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皓:光明在前

2021-04-01 14:08杜同芝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角膜人工青岛

杜同芝

在中国“小眼镜”预估超过1亿人,中、小学生近视率分别高达71.6%、36%。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据统计,全球视力损伤或失明人数高达22亿,其中至少10亿人的视力损伤问题本可预防或尚待解决。目前,在中国约有角膜盲患者400万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患者约10万人,但受制于医疗、经济条件以及角膜供体数量少等因素,每年能够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不到5000例。角膜供体的匮乏已成为中国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的最大阻碍。

潜心研发 破解世界难题

如何破解这个世界难题,让众多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王宝泉于2010年6月成立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中皓”),致力于生物领域人工角膜、人工脑膜、人工皮肤、中医创新药等生物医药材料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

青岛中皓拥有专业的洁净实验室和万级洁净生产车间600平方米;拥有微生物检测室、常规实验室及省科技厅批准的实验动物中心等900平方米;能够开展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各项研发和实验项目,历经十年的潜心研发,总投资超过一亿元,公司董事长王宝泉率领他的团队创新创业,攻坚克难,终获成功,其人工角膜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的“组织工程角膜工程实验室”被青岛市发改委认定为青岛市组织工程角膜工程实验室,并被山东省发改委列为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项目,获得科研扶持资金2000万元,青岛市配套科研资金2000万元。

风雨历程,十年研发路,青岛中皓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其公司原始创新,自主研发的生物人工角膜“脱细胞角膜植片”产品于2019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评,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植入材料产品注册,2019年10月通过山东省药监局现场检查获批生产许可证,同年12月份正式投产。青岛中皓已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拥有注册商标七项。2017年,青岛中皓成为中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获得青岛市年度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二等奖,去年公司获得“创新中国(行业)十大产品和十大影响力人物”称号,并当年入选青岛市“十大科技事件”。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三家同类产品获得产品注册,但以角膜植片透明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只有青岛中皓一家。中皓生物的角膜植片透明率超过90%,是目前全球生物人工角膜临床试验评价指标最高,植片透明率最高的产品,占据了本技术领域的国际制高点。本产品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七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将“角膜植片透明率”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临床专家评价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上皮生长快、免疫排斥低、感染控制好、植片透明度高等优点。

该产品经脱细胞和病毒灭活等工艺制备而成,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手术植入患者角膜后,人体的角膜基质细胞就会迁入和增殖,逐渐使角膜植片宿主化,产生细胞外基质,形成新的具有自身形態和功能相适应的自身角膜组织,对原病损部位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长期替代。

国家药监局在要闻中也对青岛中皓产品给予充分肯定:“与已上市同类产品相比,该产品所采用的脱细胞处理方式更加温和,使所得角膜基质的板层结构保留相对完整且抗原成分得以较大程度的脱除。”青岛中皓人工角膜的上市进入临床应用。

享有看见的权利变为现实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而眼疾患者一旦失明,给一个家庭正常工作生活影响巨大。专家认为,87%以上的眼疾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是可以重见光明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潘志强介绍说,当前,越来越多的医院面临角膜短缺的问题,许多本来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的患者,不得不生活在无尽的等待中。

青岛中皓自主研发的生物人工角膜“脱细胞角膜植片”成功问世,让众多眼疾患者享有看见的权利变为现实。青岛中皓大爱无疆的胸怀和不忘初心,勇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为数以千万计的角膜病盲患者送去光明,带来福祉。青岛中皓董事长王宝泉介绍说,艰苦创业的初衷不完全是为了经济效益,考虑更多的是角膜病盲患者的痛苦,关注民生,凝聚研发团队力量,研发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角膜,造福人类。通过角膜移植手术,不仅使许多眼疾患者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能掉队,自立自强,而且得到复明,“脱细胞角膜植片”产品的注册成功和上市能够有效的缓解角膜供体不足的现状。

2020年3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19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点名18种创新医疗器械,青岛中皓生物自主研发的“脱细胞角膜植片”上榜第三个科技创新产品。2020年上半年,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启动IPO,拟在明后年登陆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如今,青岛中皓已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研发团队,现有硕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9人,院士、教授、博士高端人才6人,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凭借生物组织工程高级研发团队及高水准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

在手术移植方面,公司聘请了北京同仁医院的潘志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徐建江教授、武汉协和医院张明昌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应平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高明宏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挺教授、西安市第一医院吴洁教授等专家分别为中国华北、华东、华中、西南、东北、华南、西北等地区的首席技术专家,指导当地医院完善手术条件和技能,提高眼科医生在角膜移植术方面的整体水平。

王宝泉说,一片高科技含量的角膜问世,并没有停止青岛中皓持续研发的脚步,而是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研发临床眼科高端设备。飞秒激光作为眼科手术最尖端的技术设备,本世纪以来,一直为美国,德国,瑞士等几个国家所垄断。中国作为最大需求市场,截至目前,全部依赖进口,每年仅耗材、维护及专利使用费付出约25亿元。为研究制备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飞秒激光整机设备,打破西方国家技术垄断,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发“飞秒激光整机设备”项目。

据介绍,本项目的技术目标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初始设计年产能力为300台,每台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达产后年产值约6.9亿元人民币,随机必须使用的耗材销售每年约5—6亿元人民币(按进口耗材及密码一半费用测算),总计年营业收入约12亿元,年可创造税收预计超过1亿元。为了匹配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加强公司科研创新能力,公司投资4.6亿元建设生物产业园,包括研发中心、洁净车间、高端实验室、全球角膜移植中心等,同时建成眼科药物筛选评价平台和医用级深海鱼胶原蛋白生产线,为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提供有力的资源配套支持,在3—5年内达到年产生物人工角膜、生物人工皮肤及二类器械等产品200万片(件)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在加大生产销售主导产品生物人工角膜等高端科技产品的同时,公司还计划建设院士工作站,以高层次人才和强大的科技支撑,促进公司在科技研发等方面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积极参与大健康领域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研发中药创新药,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人工角膜和中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光明扶贫 中皓在行动

目前,全球眼部疾患和视力障碍非常普遍,但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需要眼科护理的人必须能够在不会陷入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干预服务。因此,将眼科保健纳入国家卫生计划和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是每个国家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記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表示:“为非洲培养更多专科医生,继续派遣并优化援非医疗队,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医疗巡诊活动。”十年来,中国先后在非洲、东南亚以及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的30多个国家开展光明行活动44次,使超过万名患者重见光明。

青岛中皓不仅是一个真正有爱心的高科技企业,更是一个顾大局、对国家和世界人民有大爱、有情怀的企业。创业之初,公司董事长王宝泉就把光明扶贫贯穿到研发生产全过程。他认为,一人病、全家贫。只有尽快研发生产出高质量的人工角膜产品,用产业报国才能救助一个人,撑起一个家,这也是公司的社会责任担当和光明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今,青岛中皓历经十年的研发投入,已经注册成功一款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并围绕生物医疗的研发方向,布局了组织工程人工角膜、人工皮肤、角膜接触镜等多种二类、三类器械产品,逐步夯实了在生物医疗领域的研发实力。2020年上半年,由青岛市、区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青岛中皓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管华诗院士团队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基于海洋生物材料的人工皮肤——“脱细胞皮肤植片”及生物敷料研制项目,该项目的关键制备技术由管华诗院士及李八方教授领衔的技术团队研发,现已完成实验室阶段材料制备与检测,并进行了初步的动物试验。后期将加深中试样品制备、动物创伤模型试验、注册检验,力争三年完成“脱细胞皮肤植片”的临床试验及申请第三类植入产品注册等工作的合作。该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王宝泉说,做人要心怀感恩之心,做企业亦如此。青岛中皓庆幸赶上了一个创新创业的好时代,是中央的英明策略,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给了企业坚持的力量和信心,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也就没有中皓生物的成功。前不久,青岛中皓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产品上市发布会后,加快角膜产品市场营销进程,现与北京同仁医院等20家医院已同意产品入院,正在抓紧办理入院手续,全面开启临床应用,同时,由青岛市残联牵头,青岛中皓与几家医院合作,在贵州安顺、甘肃陇南筛选角膜病患者,免费助贫困角膜盲患者脱盲脱贫。为健康中国助力,就是调动公司研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造福于民。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医药产品“千茯灵”“同力克”也相继推向市场。“千茯灵”皮肤抑菌膏是青岛中皓研发团队原始创新、自主研发的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可有效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蚊虫叮咬、皮肤过敏(包括紫外线辐照、环境尘埃以及化妆品过敏)、银屑等皮肤疾病。

王宝泉表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援助非洲“光明行”等医疗巡诊活动的大势,中皓生物为响应国家的“光明行”倡议,将在产业发展、科技攻关、人才引进等方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持续创新,开发不同类型产品,满足不同患者需求,全力打造生物人工角膜行业的翘楚,为更多的角膜病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民营企业作为推动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应发挥其在“一带一路”中的真正作用,为“防盲治盲”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努力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眼科事业共同发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青岛中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的教导,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技术上持续引领产业升级。努力破解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做好统筹规划,深耕国内市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力争3年左右达到规模生产,实现年产生物人工角膜10万枚,为我国近400万角膜病患者、全球约5000万角膜病患者带来福音。

截至目前,全球只有我国能够批量生产人工角膜产品,中国有能力为全世界角膜病患者解除病痛带来光明,青岛中皓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光明行号召,已启动“一带一路”光明行活动,联合相关公益机构及爱心企业向“一带一路”部分国家及中国西部地区捐献人工角膜,为角膜病盲患者送上爱心和光明,配合相关部门履行大国担当,做出企业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角膜人工青岛
人工“美颜”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患者的新选择:人工角膜移植术
人工制冷
猪角膜可替代人角膜移植
美丽的青岛
角膜异物193例浅析
人工降雪
人工自然范畴和人工自然的结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