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锦色彩艺术探析

2021-04-01 05:30许晓朱颜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色彩艺术文化

许晓 朱颜霞

【摘要】鲁锦抽象的图案图形搭配丰富的色彩带给观者绚烂、多彩的视觉感受,不同色彩组合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鲁西南人民情感语言的表达,极具地域特征。传统鲁锦织造者并未接受任何美学教育,却在一代代的传承延续中,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色彩艺术体系,反映出创作的随性却又恰如其分。本文从鲁锦基础色彩分析、色彩的组合构成、色彩的文化表达等方面探究鲁锦色彩艺术的特征及规律。

【关键词】鲁锦;色彩;艺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2-170-03

【本文著录格式】许晓,朱颜霞.鲁锦色彩艺术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2):170-172.

一、鲁锦基础色彩分析

鲁锦色彩与民间美术色彩用色一脉相承,色彩对比强烈,用色大胆夸张,热情奔放,以淳朴为美,显现出强烈的东方色彩观念。中国传统色彩观“五色观”,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在鲁锦色彩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也与鲁西南地区民间审美与文化息息相关。年画、剪纸、印染等民间美术色彩的影响造就了鲁锦色彩遵从原色、少用复色的色彩选择。

鲁锦常用饱和度极高的红、黄、蓝、绿、橙、紫、桃红等艳丽色彩。红色是鲁锦使用频率最高的颜色。鲁锦红色色系中包括大红、桃红、玫瑰红等。红色色调偏暖,在整个可见光谱中,红色因光波最长,处于可见光波极限,在视觉上,红色给人以注意、幸福、热烈、冲动的感受。红色的应用符合传统用色观,更贴切地表现了鲁西南人热情奔放的性格。在用色上,红色常用作大面积底色使用,例如喜字纹、灯笼纹等图案。鲁西南地区人们也因趋福避祸的文化心理,在结婚、大喜之时要用红色,人们认为只有顺应色彩的传统观念才是吉利的。所以,红色的应用不仅贴合了鲁西南人民的用色视觉,更多的是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因素。

橙色也是鲁锦图案常用的色彩,鲁锦橙色色系包括橘红色、橘黄色。橙色属于偏暖的颜色,在自然环境中,橙柚、玉米、果实、霞光都有丰富的橙色,橙色给人以明亮、华丽、欢快活泼、富足、幸福的感觉。橙色使人联想到收获的秋季,丰硕的果实,鲁西南妇女喜欢将橙色织造在面料中,表达祈盼丰收的渴望。橙色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仅次于红色,色性较红色更暖,也是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的颜色。

鲁锦中运用频率不低的黄色常作为点缀色使用,鲁锦黄色色系以鲜亮的纯黄色为主,黄色作为色彩的三原色之一,也属于偏暖的色调,黄色的光感非常强,亮度非常高,所以给人以光明、轻快、辉煌、丰硕、温暖的感受。鲁锦图案挂纱灯、国色天香图案,即用黄色表现星辰、花蕊,黄色的搭配与点缀增加了画面亮度,点缀了图案,更点亮了鲁西南人的生活。

绿色在鲁锦中的应用有生长、生机、优雅之感,绿色属于偏冷的色调,由于绿色光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恰居中位,色光的感性处于“中庸之道”,因此绿色代表着生命和希望。在鲁锦中黄绿色运用也较多,体现出勃勃生机,如竹节麦芽运用了大量黄绿色,表现初长的麦芽。

鲁锦中的蓝色应用较多,鲁锦蓝色色系包含天蓝、湖蓝、钴蓝、靛蓝等。蓝色属于冷色调,因为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最浅,所以蓝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一种后退色。鲁锦中蓝色的应用色彩纯度高,所以给人以响亮、广阔的色彩感觉,体现鲁西南人粗犷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紫色在鲁锦中运用一般以亮紫色为主,表现出优雅、动人之感,常见较多的是与白色搭配。

黑色和白色作为无彩色系的颜色,使用也较为频繁,有时用于四方连续的图案中,有时作为色彩点缀使用。黑色和白色可以与任意色搭配,使鲁锦图案色彩之间协调、统一,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因此,几乎每个鲁锦锦纹图案都会用到这两种色彩。

二、鲁锦色彩构成分析

鲁锦的织造,是色彩穿插与交织的过程,不同的色线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律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图案布局。丰富的色彩通过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的艺术美规律,展现了鲁锦千变万化的风貌,而色彩是鲁锦视觉美感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配色的模式中,鲁锦的配色手法以对比为主,色线的交织形成了颜色的明度与纯度的对比,同时在色彩的应用上还讲究色彩面积大与小的对比关系,色彩的冷暖搭配,明度纯度的对比会使得布面看起来有明朗、清新的视觉美感。

(一)统一与变化

鹅眼合斗纹由经纱枣红、湖蓝、大红、草绿四色,纬纱由红、白、黑三色交织而成。纬纱色线相间分布,形成了色彩中色相与明度的对比。经纱部分以枣红、湖蓝、大红、草绿的顺序冷暖色相间为一组进行循环,同样在每组湖蓝和草绿色的中间插入一条艳丽的黄色,使得色彩在原有基础上形成色彩差异感,丰富色彩层次。鲁锦的色彩虽常用民间美术色彩中的原色作对比色,但加入黑白色的调和,可以降低整体色调的明度与纯度,起到视觉缓冲的作用,使图案层次丰富,也缓和了视觉中的刺激感,使整体协调统一。鲁西南地区民俗谚语“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正是色彩学搭配原理中统一协调又蕴含变化的表露。

大红、桃红、草绿、金黄等色彩在鲁锦织造中被广泛应用,使得整体画面色彩浓烈,更代表了喜庆、吉祥、幸福的象征含义。而搭配靛蓝、黑、深绿等明度和纯度较低的颜色又让人视觉有所过渡,两种色调交相呼应,统一中蕴含变化,所以鲁锦大面积的亮色调中有了和谐渐变的效果,从鲁锦绚丽多姿的色彩中,也感受到了鲁锦面料所蕴含的色彩寓意。

(二)节奏与韵律

枣花纹根据组织分析,一个图案循环需要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纱线,经线排列为:4蓝/4黄,纬线排列为4黑/4绿,组织图较简单,由经线8根和纬线16根组成单个循环。可以通过经纬线的颜色及排列呈現不同的枣花纹效果,这样的色彩搭配丰富且有层次,单独的枣花图案以经线色彩为基本色,色彩的纯度、明度较高,经线的色彩搭配为一深一浅、一深一浅,这种深浅搭配形成了色彩最基本的节奏,循环的变化产生了二方连续的形式,形成丰富的变化,显现出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规律。

阴阳瓦纹的色彩遵从现实房顶覆瓦的特点,鲁西南地区建造房屋屋顶时要上瓦,瓦分两排,一排垄瓦,向下覆盖,一排沟瓦,瓦面朝上。这种排列覆瓦的方式形成了高低变化的造型。阳光照射于瓦片之上,又有阴阳的明暗对比。阴阳瓦纹的色彩常使用明度和纯度较低的蓝色、灰色。以一个基本的正方形为单元,按一深一浅的变化进行排列组合,图案与瓦片的排列一样,充满了节奏韵律的艺术美感。此外,每一排格纹中间还用红线进行间隔,使得整体的视觉感受横向变化,线条的加入增加了色彩的层次感,同时产生了视觉上的延伸,使得严肃的格纹有了细节的变化。

(三)对比与调和

牡丹花纹的色彩显现出颜色的层层晕染,图案为简单的格子状,将一个大正方形分割成了16个小正方形,色彩主要使用粉色、紫色并搭配以绿色、蓝色。色彩的使用是写实的,牡丹作为我国的国花,是富贵的象征,而菏泽地区广泛种植牡丹,是著名的“牡丹之乡”。当地的妇女将带有美好寓意的牡丹织进土布中,体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牡丹的花瓣具有褪晕的特点,鲁锦以一个小正方形为单元用由深到浅的颜色进行织造,表现了花瓣色彩变化的过程效果,绿色、白色的搭配犹如牡丹花的叶片,围绕在花朵的周围。色彩中,红色与绿色为对比色,但通过降低红色的明度,搭配紫色、蓝色等过渡色,使得色彩产生对比却又协调统一。

鲁锦的织造一直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延续,织造的妇女不懂明度、色相这些专业色彩名词,她们按照自己的审美喜好和经验去自由地变换色彩,所以鲁西南地区有句俗话:“想用啥色就用啥色,想咋变就咋变。”道出了妇女们配色时的心理状态。配色时的口诀“红兼黄,喜煞娘”,尽管妇女们并未接受过任何美学教育,但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中,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却创造生动形象的色彩体系,通过对生活、对客观事物主观性的认识与情感表达,反映出其创作的随性却又恰如其分。鲁锦彩色纱线的色彩选择既有明暗色彩的对比,又有冷暖色调的对比,统一与变化相协调,产生了鲁锦色彩所独有的节奏与韵律。鲁锦的色彩构成艺术遵循着规律又打破规律,色彩的布局和组合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妇女们凭借当地独有的审美情趣去创作,使得鲁锦色彩独具特色,结合抽象化的图案纹样,产生了迥异的艺术效果。制造者将口耳相传的配色原理结合文化寓意的象征使得色彩的搭配与图案的象征性融合于一体,极具艺术感染力。

三、鲁锦色彩的文化表达

除了丰富的艺术表现,鲁锦的色彩藏于鲁锦织造的几十道工序里,从植棉到染线再到上机织造中的色彩搭配,表达的是人们祈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愿望与真情。鲁锦的色彩根植于山东地区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受地域以及儒文化的影响,描绘的是鲁西南地区文化的深意与妙趣。

(一)鲁锦色彩中地域习俗文化

鲁锦的色彩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习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鲁西南、鲁西北、鲁北地区居民的居住习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习俗文化以及着装文化决定了鲁锦的基本色彩。

鲁锦的色彩受居住习俗文化的影响。鲁西南、鲁西北、鲁北地区的居住文化是以村落聚居,村庄内房屋毗连,左邻右舍,接山连墙。每户房屋以院宅为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以黄土本色的土墙为主,随后房屋建造材质用青砖或红砖。大门和门框多为黑色,还有的直接用柴草做柴门。建筑色彩极为单调,显得极具生命力。生活环境色彩的单调并不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开始用色彩装点生活,随着建筑色彩红砖的加入,鲁锦的色调开始鲜艳起来,以红色调为主的暖色调受到人们的喜爱,人民希望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将更多单纯的、鲜艳的色彩应用到鲁锦之中。另外,鲁西南、鲁西北等地区的人们建造房屋时,喜欢选择背山面水的地理位置,這种地理环境优越,有山有水,在鲁锦的图案色彩引用时也参考了每天的所见所想,水的蓝绿色和山的青灰色,人们将大自然所赠与的美好色调应用于了面料设计中。

鲁锦能够代代相传、传承至今的原因与山东地区的民俗—婚嫁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陪嫁织锦色彩的选择上一定是喜庆吉祥的,同时,鲜艳的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在以前的婚姻中,以家长包办为主,所以有句话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作为重大的喜庆礼俗,是十分隆重的,女子出嫁时,需陪送自己织的布作为嫁妆。在过去,农家女孩从十二三岁开始就学习织锦,除了帮母亲织布卖钱接济生活外,还要积攒自己日后出嫁的嫁妆。结婚当天,人们会看到满载箱柜的大车上是一摞摞鲁锦背面、床单。从娘家到婆家,一路走,一路展示,远远望去,花色图案是乡亲们评价的“热点”。也正因为当时这样的风俗,使得鲁锦色彩蕴含了更多的象征意味,织锦的花色、水平以及数量衡量和代表了鲁西南姑娘的品德与手艺,可以说,民俗文化直接影响了鲁锦色彩的变化与发展。

鲁锦色彩的应用与当地的饮食习俗文化相关。例如,鲁西南地区常年较为干旱,枣树、槐树最为常见,每年红枣挂于枝头,妇女们一边劳一边看着满树的红枣,枣花纹应运而生。芝麻是鲁西南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因其生长的节节攀高,具有美好寓意,芝麻的白色加以应用。

鲁锦色彩中,这种“以物取色”的形式尤为丰富,黄色来自槐树的槐黄,红色来自大枣的红等,鲁锦抽象的图案结合植物、农作物自然的色彩与面貌,体现了鲁锦色彩所带来的自然之美。

(二)鲁锦色彩中信仰习俗的传达

鲁锦色彩与当地的信仰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织造者以物寄情,通过色相所产生的联想和大众心理情感的要求来使用色彩。在民间美术中,以物寄情是非常常用的。

鲁锦色彩遵循民间美术以物寄情的手法,用色线组合花色,赋予图案不同的文化寓意,来表达祈福的愿望、趋利避害的观念,同时又是欢庆和美满顺遂的心理情感的直接描述。色彩受当时的风俗习惯、审美要求的影响,人们在鲁锦织造的过程中喜用红色,特别是在婚嫁及喜庆节日之时,看重的是色彩蕴含的象征性寓意。人们相信红色能够避难驱邪,保佑家人平安,赋予家庭幸福。因此,红色一直是鲁锦色调中最为常用的色彩。织布时,妇女们把用色经验编汇成通俗易懂可以口耳相传的色彩口诀:“要喜气,红兼绿”“要求扬,一片黄”“红和黄、亮堂堂”,等等。色彩上追求红、黄、绿,寓意吉祥如意的文化内涵,这些口诀的流传是鲁西南人民喜欢吉祥寓意的展现,表达的是他们心中的期盼,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织布妇女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图案色彩,用色艳丽、浓烈、鲜明,我们不难看出鲁锦色彩的主观意象性,即色彩反映民俗传统,反映文化风俗,反映审美心理。

鲁锦色彩的选择应用以及创作观念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色彩的象征性与禁忌性成了鲁西南地区内化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通过代代相传的形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与程式化,直接影响了鲁锦的形制与色彩。在色彩倾向的选择上,也因寓意及象征性的原因以暖色调为主,冷色调作为点缀及辅助,增强了鲁锦色调中冷暖对比,使布面色调变化丰富。鲁锦色彩的红火热闹、祥瑞吉庆、喜形于色是鲁西南人心理需求的一种体现,色彩所体现的更是当地的审美情趣、心理特点、价值标准及风俗禁忌。

参考文献:

[1]任雪玲,屠恒贤. 鲁锦溯源及其艺术特色[J].纺织学报,2008(3).

[2]彭卫丽.民间织物的继承与发展一山东鲁锦的调查研究与思考[D].青岛:青岛大学,2005.

[3]张瑾.鲁西南织锦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7.

[4]赵萌.鲁锦研究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7.

作者简介:许晓(1990-),女,汉族,山东省曲阜市,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及理论研究;朱颜霞(1991-),女,汉族,山东省嘉祥县,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色彩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