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十四五”期间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对策

2021-04-01 17:49吴晓武
城市公共交通 2021年2期
关键词:客运十四五货运

吴晓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南宁 530022)

引言

综合运输服务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或最终产品,它是基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单一运输方式所形成的一种集成服务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优化配置运输资源,以系统效率最高的方式来满足运输需求的总体能力[1-2]。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推进西部崛起贯彻国家重大战略的机遇期,是加快打造交通强国奠定强国基础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推动综合运输服务升级助力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黄金期[3-4]。当前由于中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交通运输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并举并重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仍要加强补短板强弱项,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水平。本文以西部地区发展实际为背景,结合西部地区交通发展阶段特征及新时代对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要求,探讨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综合运输服务发展重要任务,对于推进西部地区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助力西部地区追赶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综合运输服务发展阶段特征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期阶段,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第二阶段是较快发展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运输服务并举并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综合效益;第三阶段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完备,交通运输精细化发展,以优化综合运输服务为主。

1.1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但设施瓶颈制约综合运输服务发展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让“现代交通网”在西部地区徐徐铺展,公铁水航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增幅分别为8.4%、45.7%、15.7%,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快速运输日趋活跃。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公路、铁路基本建成,联通重庆、贵阳、南宁等多个核心城市,贯通西南通达远洋的海上运输通道、联通东南亚及中国主要地区的公路运输通道初步形成。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较东部地区缓慢,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弱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高速铁路网密度为29.39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为150.27公里/万平方公里,而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网仅为77.88公里/万平方公里,东部是西部的2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有限。交通基础设施仍是发展短板,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了综合运输服务发展。主要表现在公路方面,各省(区、市)之间互联互通大通道数量较少,通道“卡脖子”问题凸显。低等级公路占比高,通行能力偏低。铁路方面,铁路纵深程度不足,覆盖面不广,特别是一些重点跨省(区、市)铁路仍处于推动状态,边境地区连接口岸铁路专线数量较少。水运方面,港口码头集装箱泊位和深水航道缺乏,欧美干线班轮基本为10万吨级以上船舶,中东线也基本在7万吨级以上,现有设施条件不能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支流航道开发建设投资力度较小,航道瓶颈制约问题突出。航空方面,运输机场密度和机场数量明显低于东部各省(市),航线数量少,通达性不足。通用机场建设起步晚,网络布局尚未形成。总体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不完善,与枢纽联通的集疏运网络布局不合理。具备综合客货运枢纽服务功能的综合枢纽较少,配套集疏运设施不完善,缺少进港、进园铁路、公路,疏港通道不足,“最后一公里”直接制约干线物流运行效率。

1.2 运输结构持续优化,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升。西部地区目前铁路和水路货运方式占比为12.2%和4.7%,较“十三五”期初已有较大提升,但距离调整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不协调,缺乏有效衔接,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公路承担大宗物资、长途运输比重过高,铁路低能耗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对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支撑保障能力不足。水路运输、民航运输发展不平衡,沿海港口与内河水运发展不均衡,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率较低。客货运输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航空货运规模小,货运短板突出。城乡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运输服务水平差异较为突出,农村客运企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客运需求分散,客流不稳定,经营效益较低,部分农村客运线路“开得通、留不住”。农村货运发展相对落后,单位产品货运成本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更为充分和及时的满足,农民的农产品顺利上城市市民的餐桌非常困难。

1.3 客货运输效率提升明显,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客货运输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随着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运输机场航线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客货运输效率进一步优化提升。客运方面,西部地区核心城市构建了以市域轨道、城市轨道、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特色公交及出租汽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衔接最后一公里的公共客运体系,建制村通客车率到“十三五”期末基本达到100%。城市候机楼、高铁无轨站等特色服务模式逐步推广,扩大机场及高铁站辐射范围。定制公交、通勤公交、旅游公交等多样化特色公交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出行需求。货运方面,多式联运发展成效明显,物流服务降本提质增效。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运输模式创新发展。淘汰老旧柴油货车,更新先进货车车型,并积极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集装箱运输量持续增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五”期间集装箱吞吐量就翻了一番。但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高品质客运服务供给不足,客运联程联运水平不高,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存在壁垒,导致客运组织不畅。道路客运向铁路客运方式转移,运营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亟需加快转型升级。一体化货运发展滞后,运输方式之间、城市干支之间接续不顺,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发展规模偏小。

1.4 智能智慧虽同步发展,但应用拓展能力不足

近年来,中国各城市加大对“互联网+交通运输”投入,西部地区城市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城市。但总体来看,目前各城市相继建设了各类信息化平台,并逐步推进信息共享,依托信息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升级,加强服务客运出行便捷化,物流信息可跟踪能力。同时结合新技术创新发展,应用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手段自助值机,公共交通开通无感支付等先进支付方式。但在大数据对于辅助决策分析等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跨方式、跨区域、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不充分,交通运输行业与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交通运输企业、不同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之间信息有待进一步互联统筹。平台众多、种类繁多,缺少一站式出行平台,此外物流信息化水平偏低,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尚未建成。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匹配相适应的管理信息服务。

2 综合运输服务面临的发展形势

“十四五”期间,将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国内外联动深化多领域合作,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大通道基本畅通,成渝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等城市群更加注重融合发展。“互联网+”、5G通信、大数据、无人驾驶等科技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广,运输服务领域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和新要求。

2.1 运输服务范围向区域化、全球化扩展,综合管理效率和国际运输开放水平加速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交通强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综合运输服务由过去的省际范围向区域化、全球化扩展,这些都对综合管理效率和国际运输开放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政府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提高管理效率;要求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提升国际运输开放水平。

2.2 内通外连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完善

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内外联通的战略大走廊。“十四五”期间,通道枢纽格局初步形成,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将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内通外连、运输服务经济高效的交通运输发展格局。各节点运输网络在信息链上实现互联互通,加快建立协调高效的运输与物流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和跨区域的无障碍交通数据服务,提升通道效率。

2.3 客货运一站式服务需求凸显,运输服务加速协同、产业加速融合

“十四五”期间,综合运输服务继续向智能化、集约化、品质化、差异化、全球化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多式联运将全面铺开。客运方面,人们出行更倾向于安全、便捷、舒适的“一站式”出行,快捷化、个性化的客运服务更加凸显,基于用户出行需求、将各种交通方式出行服务整合的“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将深入人心。货运方面,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重要运输通道的日益完善,运输节点的衔接效率成为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实现全程一站式、货运“一单制”的关键;要求不同运输方式从竞争、独立走向竞合、协同,发挥多式联运的整体效率;促进规模较小、服务单一的物流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进行物流资源整合,形成技术水平先进、组织集约高效、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同时,推动传统货运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跨界融合,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为消费者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3 主要发展对策

“十四五”时期,西部地区应抓住“一带一路”“交通强国”“成渝城市群崛起”“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贯彻“综合、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等重大决定,加快实现交通运输由基础设施“量”的增长向综合运输服务“质”的提升转变,综合运输服务发展主要做好设施互联互通、客运品质提升、货运降本增效、科技持续创新、跨界融合联动等方面的工作。

3.1 打造适应需求的基础设施体系

在基础设施方面,西部地区各省(区、市)要加强补短板,针对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物流等领域设施薄弱环节重点加快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综合运输服务发展。重点加快建设省际快速通道,加快提升高速公路通达,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推动铁路运输高质量发展,高速铁路网覆盖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城市比例达100%;完善港口铁路集疏运设施,着力解决“最先宜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机场运输布局,加快通用机场建设覆盖重点区域及旅游景区,推动运输航空地面服务范围纵深覆盖;同时,促进农村交通设施提质扩面,完善县域对外运输通道、强化内部联接,继续推进乡镇公路建设,全面实现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全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通乡镇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进一步发挥综合运输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逐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客运枢纽方面应注重枢纽与周边用地的综合开发,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新建综合客运枢纽应对换乘距离和换乘时间进行统筹考虑,设定合理性目标进行约束。货运枢纽一直是发展较为缓慢的短板,应加快推进综合货运枢纽、物流节点建设,支持完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拓展多式联运服务功能,发展货物集拼、中转分拨、邮政快递等服务。

3.2 构建便捷品质的客运服务体系

构建客运服务体系,西部地区各省(区、市)要贯彻“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要构建多方式可选、多层次融合、全过程连贯的一体化客运换乘体系,在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手段,优化客运服务能力,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因此,西部地区应结合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推动全域客运体系建设,以市域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等大中运量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继续推动“公交都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等示范项目创建,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客运发展的有效路径,积极探索定制化服务,发展商务快线、旅游专线、大站快车、社区接驳公交、高峰通勤班车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

优化旅客联程联运服务品质,鼓励依托综合枢纽分布、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布局城市候机楼、高铁无轨站、旅游集散中心等公空、公铁联运服务点,实现高铁列车、航空运输和道路旅客运输零距离换乘,延伸高铁、机场辐射半径[5]。依托先进技术手段,改善客运服务。如:在客运联网售票方面,“十三五”期间重点在于二级以上公路客运站、高铁站、机场。“十四五”期间应扩大联网售票范围,特别是在水上客运系统中要加快推广,同时在不同运输方式场站中互设售票设备,并积极探索“一票制”服务模式,发展“空铁通”“空巴通”、公铁联运、海空联运等服务产品。

3.3 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服务体系

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基础设施发展的制约。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十四五”期间发展首先应注重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关注冷链运输等特殊物流领域的设施供给,打好冷链物流等发展基础。其次,要加快对于城乡物流发展布局,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在农村物流设施建设过程中注重“资源共享、多站合一”,鼓励农村客货统筹、运邮协同、物流配送发展,将管理、养护、客运、货运、物流、邮政、供销网点、快递、电商等多种服务功能整合融为一体[6]。在解决基础设施“卡脖子”问题的基础上,要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大宗货运由公路运输向铁路、水路运输转移。

物流服务模式也要进一步创新,西部地区各省(区、市)要鼓励培育多式联运承运人,支持运输企业联合具有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的企业开展多式联运经营。优化“一站式”“一单式”服务。货物“一次托运、一份合同,一次付费、一次保险,一份联运提单”。满足客户对一体化物流、全程联运运输服务的运输要求。依托互联网平台,推动物流技术创新,建立综合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使市场、行业、企业、客户联结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智能化生活。

3.4 提升科技创新活力

西部地区各省(区、市)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加快整合公路、铁路、水运、海关等数据资源,构建交通运输行业对内对外、横纵交互的统一资源池,在全域数据分析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撑综合交通运输领域的各项规划建设、实施,形成高效科学的决策支持体系[7]。推进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西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在行业管理、居民出行、货物运输等方面扩展服务功能。如:推进政务数据“一云承载、一网通达、一池共享、一事通办、一体安全”。探索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等新技术在民航、高铁以及地铁安保工作的融合,推广证件执照网上办理、无接触式安保等,充分发挥新科技助推运输服务升级。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与交通运输发展深度融合,着力完善行业节能环保制度和标准,加强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和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应用,推动绿色交通由被动适应向先行引领,加快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4 结语

当前正值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开局时期,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在国家大力发展“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新机遇下,面对新局面、新形势,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和需求发展综合运输服务,推进西部地区综合运输服务追赶式、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在总结西部地区综合运输服务当前存量与增量并举、量变向质变转移的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十四五”期间综合运输服务面临形势,提出打造适应需求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便捷品质的客运服务体系、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服务体系以及提升科技创新活力推动运输服务升级等四项举措,助推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猜你喜欢
客运十四五货运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百花齐放的“定制客运”,能否拯救道路客运市场?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货运之“云”
俄发射“进步”M23M货运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