖尿病。在为期30天的实验期间,这些小鼠被置于静电场和静磁场环境中。由于地球自身也拥有磁场,因此需要排除小鼠血糖变化由地球磁场导致的可能性。为此,卡特故意将施加在小鼠身上的磁场强度调整为地球磁场强度的约100倍。他还设置了对照组:血糖正常小鼠和肥胖小鼠被饲养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基本相同的环境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短期待在电磁场环境中,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确实降低了,并且它们的肝脏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也恢复正常。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已经知道,带电粒子的运动会产生电磁场。电磁场可以说无处不在:通信、导航和电子设备的工作都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场。在医疗领域,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也借助电磁场工作。虽然和电磁场相关的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科学家对电磁场如何影响生理功能的了解却还很有限。许多动物都能感知地球磁场,并以此作为它们迁徙过程中的导航依据。这是因为电磁场会影响某些特定分子,这些分子被称为“微型磁天线”。
医学上,随着对糖尿病的认识逐步加深,科学家发现,糖尿病本质上是过氧化物(包括超氧化物)和抗氧化物的失衡。与健康人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过氧化物水平往往偏高,同时抗氧化物水平偏低。这种不平衡会影响胰岛素等蛋白质正常发挥作用,导致高血糖症,并使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抵抗。
存在于人体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是一类有很强氧化能力的分子,如果这些分子数量太多,就会扰乱许多生理反应。同时,肝脏超氧化物分子能受电磁场影响,它们也属于微型磁天线分子。电磁场可以改变肝脏中超氧化物分子的信号传递,这种改变让抗氧化物有更长的时间来平衡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和胰岛素发生反应。在实验中,当卡特团队从小鼠肝脏中移除超氧化物分子后,电磁场改善小鼠血糖和胰岛素分泌的效果立即消失。这表明,超氧化物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低强度的电磁场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而卡特等人的研究也没有发现电磁场对小鼠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此外,在经过6小时电磁场处理后,离体人体肝脏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提升,这证明电磁场能使人体肝脏细胞产生抗糖尿病的效果。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含量先天不足,必须定期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口服会被分解成氨基酸而失去作用,因此只能通过注射起效。卡特认为,如果人体试验最终证明电磁场真的能长效控制血糖,并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那么在糖尿病患者睡眠期间对他们实施电磁场疗法,就能帮助他们全天控制好血糖。
對于电磁场控制血糖的新发现,我们在感到高兴的同时还要保持几分冷静。2019年6月,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揭穿了号称能“净化血液治百病”的“高电位治疗仪”骗局。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认识到电磁场只是常见现象,日常接触不会对健康有任何影响,但同时也要提防那些打着“电磁场治病”旗号的骗局。
电场和磁场被统称为电磁场。静止的电荷会产生静电场;静止的磁偶极子会产生静磁场。卡特对小鼠施加的就是静电场和静磁场。运动的电荷形成电流,会产生电场和磁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即电磁辐射。按照频率由低到高,电磁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无线电收音机能捕捉到电台发出的无线电波,带来你喜欢的音乐。太空中的恒星和气体会释放无线电。
微波微波炉能在几分钟内加热饭菜,其原理是微波辐射能使食物中的水分子快速反复运动并产热。天文学家用微波频段的电磁波来了解附近星系的结构。
红外线夜视镜能接收到人体皮肤和有热量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从而让使用者在夜间也能看到景象。在太空中,恒星之间的尘埃会产生红外线。
可见光可见光是人类肉眼能够辨别的电磁波,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红外线和紫外线之间。恒星等天体能发出可见光。
紫外线太阳发射的紫外线能量很高,会损伤细胞,造成皮肤晒伤。太空中的某些高温天体会发出紫外线辐射。
x射线牙医用x射线给牙齿拍片,地铁和机场的安检人员用x射线来检查行李。黑洞等天体会向外发射x射线。
Y射线Y射线成像可被用于观察身体内部。极超新星产生的Y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大的Y射线发生器。
我们靠无线电传输信息,靠Y射线看穿人体。无线电和Y射线都是电磁波,是什么导致它们在用途上的差异如此巨大?这是因为,虽然无线电和Y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但它们的波长、频率和能量不同。波长越短,电磁波的频率越高,能量越大。从紫外线到x射线再到Y射线,电磁波的能量逐渐提升。在上述类型的电磁波中,只有x射线和Y射线能造成电离辐射,影响健康。不过,这两种类型电磁波的应用都有受到严格管制。
2009年,一名52岁的法国女性独自来到位于阿尔卑斯山的一个无人洞窟定居,一住就是三年。她说自己此前住在郊区农舍中,但自从她家附近竖起一座无线通信基站后,她就总是头疼难受。她觉得这是因为基站的电磁辐射。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独自搬到山洞居住。她居住的山洞中十分寒冷且潮湿,但她对此并不在意一山洞里没有任何电器,附近也没有基站,她总算逃离了“可怕”的电磁辐射。
那么,她真的逃离了电磁辐射吗?我们家中和办公室的电器电线都会产生磁场,其平均强度约为0.1微特斯拉,地球磁场的强度约是这个值的500倍。那么,基站的电磁辐射有多强呢?按照欧盟标准,基站的通信频段功率密度(可以理解为辐射强度)应小于每平方厘米450微瓦,仅为太阳光辐射强度的1/220。因此,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可能才是造成这位女士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
我国对移动通信基站辐射强度的标准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根据我国2015年开始实施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标准,基站的通信频段功率密度应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僅为太阳光辐射强度的1/220,并且距离基站10米处的电磁辐射最高强度仅为每平方厘米1微瓦。基站投入运营后,还会被定期检测辐射强度,以确保其不超标。因此,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据实验证实,要引起人类生理反应,磁场强度至少要达到1万微特斯拉,并且还必须是时变磁场。这个强度远超日常生活中人们能接触到的磁场强度。当医生要查看患者的脑出血情况时,患者接受的磁共振成像的磁场强度可高达300万微特斯拉,这也是普通人可能接触到的最高磁场强度。不过,磁共振成像采用的是静磁场,因此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影响。况且,人类已经在电磁场环境中进化了数百万年。地球本身的磁场就像一个岛笼将所有生物保护起来,为地球生命撑起保护伞,阻挡大部分对生命有害的高能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