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吉凤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物资科 (天津 300074)
内容提要: 医院科室级临床医疗器械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医院的信息处理从手工方式逐渐进入了计算机自动方式。尤其是HIS系统的投入运行,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医师护士和管理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时间更好地提高业务水平。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着深刻变化。在增进健康、保护生命为己任的医学领域,如何在医学影像、临床医疗、社区保健等各个环节大力推进信息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医院的信息处理从手工方式逐渐进入了计算机自动方式。尤其是HIS系统的投入运行,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医师护士和管理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时间更好地提高业务水平;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缩短,医院的秩序改善;病案、临床检验、病理检查等许多宝贵的数据资料的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检索和一般的统计分析;改善了在经济管理上存在的漏、跑、错费现象;医院物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信息不准,家底不明,积压浪费,以致"物不能尽其用"的糟糕状况。
HIS系统开发出发点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支持医院医、教、研的全面发展”临床医疗信息系统提供了患者基本信息、入室、出室、加床、临时加床、换床、删除病床等功能,对患者进行安置。
急救患者被送进急救室,由于之前急救室已经了解了患者病情,所以会对患者作出合理的安排(根据病情将患者安置到内科急救或外科急救)。经过急救医生的急救处理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安置,或转入手术室、或转入重症监护、或转入普通病房,不管患者转到哪个科室进行治疗,只要医院对患者联接了相应的医疗临床设备,他的各项临床信息都可以继续在上一结束点继续记录,保证了信息的连贯、统一和完整,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临床信息记录。为进一步深入管理各个医院的业务和高层次的决策支持建立基础。
临床医疗器械系统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幅度提高医疗数据和信息的可用度,医疗器械数据和信息的可用度由可读效率、可集成度和可传递性决定;②在医疗纠纷的审议中,提供客观准确的临床数据;③通过有管理的医疗服务来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与控制医疗服务成本;④通过推动医院内资源共享,即信息资源共享,带动医院效益的提高;⑤信息资源共享要求医院内部所有部门采用相同质量标准;这使得医学质量的提高可以大范围的实现;⑥信息资源共享使得医院的有效专家资源在不增加成本情况下成倍增加。
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基本子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①门诊系统;②住院系统;③药库管理系统(带制剂管理接口);④系统配置系统;⑤全院报表系统;⑥院长查询系统(连接新开发的院长查询系统);⑦考核系统(提供考核系统接口);⑧病案管理系统(提供病案管理系统接口);⑨患者自助查询系统;⑩医生工作站等。
HIS将管理信息与医学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帮助医院建立起一套合理、高效、科学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以逐步实现全面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并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和平稳过渡,组成高效稳定的医院信息系统,并为其他管理层提供决策基础。
科室级自动临床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①重症监护自动临床器械及病历管理系统;②手术室自动临床器械及病历系管理统;③急症科自动临床器械及病历管理系统。
自动电子病历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系统结构在TCP/IP网络上运行。通过Ultraview网关可以与重症监护系统连接,使得监护系统所监护的重症参数以及其他床旁设备的参数自动录入电子病历系统。
当有院级临床设备信息化系统时,电子病历系统会自动向其提供本单元患者临床数据以及更新信息,同时可以自动下载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等),以及基本病历,以供本单元医护工作者快速查阅。
自动采集、自动记录、自动分析由监护系统或其他床旁设备如呼吸机、输液泵等产生的患者的数据。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决策。列表单完全根据科室现有要求而设定,并满足不同科室环境的要求。
患者临床器械数据在患者住院期间不间断地记录与保存。当患者出院或转科室后,数据被自动提交至院级临床器械数据中心或自动备份到光盘库中,供医护人员查询。数据自动记录的采样率高,可达每分钟一组完整数据,在查询时可按1min,5min,15min等不同的采样率回放。既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又可节省不必要的回顾时间。可自动记录监护系统的数据,也自动可记其他有数字接口的床边设备的数据,非数字化设备的数据可由医护人员手动输入。
所有记录均可由医护人员更正,但每一次更改都会被系统以日志文件的形式记录下来。其中包括:更动数据的用户名、原始数值、更动时间、更动地点(输入更动信息的机器的IP地址)以及更动后的值等。
设计理念是根据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开发,完全符合护理人员的需要。同时,他的流程简单,使用上来说也被护理人员更好的接受。数据采集部分可以同时连接多种设备和多个患者,采集每个患者的数据并自动生成曲线图以显示数据趋势。可以在任意时刻切换查看已经开始监护的患者。重症监护系统设计理念是根据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开发,完全符合护理人员的需要。同时,他的流程简单,使用上来说也被护理人员更好的接受。
系统还可以随时可以时时查询配药情况,和护士遵循遗嘱的配药情况。在和医院其他系统相对接后。当对治疗提出治疗申请时,通过申请单进行下单申请。如彩超、X射线、CT等均可以达成。当检查结束后,检查相应的数据到达本系统生成结果单,方便医生实时通过中心站了解情况从而进行下一步治疗方针。可以从医护站布置关于辅助治疗的各种方案,在护士进行查房护理时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让护士的工作更加轻松放心。
主要用于与手术麻醉相关的各项数据的记录、管理和应用。OMIS能自动采集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的监测数据信息,客观实时的记录和显示术中各种操作,减少医疗差错,并且自动生成所需的麻醉电子病历,统一和规范了各类医疗文书。不仅优化了手术麻醉的整个工作流程,而且实现全程“无纸化”的操作,更能提高科室整体工作效率。
当手术室接收到急救科或者其他科室转来的手术患者,手术过程需要全程的对患者进行监测,危重患者会连接更多的医疗设备(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系统提供4个无线数据接口每个无线接口都保证了这些设备参数的准确连接和稳定记录,系统可以从前一医疗阶段(科室)的数据记录结束点开始继续记录,从而保证了临床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
麻醉医生使用这个系统,可以详细记录患者手术麻醉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如基本资料、麻醉史、术前诊断、麻醉用药、麻醉监测数据、医疗事件、手术总结、无线透明视频、术后随访等,形成完整的麻醉电子病历。所有的麻醉数据都可以进行长久保存,长期积累形成庞大的手术麻醉数据库,与其他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以供临床其他科室使用,具有很大的医疗临床价值和科研分析价值。
严谨的加药控制、流程事件控制、完整的数据记录、统一规范的麻醉电子病历,从手术的各个环节着手,对麻醉质量进行全程严格的监控。将“数字化手术室”由概念转变为了现实,由于实现了全院的临床信息系统,麻醉医生可以使用电脑移动终端(Windows平板电脑)到病房对即将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拟定手术计划,真正的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等到患者施行手术的时候这些数据会在手术室麻醉工作站中自动调用和打印。系统提供了向其他手术室发送寻呼的求助功能,如果某个手术室在手术期间出现紧急的情况,可以使用此功能向其他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救助,只需用鼠标点击一次,其他手术室就会收到求助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地赶到事发地点。
系统自动生成麻醉单、护理单、费用单或体温单等医院临床需要的各类单据,并将数据和单据长期存储。各个系统都具有完善的临床信息分析、排班、病例讨论、患者总结、九种评分、四大生命体征计算、患者费用结算、无线条码加药、监护波形、查询、统计功能。系统具有完善的科研统计功能,如药品用量的统计、医生工作量的统计、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统计、麻醉方式的统计、临床设备使用的统计等。与多学科临床路径相结合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例如系统可以自动检查并提示有无省缺遗漏的医护措施,有无配伍禁忌、药物过敏等。系统有助于规范手术过程,提供完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自动生成各种电子化医疗文书;自动接收手术申请、患者病历;支持参数数据的修正;用户可以自己定义临床器械数据采集频率。自动区分和采集相同或不同设备中的各种数据。同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自动支持手术室各类设备的增加和变化。
系统支持所有手术室手术情况的集中显示功能,支持大屏幕的输出显示,使得患者家属能够了解手术室的手术进展情况,减少家属在手术室门口的等候,提升整个手术室的信息化形象和水平。
系统提供手术室护士工作站,提供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界面,数据可从麻醉记录单中提取相关数据,保持医护数据的一致性。针对消毒皮肤前、开刀时、关闭体腔后的器械、敷料的数量提供查对校验,严格执行手术室六查十二对制度。提供手术护理统计报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等功能。系统可根据医院的成本核算系统或者HIS系统,集成进各手术项目、麻醉项目的收费清单,手术完成就可以自动计算出所有的手术费用。能使医护人员从繁琐的医疗文书的书写中解放出来,更集中精力关注于患者的术前麻醉评估、术中麻醉监测和术后的跟踪诊疗,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分析和诊断。系统始终注意满足医院为患者提供更优服务和强化资源积累的要求。因此,系统的设计具有业务内容全面、适应性强,流程先进的特点。
作为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一个有益补充,弥补了HIS系统的空白,使手术室实现了数字化,是数字化医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手术室中采集到的各种监护设备上的数据以转换成国际标准的XML格式并送回网络中去;可以自动保留所有患者的历史数据,确保数据完整性,同时将麻醉单等数据供其他信息系统调用,将各种手术室设备的数据格式标准化、网络化,真正使得自动的电子病历记录单、电子麻醉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网关是双向网关,能够自动将出入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信息传送到监护子系统中,避免了患者基本信息的多次重复输入,同时也减少了患者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院方网络系统所传输的数据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数字、静态图形、动态图形、静态图像、动态图像、声音等,并且对实时性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规划医院网络时,业界通常采用千兆以太交换作为主干,并在各个功能单元中采用百兆以太交换、百兆以太共享等技术,在保护医院投资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各科室不同需要。因此,系统是以科室级别应用的部门级子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的使用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首先打破空间距离、缩短急救时间,使患者得到了最及时的治疗,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其次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提高了医疗急救的效率和效能,促使医院提高自身的服务和管理以适应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评价和认可,提高了医院在全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