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学报》2021年总目次(卷终)

2021-04-01 10:28:23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影响

【名家论坛】

食品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崔晓晖等(2-1)

智能感知技术在食品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刘东红等(3-1)

白酒风味化学与健康功效研究进展………………孙宝国等(5-1)

果蔬营养新功能:益生元…………………………叶兴乾等(6-1)

膳食因子对肠道菌群的靶向性调节………………陈 卫等(7-1)

食用菌多糖结构相对有序性研究概述……………聂少平等(8-1)

膳食油脂-蛋白质互作产物与人体健康…………王 硕等(9-1)

【青年论坛】

食品鲜味感知研究进展……………………………朱忆雯等(1-1)

第二信使分子调控细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艾连中等(4-1)

非热加工技术对食品内源酶的控制研究进展…毛相朝等(12-1)

【特约专栏】

水产食品过敏及其防控技术研究………………刘光明等(10-1)

果蔬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张名位等(11-1)

【基础研究】

鸡蛋卵转铁蛋白过敏原的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王靖舒等(1-17)

黑木耳发酵产物对HepG2 细胞脂质代谢及糖代谢的影响……………………………………………………孙凯峰等(1-30)

牛α-乳白蛋白-油酸复合物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杨志轩等(1-38)

基于Caco-2 细胞模型的3 种大豆肽降胆固醇能力研究……………………………………………………张慧娟等(1-44)

桑葚、蓝莓和红薯复配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邹仕昱等(1-51)

1 株耐铅乳酸菌的吸附铅特性研究………………赵晓峰等(1-58)

金属离子与乳酸菌素对沙门氏菌的协同抑菌作用……………………………………………………李光月等(1-65)

变性淀粉对白鲢鱼鱼糜凝胶特性和蛋白构象的影响……………………………………………………米红波等(1-72)

婴幼儿配方奶粉对人结肠腺癌系Caco-2 细胞和SD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自由基水平的影响…………………丁亚男等(2-9)

藻蓝色素调控RIPK1 对多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郝 帅等(2-18)

维氏气单胞菌中AHLs 介导的群体感应现象及大蒜提取物的干扰作用……………………………………赵丹丹等(2-28)

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的3 种水豆豉的营养成分、溶栓及抗氧化活性…………………………………骆 珅等(2-37)

柚皮苷二氢查尔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彭 颖等(2-45)

有机溶剂和混合油脂对脂肪酶活性恢复的影响……………………………………………………王致禹等(2-55)

不同带电特性的壳聚糖/酪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张 超等(2-63)

谷物配比对多谷物共挤压粉估计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汪丽萍等(2-72)

VC 脂质体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消化特性研究……张晨曦等(2-80)

磷酸化和糖基化对大豆蛋白体外消化性的影响……………………………………………………刘静媛等(2-89)

甜菊糖苷改善根皮素溶解性及体外释放的研究……………………………………………………肖小年等(3-11)

基于分子对接的副溶血弧菌外膜蛋白OmpW 天然抑制剂的筛选……………………………………………………刘雪飞等(3-22)

不动杆菌来源酯键水解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AEs 降解机理……………………………………………………王文华等(3-31)

碱性蛋白酶降解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的组学分析……………………………………………………刘 瑞等(3-43)

芝麻过敏原Ses i 3 同源建模及B 细胞线性抗原表位预测………………………………………………………马秀丽等(4-9)

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冷激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李秋莹等(4-19)

活性肽定量构效关系建模过程中1 种肽段长度不等的表征方法的建立……………………………田 淇等(4-28)

2 种抗氧化剂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蔡思学等(4-39)

硬脂酸修饰的燕麦多糖自聚集胶束的制备及其特性初探……………………………………………………杨维宇等(4-46)

麦麸酚酸类物质对面团聚集态的影响…………张慧娟等(4-55)

儿茶素对巨噬-脂肪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及AMPK/SIRT1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程安玮等(4-64)

环境条件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基因luxI/luxR 表达的影响……………………………………………………孙晓佳等(4-71)

山西老陈醋大曲霉菌生理代谢特征及优良菌株间的互作……………………………………………………王佳丽等(4-79)

本土酿酒酵母与商业酵母混菌发酵特性研究…叶冬青等(4-90)

酒花中异α 酸对短乳杆菌49 胞外pH、胞内ATP 及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刘储睿等(4-99)

不同分子质量菊芋菊糖益生元特性及其益生菌微胶囊稳定性研究…………………………………杨立娜等(4-106)

Nisin Z 复配剂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协同抑菌作用……………………………………………………李津津等(4-114)

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的m6A 甲基化差异研究……郑慧娟等(5-14)

细胞壁缺失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刘雪飞等(5-23)

朝鲜蓟茎叶中脂溶性提取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班龄尹等(5-31)

新型壳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纳米粒子研究……刘 雪等(5-41)

植物多酚与鲢鱼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凝胶形成的影响……………………………裘乐芸等(5-48)

不同亲水胶体对百合淀粉糊化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黎 欢等(5-57)

果胶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廖 滔等(5-67)

竹笋膳食纤维的结构特性及其功能性质………万仁口等(5-75)

微颗粒对黑曲霉产阿魏酸酯酶酶活的影响……娄行行等(5-83)

加工食品对ACE 活性的影响……………………王柯诺等(5-90)

薏苡仁油自纳米乳化体系的建立及体外释放…易 醒等(6-11)

let-7d-5p 介导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李媛媛等(6-19)

水中微量金属离子对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王睿智等(6-26)

生姜淀粉的分子结构及理化特性………………袁甜甜等(6-35)

pH 值对纯化猪肉肌球蛋白热聚集体的影响……娄爱华等(6-46)

乳清蛋白水解物对嗜酸乳杆菌的益生作用……丁 婷等(6-54)

干酪乳杆菌Zhang 在逆境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张 猛等(6-62)

烹饪方式对重组鱼排质构及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孟 粉等(6-70)

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鲈鱼肌球蛋白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赵贵琴等(6-81)

鲤鱼来源乙酰胆碱酯酶的高效表达及分子对接模拟……………………………………………………卢海强等(6-92)

鱼肌球蛋白与腥味物质的结合作用研究…………徐永霞等(7-9)

多酚对淀粉的热力学特性的影响………………任顺成等(7-18)

不同分子质量ε-聚-L-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廖钰婷等(7-28)

乳酸菌抗氧化特性及其katA 基因分析…………张开屏等(7-37)

DPA 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郑振霄等(7-44)

长双歧杆菌C16 bif 黏附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谭 颖等(7-52)

人体肠道菌群代谢氨基酸产生短链脂肪酸及对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张小芳等(7-60)

热处理对金枪鱼肉体外消化产物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王 辉等(7-68)

高产生物膜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胞外多糖分泌条件的研究……………………………………………………钟华晨等(7-76)

丹皮酚对格氏沙雷菌群体感应现象及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刘景云等(8-25)

大肠杆菌谷氨酸脱羧酶A 的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其酶学性质……………………………………………………于 平等(8-35)

陆生伊萨酵母WJL-G4 降解柠檬酸的条件研究……………………………………………………唐 莹等(8-46)

基于酪蛋白多极性pH 变换的EGCG 纳米粒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左小博等(8-57)

茶多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多糖复合体系乳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李立敏等(8-67)

玉木耳多糖对玉米淀粉回生及消化特性的影响……………………………………………………李 妍等(8-78)

β-葡聚糖对燕麦淀粉凝胶特性及老化的影响…张 晶等(8-91)

白木通果胶对水中重金属铅、镉离子的吸附性能…罗君兰等(8-102)

卵白蛋白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表征……………………………………………………姜 丰等(9-10)

细胞水平染料木素协同维生素D3的抗骨质疏松作用……………………………………………………赵 佳等(9-19)

微波改性对燕麦麸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吴丽萍等(9-30)

栀子黄对淀粉消化酶的抑制动力学及相互作用研究……………………………………………………任顺成等(9-38)

发芽糙米糖蛋白抗炎、降血糖性能分析…………刘晓飞等(9-48)

山西老陈醋优良芽孢菌与醋酸菌、乳酸菌的相互作用……………………………………………………贾瑞娟等(9-57)

Bar 基因双元载体的快速构建及其在蛹虫草中的功能验证……………………………………………………娄海伟等(10-15)

分子对接结合荧光光谱法探究单宁酸与血清蛋白结合的pH 依赖性…………………………………范金波等(10-23)

乳铁蛋白-EGCG-多糖乳液的构建及其递送姜黄素的功能特性……………………………………………………马翠翠等(10-34)

绣球菌子实体单组分多糖结构表征及其免疫活性……………………………………………………郝正祺等(10-46)

枯草芽孢杆菌细菌素A32 的抑菌机理研究……高娟娟等(10-56)

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对小麦B 淀粉结构、理化性质和消化性能的影响…………………………梁思远等(10-65)

穿膜肽介导苦荞金属硫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氧化损伤作用……………………………………………………何永吉等(10-76)

小米提取物及其消化液的抗氧化和降糖作用…尹瑞旸等(11-14)

微粉碎对燕麦麸皮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的影响……………………………………………………张亚琨等(11-22)

青柿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抑癌活性研究……………………………………………………任维维等(11-29)

刺激因子对桦褐孔菌胞外多糖体外降血糖活性的影响……………………………………………………赵喆禛等(11-39)

副干酪乳杆菌PC-01 益生特性和安全性研究…刘凯龙等(11-47)

水溶性壳聚糖对3 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差异…王向阳等(11-53)

原儿茶醛对福氏志贺菌的抑制作用……………宋璐忆等(11-62)

羊奶源产细菌素乳酸菌筛选、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杨珍珠等(11-71)

大蒜素与乳清分离蛋白结合物的体外模拟消化特性……………………………………………………姜 慧等(12-14)

乳清分离蛋白纤维-多糖复合纳米颗粒负载β-胡萝卜素特性研究……………………………………李 媛等(12-25)

蓝莓花色苷对H2O2诱导A549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杨兆艳等(12-33)

儿茶素对鱿鱼肌肉-TMAOase 体系中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李颖畅等(12-46)

黑豆蛋白对不同直/支比玉米淀粉凝胶及其结构的影响……………………………………………………许秀颖等(12-55)

CaCl2和NaCl 诱导对大豆分离蛋白纳米纤维冷凝胶的影响……………………………………………………关 琛等(12-65)

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作用………………………肖小年等(12-73)

细叶小檗碱的抑菌稳定性及其对细菌蛋白质的影响……………………………………………………张俊顺等(12-81)

【营养与功能】

几种植物多糖降血糖活性的对比研究…………刘丹奇等(1-81)

叶绿素对ob/ob 肥胖小鼠炎症指标的影响………王 潇等(1-90)

茶薪菇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功效评价…………吴 俐等(1-96)

全小米膳食干预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侯殿志等(2-100)

石榴皮提取物改善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张飒乐等(2-109)

河蚬汤食源纳米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长爪沙鼠的影响……………………………………………………余兆硕等(2-116)

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C181 对小鼠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许 女等(2-121)

杨梅果渣醇提物降糖活性组分筛选及其功能评价……………………………………………………张加干等(2-128)

白面包搭配坚果油籽浆的餐后血糖反应………卢家灿等(2-136)

益生菌复配富铬酵母缓解2 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于雷雷等(3-53)

黑木耳胞外多糖对小鼠肠道微生态及免疫调节的影响……………………………………………………郝 敏等(3-63)

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夏 晴等(3-71)

生、熟小米提取物降糖效果研究…………………尹瑞旸等(3-79)

不同烹调方式淀粉食材的血糖反应和饱腹感反应……………………………………………………卢家灿等(3-86)

紫山药抗性淀粉调节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脂质代谢……………………………………………………李 涛等(3-95)

牛初乳中抗高血压因子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电压依懒性钙通道的影响…………………………………滕 刚等(3-102)

双蛋白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造血及免疫重建的影响……………………………………………………武小亮等(4-122)

基于肠道微生物解析红鱼干中黄曲霉B1 和T-2 毒素对小鼠的毒效应差异…………………………………叶 林等(4-131)

杂粮饭的预测与真实血糖指数差异性分析……卢家灿等(4-141)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时间依赖效应……………………………………………………莫秋芬等(5-96)

功能糖通过甜味受体信号通路促进GLP-1 的分泌……………………………………………………田巧基等(5-108)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抗炎作用……………………………………………………赵 磊等(5-117)

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对老年db/db 小鼠运动机能的改善作用……………………………………………………樊 蕊等(5-125)

荞麦蜂花粉多糖对人体粪便菌群代谢的影响…李 娟等(5-133)

牡蛎肽对TM3 细胞性功能的影响………………方 磊等(5-140)

益生菌干酪乳杆菌Zhang 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王 帅等(6-101)

SOD 强化奶片的抗氧化性及对人体经络电压的作用……………………………………………………严苏晴等(6-107)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杜映雪等(6-114)

牛磺酸对CUMS 致抑郁小鼠的干预作用……张晓富等(6-123)

姬松茸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魏 奇等(6-131)

玫瑰枸杞发酵饮品对大鼠耳廓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李 雍等(6-138)

樱桃李果实提取物对小鼠高脂膳食诱导肥胖的预防作用…………………………………………吐克孜·吾守尔等(6-144)

植物乳杆菌Zhang-LL 及其培养上清液对酒精损伤干预效果评价……………………………………………………马京升等(6-150)

青砖毛茶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冯 琳等(7-87)

葡萄多酚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高血脂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卢 烽等(7-97)

苯并芘诱导Balb/c 小鼠的生理损伤和肠道菌群失调……………………………………………………于雷雷等(7-107)

药食同源食品对大鼠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潘 猛等(7-115)

绿豆皮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侯殿志等(7-123)

功能调和油改善大鼠血压、组织脂肪酸和氧化-还原稳态的研究……………………………………………………杨绍军等(7-130)

南极磷虾油改善虾青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刘小芳等(7-141)

新疆特色奶疙瘩的菌群分析与抗衰老研究……李墨钊等(7-149)

紫苏籽肽抗疲劳功效及其作用机理……………魏 颖等(7-157)

天然牛磺酸对急性抑郁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张晓富等(7-163)

驼乳脂对CIA 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关节滑膜中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伊 丽等(8-111)

新型水解蛋清蛋白短肽对大鼠结肠炎症的保护作用……………………………………………………魏秋红等(8-121)

熊果酸对酒精诱导的大鼠小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贾逸林等(8-128)

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1和微囊藻毒素LR 诱导雄性野生型C57BL/6 小鼠肝损伤/肝癌联合效应研究……………………………………………………李 耘等(8-136)

桦褐孔菌不同多糖组分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王箴言等(8-152)

黑菊芋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其短链脂肪酸产生的影响……………………………………………………姬妍茹等(8-159)

益生菌Probio-XR对远航海员肠道中乳酸菌菌群的影响……………………………………………………吕瑞瑞等(9-71)

大粒车前子多糖结构特征对调节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殷军艺等(9-79)

黑木耳及其多糖对高脂饮食大鼠的降血脂和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张廷婷等(9-89)

青钱柳水提物降血糖及抗发炎功效研究………李 燕等(9-102)

α-亚麻酸对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诱导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常松林等(10-86)

副干酪乳杆菌LC-37 乳酸菌饮料对人体的促消化和调节肠道菌群作用……………………………………孙二娜等(10-95)

鳕鱼鳔胶原肽对H2O2诱导2BS 细胞早期衰老的保护作用…………………………………………………李 娜等(10-101)

余甘子多酚对体外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刘晓丽等(10-108)

异常威客汉姆酵母QF-1-1 对大鼠铅暴露毒性的缓解作用……………………………………………………李丽杰等(11-78)

乳清蛋白和豌豆蛋白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紊乱小鼠的调节作用……………………………………………………李明亮等(11-86)

基于肠道菌群的黑果腺肋花楸多酚降压作用初探……………………………………………………陈炫宏等(12-88)

副干酪乳杆菌L9 缓解抑郁大鼠腹泻的作用机制……………………………………………………陈善斌等(12-98)

发酵豌豆蛋白肽对盐酸林可霉素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朱 艳等(12-106)

新型益生菌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的菌种筛选及通便功能研究…………………………………………………赵丽娜等(12-117)

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紊乱及脂代谢异常的修复作用…………………………………………………方城杰等(12-127)

牡蛎肽和紫苏籽肽及其复配物对环磷酰胺致雄性大鼠性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李明亮等(12-135)

【加工技术】

胶凝化工艺对年糕水分分布状态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胡文轩等(1-103)

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废水的回用工艺及其对果脯品质的影响……………………………………………………程 焕等(1-115)

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燕麦乳工艺及其产品质量分析……………………………………………………王鑫媛等(1-126)

米酒老面发酵工艺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孙祥祥等(1-135)

面条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中巯基和二硫键的变化规律……………………………………………………李翠翠等(1-143)

提取方法对大豆油脂体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冯 雪等(1-148)

电解水在小龙虾壳脱矿物质和蛋白质中的应用……张建旭等(1-157)

章鱼墨囊黑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李 娇等(1-166)

乳清蛋白成膜条件及其应用……………………王 莹等(1-172)

食品包装和接触竹材的壳聚糖防腐研究………李 楠等(1-180)

樱桃番茄果脯加工糖煮液中果胶和微颗粒对其流变特性的影响……………………………………………………程 焕等(2-144)

微滤膜材质对杨梅汁理化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陈虹吉等(2-152)

小米分离蛋白提取方法优化及对蛋白组成的影响……………………………………………………张 凡等(2-161)

磷酸盐对面筋蛋白特性的影响…………………刘瑞莉等(2-171)

单甘酯降低煮制面条粘连的作用机理…………常战战等(2-179)

添加沙葱与发酵剂对发酵羊肉干中亚硝胺的抑制作用……………………………………………………刘建林等(2-187)

成熟时间对羊肉发酵香肠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胡冠华等(2-194)

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改性阿拉伯胶的工艺优化……………………………………………………石 燕等(2-203)

负载葡萄皮粉花色苷提取物的W/O/W 型复乳制备及其体外消化评价……………………………………徐伟丽等(2-213)

蒜片加工废水中大蒜素动态提取研究…………李宁阳等(2-221)

远东拟沙丁鱼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李亚会等(2-229)

鱼油中棕榈油酸的分离纯化……………………曹亚伦等(2-239)

响应面法优化芹菜纤维植物空心胶囊的制备工艺……………………………………………………唐 鹏等(3-107)

玉米醇溶蛋白-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产物制备姜黄素纳米颗粒……………………………………………………董 潇等(3-118)

BP 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羊肉汤中香辛料的添加量……………………………………………………姬云云等(3-128)

加工方式对发酵面团中小麦醇溶蛋白抗原性的影响……………………………………………………王 娜等(3-138)

干酪乳杆菌发酵对脱脂薏米营养品质的影响…王清爽等(3-146)

酶解制备竹笋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万仁口等(3-153)

乳清分离蛋白-果胶复合物在Pickering 乳液制备中的应用……………………………………………………葛慧娟等(3-161)

高吸附铅乳酸菌的微胶囊化及特性……………董 阳等(3-173)

脉冲强光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曹少谦等(3-183)

预处理对蓝莓NFC 果汁品质和风味的影响……刘 伟等(3-193)

冷休克处理提高嗜酸乳杆菌的冻干存活率……王晓萌等(3-203)

高、低酰基结冷胶的乳化活性及稳定性………孟岳成等(3-210)

细菌素-纳米金壳核结构的形成和特性表征……………………………………图尔荪阿依·图尔贡等(3-217)

蛋清溶菌酶的提取及其酶学性质探究…………周钦育等(4-148)

灵芝孢子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抗氧化活性分析……………………………………………………江和栋等(4-159)

酿酒酵母Y3401 产乙醇条件优化及其产香特性……………………………………………………刘朋肖等(4-168)

短乳杆菌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对黄酒发酵中氨基甲酸乙酯的调控作用……………………………………方若思等(4-179)

紫苏子油O/W 型纳米微乳的制备及其氧化稳定性……………………………………………………易 醒等(4-185)

益生菌干酪乳杆菌Zhang 和乳双歧杆菌V9 发酵乳胞外多糖含量对流变学特性、质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白 梅等(4-193)

基于微流变技术研究不同嗜热链球菌对发酵乳凝胶化的影响……………………………………………………王月娇等(4-203)

植物乳杆菌对发酵香肠蛋白质分解及游离氨基酸的影响……………………………………………………郭文瑞等(4-209)

红球菌利用小龙虾壳粉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张建旭等(4-216)

铁氧体法降低贻贝蒸煮液中重金属镉含量的工艺优化……………………………………………………李思敏等(4-224)

射频处理对花椒粉品质及EVOH/PA 包装薄膜性能的影响……………………………………………………吴 甜等(4-230)

干酪乳杆菌发酵及热加工方式对小麦蛋白抗原性的影响……………………………………………………付文慧等(5-148)

薏苡仁油双层乳液的制备及体外模拟释放研究……………………………………………………易 醒等(5-156)

乳酸菌强化技术降低黄酒浸米过程生物胺的积累……………………………………………………刘彩霞等(5-166)

不同缓冲体系下超高压处理对乳铁蛋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何晓叶等(5-174)

烟熏对鲟鱼肉特性及脂质组成的影响…………陈 康等(5-185)

复合发酵剂和香辛料对发酵香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抑制作用……………………………………………………孙学颖等(5-194)

氨基酸对烘烤牛肉饼中杂环胺的抑制作用……薛超轶等(5-203)

益生乳酸菌筛选及其对草石蚕汁发酵特性的影响……………………………………………………曾令州等(5-212)

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鲨肝醇制品及其组成分析……………………………………………………宋恭帅等(5-221)

2 株米曲霉的特色酶系对酱油理化指标及品质的影响……………………………………………………路怀金等(5-230)

基于GC-MS 和感官评价筛选蛋腐乳的最适菌种……………………………………………………李瑞英等(5-238)

汉麻籽分离蛋白提取技术优化及其组成和乳化性表征……………………………………………………孟 妍等(5-250)

不同发酵模式下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谢 思等(5-263)

黄羽肉鸡汤煲炖煮工艺优化……………………王虎虎等(5-272)

低热处理对牛乳模拟体系中糠氨酸的影响……尉鑫欣等(5-278)

干燥方式对脱水桑叶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王 溢等(5-285)

杀菌强度(F 值)实时计算及杀菌釜智能纠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陈舒航等(5-294)

阴离子对面条水分分布、蛋白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桂 俊等(6-159)

加工精度对方便米饭理化性质的影响…………杨 榕等(6-166)

婴儿配方奶粉喷雾干燥塔内附聚造粒工艺的优化……………………………………………………李归浦等(6-173)

温州蜜柑复合柑橘汁开发及品质研究…………夏其乐等(6-18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猕猴桃浊汁品质的影响…刘振蓉等(6-195)

液态食品连续化微波加热过程的仿真模拟……杨化宇等(7-170)

番茄红外辐射热脱皮试验工艺优化……………丁天航等(7-179)

磷钨杂多酸的固定化及其酯化黑米花青素的研究……………………………………………………于殿宇等(7-188)

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乳双歧杆菌Probio-M8 微胶囊制剂……………………………………………………徐鹏飞等(7-197)

半干法磨粉过程中水分变化对糯米粉品质的调控机制……………………………………………………蔺泽雪等(7-208)

提取方法对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组成及分子链构象的影响……………………………………………………孙玮璇等(7-216)

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麦发酵面团流变特性与风味的影响……………………………………………………王立峰等(7-225)

葡萄籽原花色素对马铃薯馒头中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张子睿等(7-234)

挤压改性对金针菇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王 红等(8-166)

L-抗坏血酸改善受压冻融猪肉色泽的机制分析……………………………………………………王文雅等(8-175)

不同品种紫薯淀粉结构与其面团品质的关系…张梦潇等(8-182)

马铃薯泥和面对挂面品质的影响………………田晓红等(8-193)

菌菇狭鳕鱼汤加工工艺优化及核苷酸含量的变化……………………………………………………徐永霞等(8-200)

牧区醪糟分离菌在燕麦醪糟发酵工艺中的应用……………………………………………………刘红微等(8-208)

响应面法优化豆粕肽制备工艺…………………刘静波等(8-216)

青砖茶渥堆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刘盼盼等(8-224)

藏茶设备渥堆工艺优化与品质分析……………谈 峰等(8-235)

克雷伯氏菌产β-半乳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及低聚半乳糖合成工艺优化……………………………………李宗显等(8-245)

基于NE-4C 细胞模型制备猪脑促增殖肽……谌 迪等(8-252)

预干燥方式和水分转换点对真空冷冻联合干燥苹果脆片品质的影响……………………………………马有川等(9-110)

去皮方式对黄桃渗透脱水组合干燥特性及理化品质的影响……………………………………………………王凤昭等(9-121)

超声辅助双连续型离子液体微乳液提取南极磷虾壳中的虾青素……………………………………………………张莉莉等(9-130)

产肌醇的植物乳杆菌ZJ2868 菌粉制备工艺…于 平等(9-142)

植物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对发酵萝卜干风味品质的影响……………………………………………………李庆羊等(9-150)

清酒乳杆菌对臭鳜鱼食用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周迎芹等(9-160)

杂豆对糙米米粉食用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刘 璐等(9-169)

发酵剂和蛋清对调理肉饼中亚硝胺含量的影响……………………………………………………孙学颖等(9-177)

产共轭亚油酸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质研究…洛 雪等(9-185)

超高压处理对黑大麦加工特性的影响………朱 创等(10-116)

壳寡糖对泡菜品质、微生物多样及演替规律的影响…………………………………………………谷新晰等(10-125)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鲜切猕猴桃片质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解梦梦等(10-133)

产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张秋月等(10-143)

抗坏血酸处理对鲜榨莲藕汁酶促褐变和品质特征的影响…………………………………………………李彩云等(10-151)

不同添加剂对酪蛋白可食膜理化性质的影响…穆凯宇等(10-159)

蒸煮前、后小米中醇溶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付永霞等(11-96)

浸胀与干燥过程对桃胶色泽及总酚含量的影响…………………………………………………刘 梦等(11-105)

CS@Fe3O4结合微波或远红外解冻对真鲷品质特性的影响…………………………………………………李钰金等(12-144)

臭氧漂洗过程中鱼肉组分溶出及其对鱼糜品质的影响…………………………………………………肖淑婷等(12-155)

真空低温喷雾干燥制备乳双歧杆菌Probio-M8 微胶囊…………………………………………………郭 帅等(12-164)

射频处理对猕猴桃片灭酶工艺的优化………贺刘成等(12-173)

我国婴儿配方奶粉脂溶性维生素的科学设计范围研究…………………………………………………陈建行等(12-181)

【食品贮藏与保鲜】

主动自发气调对枝孢菌的抑制效果……………张玉笑等(1-185)

胆固醇处理对采后青菜低温贮藏品质和抗氧化的影响……………………………………………………王向阳等(1-192)

山西老陈醋源凝结芽孢杆菌VP4 细菌素在冷鲜羊肉保藏中的应用………………………………………许 女等(1-199)

海参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与理化性质的变化…白 颖等(1-208)

微尺度下湿含量差异海参体壁的变化规律……林 琳等(2-247)

γ-聚谷氨酸对冻藏谷蛋白水合及结构的影响…谢新华等(3-223)

低分子质量大豆种皮果胶对大豆蛋白乳状液贮藏稳定性的影响……………………………………………………朱丹实等(3-230)

膨压处理对冬枣薄壁组织细胞微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朱韵昇等(3-237)

烤鸡货架期优势菌鉴定及其防腐研究…………包桂凤等(3-245)

贮藏过程中阿根廷鱿鱼生物胺的变化及产胺菌的分离鉴定……………………………………………………李颖畅等(4-236)

鲐鱼冷海水贮藏期间特定腐败菌的鉴定………郑振霄等(4-246)

红肉火龙果采后品质劣变及苹果酸代谢研究…刘瑞玲等(5-300)

大米储藏期间风味品质的变化研究……………赵卿宇等(6-203)

乙烯利和1-MCP 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的影响……………………………………………………毛惠娟等(6-216)

采前套袋与未套袋处理对黄桃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黄余年等(6-231)

冻藏条件对速冻黑芝麻汤圆品质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雷萌萌等(7-241)

复合保鲜剂对阿根廷鱿鱼中生物胺的控制作用……………………………………………………李颖畅等(7-251)

基于鲜度的动力学模型预测鹰爪虾剩余货架期…………………………………………………秦求思等(7-259)

冷冻干燥乳双歧杆菌A04 菌粉的贮藏活性研究……………………………………………………王淑敏等(9-192)

物理化学协同处理对蛋源表面微生物的影响…李 侠等(9-203)

茶多酚对大黄鱼肌肉5 个基因片段mRNA 稳定性的影响……………………………………………………赵 进等(9-214)

生姜提取物对鱿鱼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影响…刘鑫鑫等(9-225)

冷鲜猪肉贮藏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分析……………………………………………………王新惠等(9-233)

微环境气调结合相温贮藏对兰州百合采后品质的影响……………………………………………………魏宝东等(9-241)

超声波辅助冷冻与低温速冻对海鲈鱼冰晶形态及冻藏期间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李秀霞等(10-169)

生物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对烤鸭货架期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陈 雪等(10-177)

电商物流贮藏过程杨梅品质的变化及货架寿命预测…………………………………………………周 强等(11-112)

基于iTRAQ 技术研究冻藏条件对中华管鞭虾肌肉蛋白质的影响…………………………………………………石 娟等(11-120)

连翘苷与防腐剂协同抑菌及在肉糜保鲜中的应用…………………………………………………张俊顺等(11-133)

鲜熟白切鸡气调锁鲜技术参数研究…………邵良婷等(12-194)

蓝莓表皮蜡质组分对果实采后抗病性的影响…………………………………………………张丽萍等(12-205)

芳樟醇抑制嗜冷杆菌引起的秘鲁鱿鱼甲醛升高…………………………………………………刘雪飞等(12-214)

肉桂-山苍子复合植物精油对发霉花生黑曲霉BQM 菌的抑菌效果………………………………吕好新等(12-222)

【分析与检测】

诱变酒酒球菌中抗酸候选基因ATPase 和FtsH 的表达差异分析及功能验证…………………………………文向圆等(1-215)

基于谱效关系的辣木叶降糖活性物质研究……包伊凡等(1-225)

植物乳杆菌P-8 发酵乳的代谢物图谱…………王越男等(1-236)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评价乳酸乳球菌对发酵乳风味品质的影响………………………………………任 敏等(1-246)

基于靶向蛋白质组学的乳制品中牛血清白蛋白的定量检测方法……………………………………………………周 荧等(1-256)

传统酵素源高效降胆固醇菌株的筛选、鉴定及胆盐水解酶活性分析…………………………玛丽娜·库尔曼等(1-266)

果香风味导向的库德毕赤酵母FJZ 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贾丽艳等(1-276)

苹果自然发酵酵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康晓乐等(1-283)

食品接触材料AS/ABS 中14 种苯类化合物迁移量和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韩 陈(1-291)

食品中人星状病毒的定量检测方法……………徐蕾蕊等(1-300)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牛奶中19 种喹诺酮类抗生素…………………马俊美等(1-309)

太白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潘振东等(1-318)

部分食品煎炸用油的反式脂肪酸比较…………杨雪莲等(1-327)

海豹油n-3PUFA 富集过程中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郑振霄等(1-334)

基于上转换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传感检测食品中的章鱼胺……………………………………………………孙世明等(2-254)

基于传统分离培养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不同产地小龙虾菌群的多样性……………………………………汤 纯等(2-260)

应用Illumina MiSeq 测序技术比较传统发酵乳、肉食品中细菌多样性…………………………………杜 瑞等(2-269)

基于1,2-二氯乙烷体系的金枪鱼副产物中脂质提取与组学分析……………………………………………………崔益玮等(2-278)

基于体外全仿生消化模型分析海带和紫菜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可给性………………………………赵艳芳等(2-289)

酶解和酸解处理对杨梅汁键合态香气释放的影响……………………………………………………陈亦欣等(2-299)

北京烤鸭腿皮与腿肉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解析……………………………………………………刘 欢等(2-308)

清酱肉体外模拟消化后粗肽的抗氧化活性和氨基酸分析……………………………………………………王 乐等(2-319)

不同原料的米酒多酚及其抗氧化性能比较……蔡海莺等(2-327)

氧化石墨烯指数富集法筛选食品中的组胺适配体……………………………………………………朱勤超等(2-334)

Capture-SELEX 技术筛选β-苯乙胺核酸适配体……………………………………………………糜唯钰等(2-34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单链抗体磁珠的制备与评价……………………………………………………范一灵等(3-253)

基于固相萃取-薄层色谱图像分析法鉴别糖浆掺假蜂蜜……………………………………………………张路遥等(3-263)

基于TaqMan 探针荧光PCR 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袁慕云等(3-274)

牡蛎中产广谱细菌素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王 伟等(3-282)

陈香型铁观音原料农药残留分析及其降解方法初探……………………………………………………金 珊等(3-291)

复合益生菌发酵不同基料乳酸菌饮料中挥发性代谢物差异分析……………………………………………………韩之皓等(3-300)

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乳中的风味物质……………………………………………………李 婷等(3-315)

多食材替代亚硝酸盐对腊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黄 苓等(3-324)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广味香肠中细菌群落结构和演替规律……………………………………………………王新惠等(3-334)

基于Heracles II 快速气相电子鼻鉴别不同饲养方式滩羊肉的炖煮风味……………………………………黄彩燕等(3-341)

电子鼻结合OAV 分析臭豆腐卤水的挥发性成分及风味活性物质……………………………………………………唐 辉等(3-351)

屎肠球菌R2 发酵豆腐黄浆水的代谢作用……陈志娜等(3-360)

枯草芽孢杆菌中胞壁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芽孢的影响……………………………………………………梁 栋等(3-369)

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IMAU11823 全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基因簇分析…………………………………李 敏等(4-256)

适于制备参考菌株用沙门氏菌的鉴定和特性研究……………………………………………………黄巾凌等(4-267)

自然发酵锦州小菜中优良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李 默等(4-277)

高产胞外多糖嗜热链球菌的筛选及胞外多糖的结构分析……………………………………………………陈海燕等(4-286)

海产品中蜂房哈夫尼菌的鉴定及相关特性研究……………………………………………………朱耀磊等(4-295)

传统虾酱中酵母菌分离鉴定及碳源利用特性…徐文欢等(4-303)

盐渍辣椒真菌多样性分析………………………赵玲艳等(4-310)

发酵剂对羊肉干中亚硝酸盐、亚硝胺残留量与风味物质的影响……………………………………………………刘建林等(4-318)

郫县豆瓣特征挥发性物质演变及其香型特性研究……………………………………………………卢云浩等(4-326)

基于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技术比较甘肃藏区传统牦牛发酵乳制品细菌菌群多样性………………朱 潇等(4-33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真菌毒素……………………………………………………杨 帅等(5-309)

消除食品背景杂菌干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方法的改进……………………………………………………区楚君等(5-317)

山西老陈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张天震等(5-323)

基于熵权-模糊分析法的农产品农药残留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承 海等(5-331)

物料水分含量和状态测定技术平台效能分析…张影全等(5-340)

GC-MS 结合电子鼻/电子舌分析发酵羊肉干的风味成分……………………………………………………刘建林等(5-348)

基于近红外光谱对桃果实低温贮藏品质的定量检测……………………………………………………张 珮等(5-355)

基于氯化血红素模拟酶活性的荧光分析法检测牛奶中胆固醇含量…………………………………王令臣等(5-363)

拉曼光谱数据处理方式对大米产地鉴别模型的影响……………………………………………………沙 敏等(5-369)

多条件在线光度法测定桑葚色素稳定性………张凯龙等(5-377)

激光辅助促释技术快速分析鲨鱼肝油精制过程的挥发性成分…………………………………宋恭帅等(6-243)

基于DNA 条形码和矿物元素指纹的三文鱼物种鉴定和产地溯源技术………………………………王紫晔等(6-251)

水果制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分布………………王鹏璞等(6-259)

类干酪乳酪杆菌PC-01 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张 哲等(6-265)

牛肝菌多酚细胞抗氧化活性评价模型研究……王晶波等(6-273)

库车小白杏仁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特性初探……………………………………………………刘晓静等(6-280)

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行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陈忠军等(6-287)

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大豆球蛋白多克隆抗体的研究……………………………………………………姚利利等(6-296)

膳食摄入水产品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估…………刘 冰等(7-267)

基于食用植物油加工环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郭允栋等(7-276)

基于衍生化反应的母乳低聚糖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童文烽等(7-283)

腌鱼中产生物胺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张黎明等(7-291)

发酵肉制品中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肉蛋白的降解能力……………………………………………………田 媛等(7-300)

即食鲍鱼特定腐败菌的鉴定及其致腐能力研究……………………………………………………郑瑞生等(7-307)

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原料乳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苟 萌等(7-313)

有机酸的HPLC 检测方法优化及其在白茶检测中的应用……………………………………………………田宇倩等(7-320)

发芽糙米糖蛋白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能分析…刘晓飞等(7-328)

乳酸菌发酵对乳清蛋白酶解物风味和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高婧昕等(8-258)

发芽糙米多糖的结构解析及降糖活性分析……刘晓飞等(8-265)

川明参粗多糖初级结构解析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高 涛等(8-275)

藜麦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向卓亚等(8-283)

海藻酸钠/壳聚糖气凝胶对酸面团来源植物乳杆菌的包埋分析……………………………………………………邓伶俐等(8-291)

分子模拟结合荧光光谱法探究BSA-多酚复合物形成机理及对多酚的保护作用…………………………张阳洋等(8-298)

红茶菌中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功能特性……………………………………………………郭志华等(8-309)

玻璃瓶装白酒酒精度的拉曼光谱原位无损快速检测……………………………………………………闫 帅等(8-317)

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来源单花蜜的差异……………………………………………………沈 葹等(8-324)

PCR-DGGE 分析即食鲍鱼加工过程中菌群变化……………………………………………………郑瑞生等(8-331)

压缩干粮硬度测试条件的建立与优化…………耿战辉等(8-339)

菌菇、鸡蛋和发酵大豆制品的维生素B12含量评价…………………………………………Tshenolo Tsheko 等(8-346)

离子色谱法测定母乳和牛乳中的N-乙酰神经氨酸……………………………………………………刘 爽等(9-250)

胶体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牛付阁等(9-257)

毛细管电泳分析河蚬汤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邹坚桥等(9-265)

罗望子种仁球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构效关系……………………………………………………任丽琨等(9-272)

鳙鱼骨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董 烨等(9-281)

蛋白质氧化和酶对草鱼重组鱼肉品质及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孟 粉等(9-288)

不同乳酸菌发酵豆浆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差异性分析……………………………………………………韩金志等(9-296)

基于太赫兹光谱快速检测大豆油中的磷脂酸含量……………………………………………………罗淑年等(9-306)

宁夏滩羊肉质量属性及与内蒙古羊肉品质差异分析……………………………………………………刘文营等(9-314)

基于感官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油温对辣椒油风味的影响……………………………………………………杨 慧等(9-328)

滩羊肉中特征脂肪酸含量的高光谱检测及可视化…………………………………………………郭建宏等(10-188)

基于16S rDNA 序列、MALDI-TOF-MS 和VITEK 的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孟令缘等(10-197)

山西老陈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陈旭峰等(10-206)

茅台酒香气组成及关键香气成分间的协同作用…………………………………………………牛云蔚等(10-215)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中双歧杆菌计数不确定度的评定…………………………………………………商迎辉等(10-227)

薏米醪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分析………肖 琳等(10-233)

基于多酚类物质差异性判别普洱生茶的贮藏年限…………………………………………………林 昕等(10-240)

4 种市售水产品抗生素耐药基因和intⅠ1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毛海萍等(10-247)

乳品中耐药微生物污染及blaTEM 基因溯源…………………………………………………周 浩等(10-255)

生物素-亲和素增敏抑制型SPR 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检测牛奶中链霉素……………………………………王敏思等(10-262)

基于脂质组学的沙棘油及其掺假油的甘油酯组成比较分析…………………………………………………张九凯等(11-144)

不同芜菁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任延靖等(11-159)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探讨山药的营养功能及作用机制…………………………………………………安 莉等(11-174)

基于ATR-FTIR 结合CARS 算法测定蜂王浆中水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郭 城等(11-183)

融合光谱和图像特征信息的羊肉TVB-N 含量无损检测…………………………………………………张 凡等(11-191)

不同地区奶酪中乳酸菌多样性研究…………吕瑞瑞等(11-201)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风干肉中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安全评价…………………………………………………王俊钢等(11-209)

基于IPTW 法筛选高脂血症人群的差异肠道菌群…………………………………………………陈姝琴等(11-219)

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 的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探针设计及应用…………………………………………………徐瑞波等(11-230)

活菌饮料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光学快速定量检测…………………………………………………王 绮等(11-236)

产胞外多糖嗜热链球菌eps 基因簇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田佳乐等(11-244)

可再生电化学传感器同步检测贝类中痕量铅和镉…………………………………………………彭爱红等(11-252)

基于多源信息特征的泰国香米快速鉴别……陈燕雨等(11-261)

基于经合组织数据库的主要健康非医学决定因素与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王晓茹等(11-271)

酸冷胁迫下保加利亚乳杆菌定量PCR 内参基因的筛选…………………………………………………孙永胜等(12-230)

乳酸菌发酵豆腐乳清的风味特征研究………李穗君等(12-242)

基于电子舌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进口牛肉产地溯源…………………………………………………黄 珏等(12-254)

牡蛎低聚肽的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作用…刘文颖等(12-261)

多酚复合普鲁兰酶改性藕粉的慢消化特性及结构表征…………………………………………………樊律廷等(12-270)

淀粉基食品包装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价………王艳丽等(12-277)

【综述】

乳酸菌调控胆固醇代谢关键因子的研究进展……………………………………………………李权威等(1-341)

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范光森等(1-351)

基于生物大分子的辅酶Q10纳米传递载体的研究进展……………………………………………………陈 帅等(1-361)

食品中脂肪的感官机制研究进展………………胡小雪等(1-370)

食品的质构及其性质……………………………陈 伟等(1-377)

噬菌体的分布广泛性以及口服安全性…………郭浩然等(2-349)

硒蛋白生理功能研究综述………………………刘成龙等(2-358)

加工肉制品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刘聪聪等(2-367)

风险获益评估模型在食物营养与安全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赵雪梅等(3-375)

蛋白质氧化影响机体营养状况的研究进展……李 芳等(3-384)

制酒废弃物的来源、成分分析及综合利用途径……………………………………………………周康熙等(3-392)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来源典型小分子脂肪酸酯合成微生物及酶的研究进展……………………………………王晓程等(4-345)

下一代益生菌对肥胖人群肠道微生物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杨姗姗等(4-356)

乳酸菌发酵降低牛乳蛋白致敏性的研究进展…王宏鑫等(4-364)

肉类食品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孙孟娇等(4-375)

动物蛋白质可食性涂膜降低深度油炸食品油脂含量的研究进展……………………………………………………李其轩等(4-384)

燕麦β-葡聚糖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杨成峻等(6-301)

纳米淀粉基皮克林乳液的研究进展……………阮少龙等(6-312)

超声波物化效应及其对蛋白质改性的应用研究进展……………………………………………………荆 卉等(6-321)

冻藏肉及其制品中蛋白氧化的研究进展………郑 尧等(6-331)

棕色脂肪功能特性对肉品品质的影响…………张 敏等(6-342)

发酵肉制品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王宝丽等(6-350)

干燥对挂面蛋白质结构及产品特性的影响……张影全等(6-360)

高糖-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对各系统疾病的影响……………………………………………………唐柳欢等(7-338)

肌内结缔组织的组成、分布及生长调控研究进展……………………………………………………汪 洋等(7-349)

植源肽对啮齿动物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蔡 洁等(7-360)

培养组学在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姚彩青等(7-371)

饮食影响茶叶活性成分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陈 颖等(7-378)

高水分挤压过程中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进展…陈琼玲等(8-350)

黏蛋白功能特性及在食品营养评价中的应用…雒明朔等(8-360)

母乳低聚糖的研究进展…………………………杨宝雨等(8-369)

食物基质及脂质分子结构对体内消化吸收的影响机制……………………………………………………郭 阳等(8-391)

液相微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李贺贺等(8-400)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宋亚宁等(8-409)

基于离子液体技术天然酚类物质的高效绿色制备……………………………………………………龚凌霄等(9-336)

海洋食品中海洋多糖、生物活性肽与皂苷类化合物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机制………………………………陆佳俊等(9-346)

苦荞调控血糖功效及其在糖尿病人主食开发中的应用……………………………………………………仇 菊等(9-352)

牛乳中乳清蛋白质的功能活性研究进展………王 蓓等(9-366)

果实角质层研究进展……………………………刘港帅等(9-374)

雪莲菌颗粒形成机制研究进展…………………李佳乐等(9-386)

脉冲强光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王 龑等(9-397)

Ⅱ类细菌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李 萍等(10-269)

免疫法在食品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应用……戴 煌等(10-287)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朱士臣等(10-305)

干法分离植物源蛋白质研究进展……………王 媛等(10-315)

动物性水产品过敏原及其消减技术研究进展…………………………………………………李晓晨等(10-325)

鱼明胶替代哺乳动物明胶的研究进展………杨慧娟等(10-334)

多菌种混合发酵果蔬汁的研究进展…………朱丹实等(10-343)

黏性液态食品防黏附包装材料研究进展……刘灵雪等(10-353)

加工条件对食品级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葛艳争等(11-280)

多酚基颗粒稳定Pickering 乳液的研究进展…蓝漫钰等(11-290)

乳液腔室结构与界面稳定性…………………赵国秀等(11-301)

氨基酸介导的多糖降血糖机制………………张瑞芳等(11-311)

不溶性膳食纤维调节脂质代谢研究进展……赵广河等(11-319)

CRISPR-Cas 系统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王 翔等(11-329)

果胶精细结构与其肠道微生物酵解特性的构效关系…………………………………………………易建勇等(11-337)

传统发酵过程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周袁璐等(11-349)

油脂对鱼糜及畜禽肉糜制品的影响…………仪淑敏等(11-359)

藜麦蛋白功能特性研究进展…………………吉静筠等(11-368)

电场处理对酶活力的影响……………………黄 艺等(11-377)

纳米银诱导微生物氧化应激及其抗菌机制…潘蒋娟等(11-389)

免疫层析技术在检测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应用…………………………………………………夏 菲等(11-397)

影响淀粉消化的内外因素……………………任 欣等(12-283)

饮食成分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进展……郭坤杰等(12-293)

异蛋白复合凝聚研究进展……………………张延镇等(12-302)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朱子昊等(12-311)

益生菌发酵果蔬汁生物活性成分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吴彩云等(12-323)

苹果酚类物质与膳食纤维的结合作用………冯舒涵等(12-335)

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在食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唐 林等(12-347)

纳米抗菌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进展…………………………………………………刘旖旎等(12-358)

鱼明胶基可食用膜改性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李 鑫等(12-369)

【其它】

2021年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十大焦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5-383)

基于Citespace 对抗食物过敏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周 钰等(6-366)

阿尔茨海默病与日常膳食的关系………………王 星等(6-375)

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认知度调查及食品标签识读习惯研究……………………………………………………于航宇等(6-380)

粽子法典亚洲区域标准关键技术内容研究……丁 颢等(6-386)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7-388)

高校食堂团餐膳食营养与感官嗜好研究……金锦华等(8-420)

罗伊氏乳杆菌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荟萃分析……………………………………………………蔡铁全等(9-409)

我国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张 婧等(9-416)

综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现状………王春艳等(10-359)

耐药基因在食品链中的传播及风险管控……周瑜桥等(11-410)

地方高校食品专业“五位一体”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李学鹏等(11-417)

引领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索…………………………………罗自生等(12-379)

【特讯】

《中国食品学报》连续9年保持EI 收录……………………(1-95)

【学会工作】

关于申报2021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的通知…………………………………………………(3-405)

关于召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的通知(第一轮)………………………………………………………………(4-394)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在京成立………(12-385)

【国外资讯】

国外资讯……………………………………………………(1-385)

国外资讯……………………………………………………(2-378)

国外资讯……………………………………………………(3-407)

国外资讯……………………………………………………(4-396)

国外资讯……………………………………………………(5-389)

国外资讯……………………………………………………(6-392)

国外资讯……………………………………………………(7-396)

国外资讯……………………………………………………(8-427)

国外资讯……………………………………………………(9-424)

国外资讯…………………………………………………(10-365)

国外资讯…………………………………………………(11-426)

国外资讯…………………………………………………(12-390)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44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中国塑料(2016年4期)2016-06-27 06:33:22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