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防汛抗旱工作现状及问题浅析

2021-04-02 18:55:37
治淮 2021年7期
关键词:沙颍河太和县堤防

王 萍

防汛抗旱工作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在新形势下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就太和县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提高防汛抗旱工作质量,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一、太和县防汛抗旱工作现状

1.县情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县境南北长52km,东西宽60km,辖31 个乡镇、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867km2,人口179.3 万,耕地面积190.5 万亩。太和县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39.4mm,1950年以来,共发生旱灾74 次、涝灾41 次,给当地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很大损害。

2.太和县防洪排涝工程概况

太和县主要防洪河道为沙颍河和黑茨河,堤防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沙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太和县境内河道长40.5km,流域面积268km2,左右堤防总长65.49km,干流建有耿楼闸,流入沙颍河的大中小沟全部建有防洪排涝涵闸。黑茨河是淮河支流茨淮新河左岸支流,太和县境内河道长68.95km,流域面积1036km2,左右堤防总长135.7km。

太和县境内有排涝大中沟72 条,除涝、蓄水涵闸大型2 座,中型12 座,小型108 座。其中,颍河干堤18 座,黑茨河干堤62 座,内河39 座;提水泵站6 座,其中颍河2 座,黑茨河4 座。

3.组织机构

县防指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防汛办设在县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兼任,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应急救援、协调指导重要水工程调度、组织协调台风防御。

4.防汛抢险力量情况

(1)技术力量。县防汛办在太和县抗旱排涝服务队的基础上成立有1 支专职防汛抗旱抢险队;成立堤防和涵闸防汛应急抢险队各1 支,每支队伍20人,队员由县水利局及县应急局专业技术人员兼任;成立县防汛应急救灾专家库,其中包含民政、城管、卫生、气象、农业农村、交通、应急、水利等部门共34 名专家。以上3 支队伍及县级专家库为太和县防汛抢险提供技术支撑。

(2)基层防汛救援力量。沿沙颍河、黑茨河18个乡镇各组建完成50 人防汛抢险队,落实100~440人以基干民兵为主的巡堤查险队伍。

(3)协同联动救援力量。同中国水电基础局太和县引水入城项目部、太和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建立防汛协调联动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防汛抢险应急能力。

5.防汛物资储备情况

(1)县级物资储备。目前,全县共储备有编织袋14.3 万条、编织布6.87 万m2、土工布1 万m2、桩木53m3、铅丝23t、装配式子堤50m、照明设备10 套、冲锋舟10 艘、橡皮艇46 只、应急救援无人船1 艘、救生衣1354 件、救生圈328 只、堤坝管涌探测仪4 套、无人机6 架、打桩机8 台等325 万防汛应急抢险物资装备。砂石料采用社会号料模式储备。

(2)乡镇物资储备。个别防洪重点乡镇以社会号料模式储备有部分砂石料。

二、当前防汛抗旱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1.防汛隐患多

沙颍河右岸太和县肖口镇邢小街段滩地较窄,2000年大水时堤防出现堤身渗水现象,2003年大水时堤防出现跌窝现象;沙颍河右岸大新镇李楼段长约600m 的崩岸,右岸滩地范围已向内退后约十几米,部分崩塌面已影响到了沙颍河大堤堤脚;沙颍河堤防为砂性土,闸堤结合处可能渗水等;黑茨河、沙颍河于近年来治理后未经过大洪水考验;目前境内有6 座中型病险涵闸,存在很大的防洪隐患,需要加固或拆除重建。河道内有网箱养鱼、部分堤防堤坡群众占地种植、骑沟建房、人为堵坝等违章设障现象。田间沟渠排水体系不畅,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2.城市看海问题依然严重

县城防洪排涝体系不健全,存在管网老旧,标准低,甚至存在不通情况;雨污管网未按规定分开,因环保问题,城市积水无法排出外河。导致城区排涝能力不足,汛期的强降雨容易造成城区部分道路和低洼小区严重积水。

3.部分干群对防汛工作认识不足

由于多年来未遭遇大汛,部分乡镇干群产生松懈心理,没有将防汛工作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导致基层防汛工作抓得不实不细,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一旦发生大汛,将会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4.专业人员力量严重不足

太和县十余年来没有发生大的汛情,且随着在职人员新老更替,有防汛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少;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增多,滞留在家的人员大多为老、妇、幼,基层防汛抢险队伍和巡堤查险队伍组建难度大,群众遇灾自救能力不强;防汛应急部门的一些同志都没有经历过大的汛情,缺乏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和工作经验。

5.抗旱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2019年安徽省发生较为严重的秋冬连旱,太和县在田作物156 万亩均发生轻旱、中旱,太和县防指及时启动三级响应,动员部署,依托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会商研判,科学调度水源,强化督导服务,有效应对了旱情。但旱情也暴露出了太和县抗旱应急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抗旱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利用率不高;二是缺乏专业的抗旱力量;三是群众粮食危机意识不强,存在靠天等雨思想,浇灌不积极,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浇灌能力不足。

三、防汛抗旱问题应对策略

1.增强责任意识

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排查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隐患清单,整改一处,销号一处,确保真正整改到位,对一时难以整改的,制定度汛方案。乡镇干部要结合实际,真正把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做实,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加大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各有关部门要把防洪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抓住用好机遇,提前谋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建设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城管局加快打通城区防洪排涝系统及城市积水点改造;水利局要加大筹集资金力度,尽快完成沙颍河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以“涝能排、旱能浇”为目标,不断提升防汛抗旱及减灾能力。

3.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防汛抗旱工作执行在基层、落实在基层、关键在基层,乡村两级至关重要,要强化防汛抗旱组织管理,根据基层人员调整情况及时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充实基层人员力量,明确防汛抗旱工作责任人,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建立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衔接机制。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对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切忌检查流于形式。

4.建立信息深度共享机制,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部门抓紧建设应急指挥中心,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从防、抗、救政府职能出发,以数据共享为原则,利用相关部门已建平台,将雨量、水位、墒情、水文预报、地理信息等数据纳入应急指挥综合平台,保障防汛抗旱会商、指挥、决策等措施正常运行。

5.加大培训演练力度,提升队伍专业化素养

水利部门作为防汛抗旱技术支撑部门,要加大针对基层领导调整范围大、新手多等特点,组织对新任防汛指挥长和责任人的技术培训,使防汛指挥长和责任人掌握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通过多种模式分级开展专业干部和基层一线人员业务大培训,做到应培尽培。应急部门应转变思维,主动适应机构改革后的职能转变新要求,积极学习防汛抗旱专业知识。要通过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提升指挥机构、包括消防救援大队、武警部队在内的专业抢险队的指挥调度和抢险水平,确保在遇到大的洪涝灾害时,各方都能从容面对、有效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沙颍河太和县堤防
太和县人民医院
——智慧医疗助推高质量发展
沙颍河流域管理
沙颍河耿楼复线船闸通航水位分析
工程与建设(2019年4期)2019-10-10 01:45:40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沙颍河流域管理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
“勤廉双优公仆”倒在石榴裙下(下)——安徽省太和县原县委书记刘家坤受贿案纪实
“勤廉双优干部”倒在石榴裙下(上)——安徽省太和县原县委书记刘家坤受贿案纪实
但愿那爱心星火早燎原:记太和县关工委主任廉月富
中国火炬(2014年1期)2014-07-24 14: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