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岳 苏 晨 王泽宏 王丽丽
江苏省宝应县地处淮河下游,过去运西是淮水走廊,运河一线防洪设施薄弱,运东地势低洼,全县经常处于洪、涝、旱、渍灾害的威胁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建成了较全面的挡、排、灌、降、引水利工程体系,全县的抗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加之存在水利工程总量不足、规模偏小、建设标准低、投入不足、配套不完善、覆盖率低、年久失修、病险严重等问题,抗御旱涝灾害能力不足。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领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需尽快推进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实现洪涝灾害综合防治目标,全面提高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本次项目建设任务为完成宝应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符合基层实际的水雨情监测系统、预报预警系统,建立群测群防体系,使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覆盖到各个镇。建设任务内容主要包括洪涝灾害调查评价、自动监测站点补充完善、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群测群防体系建立,配置县镇应急救援工具和设备,强化基层救灾手段,提升基层防汛应对能力。
宝应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是防汛防旱指挥系统的一部分,主要是在深入开展洪涝灾害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宝应县防洪排涝特点,合理布设水雨情站点、视频监视站点,实现水情、雨情信息自动化采集。完善监测预警平台包括覆盖到14 个镇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软硬件配置,视频会商系统,预警预报等相关业务系统开发等,实现省、市、县、镇四级防汛视频会商、信息共享交换,满足基层实时掌握防汛信息及快速应急响应需求。
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集成体系结构模式主要有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两层体系结构模式以及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B/S)三层体系结构模式。B/S 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对客户端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对用户数也没有限制,只需支持网络并具有浏览器功能即可,系统总体采用B/S 模式,用户使用浏览器能够完成所有操作。
1.防汛防旱信息服务系统
(1)数字地图基于江苏省“水利一张图”。结合宝应县实际情况,显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供定位、测量等基本GIS 功能。
(2)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行政区基本信息、监测站基本信息、水系基本信息、涝灾害危险点基本信息。
(3)水雨情信息。实时显示各雨量监测站早上8 时以来(可自定义)降雨量;实时显示各站当前水位、流量、水位变化趋势、超警戒、保证情况等,并根据设定的条件显示预警相关信息。
(4)实时监控。将湖泊湖荡、重要闸站、河道等监控点采集到的实时视频画面回传至平台统一监管并展示。
(5)外部数据信息服务。系统能够提供气象、水文基本信息及监测信息接入,如雷达回拨、卫星云图等。
(6)应急方案管理。管理员可将应急预案上传至本系统,可在系统中利用第三方浏览组件直接预览Word、Excel、jpg 等通用格式的文件。
(7)险情管理。管理员可在此发布防洪抗旱,现场排查任务信息,任务负责人可查询项目细化的任务完成情况。
(8)人性化界面(防汛指挥)。支持在一个屏幕上完成一站式操作,界面简洁,操作性好,易于使用。
(9)防汛组织架构管理。可通过本功能在系统录入人员姓名、性别、职位、所属部门、联系方式等信息,创建防汛组织架构。
(10)防洪、预警演练。预警演练用于水位监测点的排涝演练,告知演练者各监测点需提供巡逻人数、所需应急物资数、防汛责任人等信息。
(11)泵站自动化。主要泵站涉及的水位、雨情、环境图像、设备信息等相关数据采集。
2.预警分析发布系统
(1)基础信息查询。系统提供了县镇村基本情况、监测站基本情况、县镇村预案、历史灾害情况、工情信息查询服务。
(2)水雨情监测查询。水雨情监测查询主要用于实时监视水雨情状况,查询统计水雨情信息。
(3)气象自然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实时天气预报、实时雨量信息、实时历史台风路径、实时卫星云图等气象信息,滑坡、泥石流等隐患点基本信息及监测信息。
(4)预警发布服务。系统对所有监测站实时雨量、实时水位进行分析,根据预警模型指标决定预警等级,预警分为两个阶段:内部预警(对防汛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和外部预警(对社会公众)。
(5)应急响应服务。根据预警结果及信息发布情况,各相关部门要启动相应的响应预案。系统跟踪县、镇的响应执行情况,直到响应结束。
(6)系统管理。此功能完成用户登录,不同的身份会有不能的功能权限。登录的过程验证用户名与密码,同时判断用户的角色,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1)宝应县的防汛预报预警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有资源分散且兼容性弱,应以“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原则,搭建数据化信息平台,构建区域内部门单位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深化大数据应用,整合全县相关单位以及京杭运河、淮河入江水道等过境河流上下游县市相关单位的涉灾大数据,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破除信息资源“蜂窝煤”的壁垒,为防灾减灾指挥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2)防汛预报预警信息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技术含量很高目标,需要一支专业型人才队伍统筹运行与维护。因此,构建防汛信息化技术人员稳定队伍,加强选拔和日常培训,使其能够始终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能,从而不断提升防汛队伍的信息化水平,为防汛预报预警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3)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防汛公共服务能力。目前宝应县水务局已经建设了防汛信息展播、视频会议会商等系统。需进一步拓展业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推进业务管理、政务管理、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加强数字化处理能力。
(4)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科学整合农村防灾减灾救灾管理资源。健全完善气象、地震、水务、自然资源、供电、供水、交通和通信等部门的灾害风险预测预警、抗灾救灾管理等信息共享系统,提高应对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建设一批关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顶得住的高素质专业救援队伍,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救援能力和水平。
宝应县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基本建成符合里下河地区基层实际的雨情、水情、汛情、灾情预报预警体系和统一发布平台,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洪涝灾害防御体系,显著提高了基层防汛指挥调度能力和水平,可在洪涝灾害发生前进行预警,科学高效地开展群众转移避险工作,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项目实施后,有效弥补了里下河地区基层防汛监测预警建设的不足,初步建立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与群测群防、应急救援保障互补的防汛预报预警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宝应基层洪涝灾害预警预报防御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了防汛预警和预报防御能力和基层防洪指挥决策水平,受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对宝应县洪涝灾害防御工作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