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管理思考

2021-04-02 18:55:37周其君
治淮 2021年7期
关键词:怀远县最后一公里农田水利

周其君

一、基本情况

怀远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南部,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和全国农田水利先进县,素有“淮上明珠”的美誉。怀远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0 万亩,除涝面积150 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面积12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5 万亩。近年来,全县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发展主要包括新建与改造泵站、灌溉渠、机井、节水灌溉工程、排水沟及与之相配套的桥、涵、闸、放水口门等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县域农业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加快农村脱贫攻坚,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怀远县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从过去低层次上的“有没有”,向高层次上的“好不好”转变,需求更加多元化。怀远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农村水利的发展必须围绕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产业兴旺”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农业用水的优化配置;围绕“生活富裕”要求,大力提升农业用水的供给保障;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加强沟塘水生态修复保护;围绕“治理有效”要求,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水平;围绕“乡风文明”要求,厚植淮水文化底蕴,努力推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管理面临的挑战

1.现有设施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不强

怀远县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兴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为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农田水利设施已全面进入老化期。部分地区还存在农田水利治理的死角,农业依然靠天吃饭。

2.现有工程标准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之前农田水利设施设计标准普遍较低,再加上地方上存在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导致许多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差异大,尤其是支渠以下配套率极低;一些泵站机组、电气设备陈旧,老化失修严重,运行处于高能耗、低效率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3.农田水利管理维护依然薄弱

目前,全县的小型电灌站经过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运行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管理情况良好,基本可以正常运转,能够做到以站养站;而乡镇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则普遍存在责、权、利不明确,管理维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管理人员和维修养护经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能正常运转,功能萎缩,效益衰减。

4.工程建设标准偏低

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变幅较大,人工工价不断上涨,造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投入不足,农田单亩投资标准偏低。田间水利工程涉及量多面广,配套建筑物星罗棋布,施工时监管有时不完全到位,存在建成时间远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却出现灌溉渠道损坏,排水沟淤堵等现象。

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管理的建议

(1)提前谋划,抓好一批项目建设方案储备,认真编制《怀远县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十四五”规划》。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谋划,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前期工作,有效扩大农业投资。争取早日立项和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加快实施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配套设施建设。

(2)提高建设标准,加强质量控制。工程建设中,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围绕“建一流工程、争一流质量、创一流效益”的目标,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切实抓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标准质量,争做实效工程,争创优良工程。具体上对农田灌溉渠道实施防渗衬砌;部分村庄附近排涝沟实施生态护砌、水保绿化等生态性工程措施;小型涵闸、大沟桥梁、小型电灌站建设要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推进水利工程景观化、生态化建设,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确保做到小型水利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坚决杜绝“花架子”工程和劳民伤财工程,达到群众满意、干部满意、各级满意的目标。

(3)强化领导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各级领导要提高站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实行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干部到一线,承担任务到一线,监督检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坚持一把手挂帅,实施一把手工程,深入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工地检查指导,现场办公,项目所在镇村全力支持配合,主动服务项目建设,每个项目均要有村民代表参与监督,不能让农民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看客,要为良好的施工环境提供保证。

(4)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一是将农田水利作为民办实事内容之一,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列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理念,切实做到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与旱改水、美丽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有机结合,实施农田水利成片治理、系统治理。三是结合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具体任务,结合全县的实际,带动种粮大户、土地承包大户开展区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建立多元筹资机制,保障工程进度。

(5)加强管理,确保水利设施发挥最大效益。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工程日常管理维护一直是个难题。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的主体,解决工程损坏没人管、没人修的问题。全县加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

(6)提高基层队伍素质,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吸收一批水利技术人员和专业对口的院校毕业生,逐步淘汰学历层次低、专业不对口、工作难胜任的人员,优化水利员队伍结构,努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实用人才到水利基层单位工作;对基层水利员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立足基层,扎根农村,尽职尽责,做好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的技能型、管理型、服务型、高效型的水利员队伍;配备农民水利员,让工程受益者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日常巡查管理和维护工作中来;进一步开展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偷盗、抢夺、肆意破坏水利设施和器材等犯罪活动,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水利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猜你喜欢
怀远县最后一公里农田水利
怀远县蓝天公益社开展“净山环保”公益服务活动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04-09 07:30:11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2:46
六月新鲜事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柔软
散文诗(2016年8期)2016-11-26 1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