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志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渗漏水问题对工程质量和建设工程使用寿命的影响很大,一旦出现质量事故,修复工作十分麻烦,甚至会引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而防水工程出现质量事故的原因:一是防水材料(防水卷材)不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二是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本文从防水卷材检测和卷材防水工程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杜绝卷材防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目前常用的防水卷材检测标准有:《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预铺防水卷材》(GB/T23457)、《湿铺防水卷材》(GB/T35467)、《自粘防水卷材》(GB23441)、《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 部分:片材》(GB18173.1)等。
防水卷材常规检测项目包含:拉伸性能(拉力或拉伸强度、延伸率)、不透水性、耐热性、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持粘性、可溶物含量等。
(1)拉伸性能检测:经调温的检测试件进行拉伸性能检测时应将表面非持久层去除;拉伸专用夹具加持力度应适度,以避免样品断裂在两夹具之间。加工拉伸试件时,试件受拉边缘应光滑、顺直,无毛刺、割口。为提高检测数据的代表性,拉伸试件应从委托样品上各部位分别裁取。
(2)耐热性:检测时应去除任何非持久保护层;必须待烘箱升温至标准要求温度并保持恒温时,将待检测样品试件从调温室取出放入已经恒温的烘箱,进行计时、观察、测量。耐热性指标反映防水卷材的感温性能,其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防水卷材的使用和耐久。
(3)不透水性:试验前,应充水排除水管中空气;试件的上表面朝下放置在透水盘上;透水盘一个缝的方向应与试件纵向一致。
(4)持粘性:应采用符合标准尺寸要求的不锈钢板,实验前应清理干净,保持干燥洁净,检测过程温湿度应满足标准要求。
(5)可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会影响到材料的抗裂性、自愈性、耐久性等。可溶物含量不符合标准的原因是生产企业利用废橡胶粉代替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或掺加价低的无机填料,或减少改性沥青用量等。
(6)低温柔性(弯折):检测时应去除任何非持久保护层;将待检测样品试件从调温室取出放入低温箱,注意区分上下表面。低温性指标反映防水卷材的感温性能,其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防水卷材的使用和耐久。
(1)对检测机构收样人员的要求
现阶段很多企业对ERP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认清该系统的巨大优势和重要影响,针对这种现象,积极研究并分析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管理策略:
收样人员在签订委托(送样)检测合同时应注意:送样人、见证人、见证单位签字齐全,不得弄虚作假;委托送检样品应与合同所填写材料的数量、规格、类型一致;防水卷材的送检收样应注意所送样品避免在整卷卷材首端至2.5m 处裁取;委托程序一经完成,未经送样人与见证单位及建设单位书面同意,已委托检验样品不得更换;检测单位签收样品应贴有独立检验编号,粘贴牢固不易受损、丢失。
(2)对机构检测试验员的要求
试样的加工、调温、检测环境应符合相关检测标准要求。特别注意裁取样品时应在距离边缘大于100mm 处制样。裁取的样品边缘应顺直、平滑、无割口、无毛边。防水卷材对温度敏感性较大,因此在试件调温和检测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
(3)应严格检测机构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
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对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检测资格和检测责任进行监督检查;应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能力考核,应按要求安排检测人员学习新标准新规范。
工程中出现防水质量问题,往往与承包防水的分包方施工经验不足、施工队伍杂乱等原因有关,因此应慎重选择分包方,着重考察分包方的资质能力、相关业绩、不良记录、施工队伍、施工能力、财务能力等;透过招标选择能力可靠、资质业绩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
防水施工中常因工程款、工程质量问题责任划分等原因产生纠纷,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因此应做好分包合同管理。合同要明确分包单位责任义务,明确防水工程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性能指标、价格等,确定对分包方的考核、评分、奖惩机制等。
对于屋面防水卷材施工,现场管理尤为重要。对分包方的现场管理:设置专业施工员负责监督防水施工,加强施工的过程控制;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工作;对分包方的人员和机械进行监督检查,严查转包现象。
应对进场防水卷材进行检查与抽检:进入现场的材料应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说明书、出厂检测报告,并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收;项目部设置材料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材料进出场;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送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样品严禁使用,并对分包方问责问因,督促使用材料质量稳定可靠的品牌;尽量不采用甲方供材形式,如需采用,必须对甲方供材严格进行相关签证、见证检测手续,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
检查技术交底工作;检查现场施工工艺指导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工程重要部位、质量薄弱部位、易渗漏部位(排水口、渗漏管、雨水口、转角、翻边、伸缩缝等)的施工过程。
(1)铺设防水卷材时,环境气温和卷材温度应高于5℃,基面温度必须高于0℃,严禁下雨、下雪和风力大于等于5 级时施工桥面防水层体系。当施工中遇到不良天气,应做好卷材及周边的保护工作。
(2)防水卷材基层控制平整度、粗糙度、含水率、强度要求:采取基层处理剂、抛丸打磨、找平(可采用环氧树脂上撒布粒径为0.2~0.7mm 的石英砂进行处理)等方法,表面粗糙度应为1.5~2.0mm,基层平整度应小于等于1.67mm/m;基层的强度应满足相应规范和设计强度要求(一般大于设计强度的80%);基层表面应干燥、含水率满足标准要求(应小于4%);外观质量应无浮浆、杂物、油污、有机质和钢筋等尖锐突起物。
(3)针对重要节点部位质量控制:应先做好节点处理,然后再大面积铺设防水卷材。转角及翻边应做增强处理,翻边材料与构件里面的拐角处应采用聚氨酯等防水密封材料填满;注意防水卷材铺设层数最多不得超过3 层且防水卷材铺设避免形成通缝,节点、转角、沿边、排水口等部位不得有削弱、断开、流淌和堆积现象。
(4)质量检查验收:防水卷材施工面平整度对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应用水平尺人工检查,平整度应满足标准及设计要求。采用CPS 对照版或铺砂法人工检查,粗糙度应满足标准及设计要求。采取同条件试块,实验室检查含水量,测出含水率值,含水率应满足标准及设计要求。采用专用拉拔仪,按规范要求布点,检测粘结强度,粘结强度应满足标准及设计要求。卷材防水层的外观质量检测,不得有空鼓、翘边、油污、褶皱;防水层和雨水口、伸缩缝、缘石衔接处应密封;搭接部位应有宽为20mm 左右已出热熔沥青痕迹,且相互搭接卷材压薄后的总厚度不超过单片卷材初始厚度的1.5 倍。
防水卷材铺设完成验收合格后,应封闭保护,严禁人员踩踏、堆放物品和机械车辆行驶,必要时铺设土工布或土工膜进行保护。
屋面防水工程处在室外暴露环境,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稍有不佳,后期很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影响工程的使用和安全,因此需要工程相关人各司其职,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本文分析了材料检测重点和防水工程实践要点难点,对提高屋面防水工程质量,保障工程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杜绝卷材防水工程渗漏水问题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