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眼底病 (辽宁 沈阳 110003)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玻璃体腔空气存留量为70%~80%,术后3~4d空气在玻璃体腔吸收至1/2,术后9~10d玻璃体腔气体吸收完全。末次随访所有患者眼部解剖复位情况完好,复位率100%。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眼压及视力均较术前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例患者出现脉络膜脱离,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逐渐消退。结论: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位于上方、未超过3个象限的视网膜脱离临床预后良好,术后解剖复位良好,同时患者术后眼压及视力明显改善,少数脉络膜脱离并发症患者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视网膜脱离发病率较高,对患者视力影响严重,可导致患者失明[1]。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巩膜扣带术、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等术式。玻璃体切除术手术中需要对视网膜裂孔进行气体或硅油填充,利用玻璃体腔液体进入视网膜裂孔的过程防止视网膜贴复[2]。相比硅油填充,气体填充无需再次进行手术取出硅油,减少患者俯卧位时间。气体填充常使用C3F8、SF6、C2F6等惰性气体,这些气体具有半衰期长等特点,有利于在玻璃体腔更持久地保存。本次研究探讨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6~67岁,平均(54.6±6.1)岁。患者黑影遮挡症状持续3~38d,平均(18.2±6.1)d。既往5例激光近视治疗,2例白内障切除,13例无相关术史。其中13例单一裂孔,6例多发裂孔,1例黄斑裂孔。其中3例累及1个象限,16例累及2个象限,1例累及3个象限。15例黄斑区脱离,5例黄斑区未脱离。6例高度近视,14例非高度近视。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上确诊为视网膜脱离,范围不超过8点和4点的上方裂孔,病历完整。②患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视网膜裂孔巨大的患者。②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③既往行视网膜玻璃体术。④玻璃体视网膜增生病变超过C1级的患者。
所有纳入对象术前行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相干光断层扫描、眼底彩色照相、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后明确诊断。根据眼底彩色照相和间接检眼镜检查、术中眼底情况计数裂孔数目、视网膜脱离象限范围、黄斑区情况等对患者病情作出综合判断。术中使用非接触广角全视网膜镜,玻璃体切割的时候由睫状体平坦部入路切除。所有手术负责医生相同。术中切除患者后极部及中轴部玻璃体,脱离玻璃体后将基底部玻璃体切净。予视网膜裂孔、变性区激光封闭。对黄斑裂孔累及者予剥除内界膜。通过气液体交换将视网膜下液完全排空,填充无菌空气,术毕拔除空气灌注使得切口自行恢复闭合,对于少许漏气伤口采用8-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患者术后需要正面朝下直至气体吸收至1/3。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间接检眼镜、裂隙灯、眼底彩色照相等,观察患者玻璃体腔内气体存留情况以及视网膜复位情况、BCVA。
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眼压、视力、并发症等情况。
术后第1天玻璃体腔空气存留量为70%~80%,术后3~4d空气在玻璃体腔吸收至1/2,术后9~10d玻璃体腔气体吸收完全。末次随访患者眼部复位完全,复位率100%。
患者术前眼压7~19mmHg,平均(13.85±2.68)mmHg,术后末次随访时眼压为11~24mmHg,平均(16.23±3.1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视力为0.42~1.86,平均(0.77±0.21),术后末次随访时视力为0.76~1.53,平均(1.29±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4例患者脉络膜脱离,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逐渐消退。
视网膜脱离对患者视力影响严重。空气作为玻璃体腔填充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有利于在视网膜裂孔愈合贴复过程中暂时性隔离玻璃体腔液体,同时利用气体表面张力促进裂孔闭合,有利于视网膜贴复[3]。采用半衰期较长的惰性气体进行填充效果明显,具有诸多优势。研究表明,常规术后需要长时间保持面向下位,未严格保持的患者可能出现气体长期集中于晶状体后囊,引发白内障表现[4]。气体上推顶晶状体等结构可引起房角关闭、虹膜周边前粘连等。惰性气体长期填充可引起视网膜增生病变。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需术前完善相关检查选择裂孔位置、累及象限范围合适的病例。对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出现脉络膜脱离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出现该并发症的患者均存在低眼压的情况,空气在玻璃体腔的快速吸收可出现术后第1天明显低眼压。空气、惰性气体不膨胀,当吸收速度过快时可引起术后低眼压。另一个导致脉络膜脱离的可能原因为切口的微渗漏。张书等通过对9例低眼压性脉络膜脱离的患者进行切口缝合后症状逐渐好转[5]。此外术后反复进行间接检眼镜检、裂隙灯检查以及测量眼压等操作对眼球的压力过大可能是导致手术后脉络膜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纳入病例数仅20例,未设立有效地对照组进行分析,仅分析玻璃体切除术的术后检查病例资料。同时,本研究随访时间较为局限。相关结论需要进一步大样本以及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证明。
综上所述,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解剖复位率高,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眼压及视力具有一定的作用,术后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该手术方式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