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强
我是一个生在困难年代,长在动乱年代,工作在改革年代,退休在复兴年代的公交老兵,在公交工作了42 年。我1979 年进杭州公交当售票员,1982 年开公交车,1988 年走上管理岗位,2019 年6 月调浙江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工作,40 多年间,我许许多多的同事在为公交全力奉献着,步入了2021 年,我们公交人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建设人民满意公交的新成绩向建党100 周年敬献厚礼。
公交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日常出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交在逐渐缓解“乘车难”的同时,更加丰富了运营服务内容,便民服务层出不穷。
“公交车站台候车乘客一大片,公交车上人挤人成‘像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乘坐公交车还是个难事。增设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乘公交车难有了缓解。到了新世纪,公交优先发展,不仅乘车不再难,而且公交出行新需求得到供给满足,公交服务上升到新的高度。
公交服务注重特色和个性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乘客。旅游有“观光公交专线”,上学有“学生公交专线”,夜间有“通宵公交专线”,高峰有“大站直达班车”,随着公交便民特色服务的不断创新,杭州还将有看病的“医院公交专线”。一条条普通的夜间线,方便了都市人的夜生活;“今天你让座,明天让你坐”,我们在公交让座日活动中,联系汽车电台西湖之声帮助灌制了“让座星期一、礼让每一天”换乘提示语,从“让座”开始重拾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夏天开非空调公交车司机最艰苦,在关心非空调车司机的同时,我们也没忘记非空调车上“同舟共济”的乘客,随车上万把扇子解车厢闷热之烦,失少即补,来讨就送,“送清凉献爱心”……
公交车上丢了东西,谁都记不牢车牌号,K7路车有了“十二生肖”,说出自已坐过的车是什么生肖,找失物就简单多啦;用公交车做“婚礼巴士”,婚庆车用鲜花装饰豪华气派,包租“婚礼巴士”漫游西子湖,新的包车业务在运作中积累完善;公交车“排堵保畅”,突出“公交优先、百姓优先”,使有限道路资源合理利用,无限小车增加合理引导,把公交优先这一惠民政策做到好事实办,实事办好。
与媒体合作,刊登一些特色公交线,比如:晨练专线、展览专线、登山专线、喝茶专线、逛街专线、购货专线、市场专线、买菜专线、进香专线、看戏专线,这“十条”专线的宣传引导,带动大伯大妈成群结队乘公交车。学在杭州、行在公交。寒、暑假来临之际,大学新生入学之时,我们通过媒体推出“同学包车同行”服务热线,向学生赠送《公交时刻表》,让莘莘学子出行首选公交,不愁难乘车。
公交车队(线路)是公交运营服务的前沿,公交优秀践行的基础。“车厢文化”是车队文化建设的载体,也是公交企业品牌创建的最直接体现。
公交车队工作要想再迈上新台阶,必须提升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指挥协调好各司其职,工作到位,做到“六不让”:不让领导交办任务在这里延误;不让服务对象在这里受委屈;不让事故和差错在这里发生;不让我的岗位工作职责在这里发生过失;不让不正之风在这里出现;不让企业形象在这里受损。
“管理与被管理是一对矛盾”,成功的管理者将“管理看作是对员工的服务”,服务型的车队也必然是“阳光车队”,让员工热爱企业和本职工作,体现爱岗敬业精神。外聘司机进入杭州公交大家庭的越来越多,每当逢年过节,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春节,我们节前提前登记协商返乡人数、时间,尽量安排在节前或节后,不与营运生产发生冲突;节日里营造“开心一家人、快乐过大年”的热闹氛围,组织一些亲情人性化活动;联系媒体做互动报道,现场通过直播请司机向远方的家人问候。《杭州日报》曾刊登图文并茂的报道“等过完年再回家”很是感人。
融入车队文化,借助媒体推广公交路线特色,《K27 路茶文化专线》《文化气很浓的K16 路》《休闲踏青的Y4 线》《不以出行为目的的游9 观光线》《乘游9 环湖、进入没围墙的博物馆》写出了平常普通公交线的生动和特色。7 路是杭州最早的公共汽车线路,它的精华路段湖滨至灵隐沿湖而行,沿途赏景、登山、品茶、划船、进香、晨练等游客不断,7 路的悠久历史和不绝人气可谓:承载着历史、喜载着游客。
视博公交电视和移动电视专门为Y9、K16、K27 路线拍摄特色公交宣传片,在杭城其他公交线上播放,效果很好。传播对于现代公交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塑造品牌形象,在乘客心中建立品牌定位,维持品牌记忆的品牌提示,建立品牌美誉度,培养品牌的忠诚度等等。可以这么说,现代公交企业离不开传播,现实中的公交企业无时无刻不在传播自己,如:建立公交网,特色公交线包装,车厢内温馨的布置,公交乘车指南宣传资料,移动电视,甚至站棚灯光等,都在向外界、向乘客传递有关这个品牌的信息,让人们从这些信息中形成对该品牌的印象。乘客导向原则是公交走向市场营销和企业策划的关键。比如,每年清明、冬至是市民祭祖扫墓的客运高峰期,在公布扫墓专线的同时,更多的是推荐去墓地换乘公交线情况,提前公布经营线路热线电话,让扫墓的乘客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随着公交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公交车、自行车、旅游服务咨询点、出租车都要在服务上下功夫,服务是最有效的营销,要把服务乘客放在首位,用服务拓市场创效益。
公交宣传工作尤其是基层,一年四季,默默无闻勤恳的耕耘,平凡中酿造出了不平凡。一辆公交车的驾驶员是一对夫妻,从1990 年工作至今,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为乘客服务。我们把这个不平凡事迹提供给《杭州日报》和《平安时报》,分别作了“一对夫妻一路生活”“夫妻搭档跑公交”两篇报道,赞美公交人的文章深深地感动了公交员工和乘客。
无人售票车运营或多或少对乘客询问指路服务有影响,假如公交车票可为乘客提供导乘指南,印有线路示意图主要换乘点、公交服务热线等,是不是减少了影响?公交车票的广告宣传作用要充分利用。
如今传媒形式多样,作为公交通讯员,我要多写一些平民百姓以“行”为主的民生民情、利民便民的文章,以创新服务为信息,以新旧对比话发展,以喜怒哀乐谈人生,以正面引导促和谐,为公交更好更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