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空间理论与规划实践

2021-04-01 05:05王飞飞刘艳梅张刘引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智慧理论科技

王飞飞,刘艳梅,张刘引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智慧城市理论备受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业界一些争论,有些学者认为其理论和实践过于抽象化,缺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关注。法国学者米歇尔·德赛图认为:应进入日常生活实践的场域中去分析和构建理论,不能像站在高楼上俯瞰行人那样去构建理论,因为只有俯下身去,才能倾听到人群中那些没有说出来但是可以察觉到的意识和不满。智慧城市必须发现日常生活实践的隐秘,融入日常生活与空间场景,才能具有持续生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智慧城市也是经由对某一特定地点的技术实践所产生的空间,即一个由系统或智能设施(智能服务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所组成的地点。然而,目前为止,智慧城市理论中关于空间的论述都是片段式的、零散的,关于空间与智慧城市之间关系的表述比较抽象、含糊。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空间被视为外在社会背景,智慧城市的建设不过是对空间形态的适应或利用,缺乏空间对技术应用场景响应与民众需求响应所能提供的某种积极而重要的理论。

2 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构建

2.1 “二度”空间向“三度”空间的转变

当前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变革,技术改变了城市的发展范式,城市不再是简单的建筑集合,人类的流动、信息的流动都会成为城市的重要组分。如果说城市是一种空间形态,那么它正从社会空间、物理世界的二元结构转变为社会空间、物理世界、智慧空间的三元结构。今天,人们既生活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也生活在智慧空间,三者难以区分。

智慧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一种运用科技构成或影响城市持续运转的日常实践,即在空间的状态中生产,最终指向科技的一种日常生活实践[1]。为此,基于日常生活实践的智慧城市空间理论,除了以科技为底色,还必须进入民众日常的生活实践,以米歇尔·德赛图式的微型实践发掘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城市需求,对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科技要素进行统筹,重新审视智慧城市,赋予空间在智慧城市中的正当性。为此,本文力图寻找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来拓展智慧城市在空间研究方面的“空间”,探讨智慧城市空间研究的前景。

2.2 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目标方法

与技术相比,空间在智慧城市理论中的地位是模糊的,究其根本是技术人员将空间理解为客观的环境条件。在实践中,人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尴尬的设计、产品和场景,为了智慧而智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园区无人驾驶,常被当作游乐项目供人们照相或参观,而没有考虑其实际生活意义。若智慧城市空间所承载和发挥的功能无法满足多数生活需要,甚至成为生活障碍时,居民将无心或无法享受、利用那种纯“智慧型”的空间及其设施,甚至导致纯“智慧型”空间显得“过度”而“浪费”。智慧城市并不缺少进行空间化的基本条件,那些隐含着空间维度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完全可以被一种更具日常实践性的空间视角所激活,并从中发展出一系列超越客观技术的智慧城市空间理论[2]。

首先,追溯智慧城市理论,并发现其与空间的交互作用是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出发点。追溯智慧城市理论,并不意味着回到关于智慧城市理论的研究,而是以当下的眼光回溯智慧城市构建中的“真需求、真问题”。智慧空间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认识,科技结合空间,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的效能,并通过一个个特定的、小型的智慧空间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时空压缩”是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关键。哈维认为:进入当代以来,人类的时空策略不再是简单地以时间消灭空间或者以空间消灭时间,而是构建一种时空压缩。科技改变了空间和时间的客观性,以至于人们有时被迫以相当激进的方式来改变世界呈现方式的各种过程。例如,远程办公,即利用摄像头、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改变人们对时空的感知,实现空间折叠,即“注意力在场”而“身体缺场”。此为不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中,但是却在同一个智慧空间中。行为的发生地与进行交流的空间不再限于重合或相同,时空的压缩性向传统城市理论注入新的可能。

科学技术既可以改变城市空间的不可重叠性,又可以改变时间的线性属性,通过“时间折叠”实现了对空间的压缩。例如,通过视频技术,实现对不同物理空间的同时监管,即空间的不对称监管,同时因为时间的积累和反复持续,将文化管理制度进行转化并塑造当下民众的新行为,正是这种持续的监控和反复进行的规范化训练为城市治理提供的极其有效的新工具,如无人超市、违章停车管理等,都是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典型实践[3]。

最后,构建面向城市未来的空间,或者构建一种对未来城市的空间探索,是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目标。通过切入智慧城市未来日常生活的纵深探讨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想生活空间,即在整合科技系统与日常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一种开放性的智慧空间的生成与发展,为城市未来成长寻找到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性的理论与实践支撑,为重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并且对人类的社会性、空间性和技术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极有助益[4]。

3 智慧城市空间理论对日常生活的理想图景

康德曾经把空间定义为“待在一起的可能性”。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关键就是综合考虑技术要素、空间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即对城市空间容器中的各种科技要素进行统筹和综合应用[5],不但要尽可能逼近“过去、现在、未来”的再现,而且要透过科技制造一个个日常生活的智慧空间,即“智慧场景”。2014 年,罗伯特·斯考伯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中对互联网时代的“场景”进行了定义,即基于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等提供的技术及由此营造的在场感,并预言“在未来25 年,场景时代即将到来”。场景是当下智慧城市研究的新范式,不仅把智慧城市当作技术、系统、平台本身去研究,还注重研究智慧城市的社会组织形态,用一个个场景把科技组织成服务于民众日常生活的实践。智慧城市空间理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理想图景:

理想图景一,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及创新力的中介变量,这也是智慧空间理论的重要价值所在。科技的本质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推动,是不同智能设施与活动集合形成场景中蕴含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借助智慧空间作为中介变量,对“人”有着独特的刺激、引导和集聚的作用,可建立基于人、科技与城市发展的因果关联,勾勒出智慧城市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带动力。

理想图景二,为人、城市提供更加开放愉悦的空间,这是智慧空间理论的基本使命。智慧空间是“硬件”和“软件”综合构建的城市新空间,是当下社会催生构思、发明、创新的先决条件。例如,加拿大的Quarywalk 社区,浙江的云栖小镇、韩国的松岛、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等,都提供了典型的“科技环境”,以及有吸引科技人才的交流平台、丰富的未来体验等文化氛围。充满科技意义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群体创新”,智慧空间提供的不仅是作为工作与生活的智慧空间,还将提供给个体自我及互动交流的充满愉悦的社群空间[6]。

理想图景三,支撑城市治理,对公众行为进行柔性引导与约束,这是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当下响应。智慧空间的基本元素之一就是公众行为,反过来,空间对公众行为也起着导引和约束作用。比如,智慧十字路口,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智能LED 技术等,形成可动态更改信号的LED 路面,为穿越马路的行人提供警告讯号,以引导人们安全绿色出行,减少人流集中导致的意外[7]。

理想图景四,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积极响应,虽然不能解决矛盾,但对缓解矛盾有重要作用。这一点在规划中往往比较明显[8]。例如,现有的研究中并没有给出不同类型智能设施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空间逻辑,而智慧城市空间理论刚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给了每种智能设施在空间上和社会上的意义,为匹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科学依据,这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新视角。

4 基于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规划实践

智慧城市空间理论不仅是透过技术而制造的一个虚构空间,更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智慧场景。智慧城市空间规划的实质正是思考和操作科技布局的艺术,需要城市规划师和IT 工程师紧密配合,共同推动智慧城市从科技设计到空间落地的高效衔接。

4.1 项目背景

滨海新城核心区面积86km2,位于沿江、沿海2 条轴线交叉的区域,其建设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为项目的创新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平台。

4.2 智慧城市空间规划的实践

4.2.1 为智慧城市建设预留空间

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空间问题,其中,未来预留发展空间更是智慧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使命。项目结合城市各项规划,从多层级空间尺度(功能区单元、街道单元、社区单元)提出智慧化建设空间布局指引,有效保障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用地问题。同时对智慧专项的建设内容,尤其是占空间的智慧化场景提出了针对性的“菜单”。

4.2.2 全域感知体系的统筹管控

通过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在数据通道、感知设施、汇聚节点、处理中心、指挥中心等方面与城市建设的关联性,对信息化需求与资源进行统筹分配,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纵向分级布控要求与横向分级分类要求,同步协调各类专项规划中的信息化需求和建设内容,提出明确建设标准规范、定量化指标及实施建议,做到每个指标都定量化和精细化,避免城市基础资源的重复建设和后期的“拉链式”补建,为城市建设提供服务[9]。

4.2.3 未来“智慧场景”的构建

依据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统筹考虑滨海新城智慧城市的总体布局和总体框架,引入低功耗物联网、5G、机器学习建模、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真正做到从规划设计阶段就投入使用科技,为日常生活提供智慧化的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体验形式,智能垃圾桶、智能协调的交通信号灯等最新的科学技术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建设让“人”具有获得感、体验感的智慧城市。

5 总结与展望

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构建实际上体现为一种基于技术的开放性、社会性的新型空间,其不仅使人们在观察智慧城市时更具批判性,还增添了很多基于日常生活实践的人文关怀和积极的城市探索,使智慧城市不再单一而抽象。甚至可以说,对于智慧城市空间理论的理解也就是理解人类实践本身,是技术实践的多元化空间隐喻及再现。只要基于科技的实践永不停断,智慧城市空间就永远不会消失。

猜你喜欢
智慧理论科技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