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新型矿业的发展研究

2021-04-01 03:06李宏平
现代矿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矿业勘查

李宏平

(陕西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主要出口国。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业基础,煤、石油、铁、铜、铅、锌、金、锂、钴、钨、稀土等24种战略性矿产资源有着广泛的应用,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一个国家拥有的矿产资源数量、品质、类型与保障能力、勘查开发利用水平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力、话语权及国家安全的衡量标志;但由于我国矿产资源深加工能力不足、环境污染代价大、综合利用水平低[1],矿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1 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仅30%左右,与矿业发达国家的50%相比,资源利用低[2]。由于我国资源禀赋差,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业整体水平低,开采损失率高,劳动生产率低。我国伴生、共生矿种多,单一矿种少,大多数企业仅能回收主要元素,对次要元素没有给与足够地重视和回收[3],综合回收率低。勘查开发的能力除少数矿种外,绿色勘查开发的理念还未彻底建立,勘查开发利用的技术手段有待提高,绿色生态评价体系未建立,指标未明确。政策法规及制度建设与之配套的准确及时性不足,大多数空窗期较长,执行时有“一刀切”现象。在运营层面,产品、业态、模式、技术、制度、管理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共振力、核心竞争力、市场活力不足。服务企业、共进共成长的意识往往以个人经济利益、本位思想主导,共享的价值急需体现。

2 着力发展绿色生态矿业

2.1 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发展绿色生态新型矿业,应从建立生态文明思想做起。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矿业发展方式和思维方式要实现绿色生态化就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强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资源、人文、环境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要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集约综合利用、造福后代”的共识。

2.2 转变矿业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绿色生态新型矿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4]。在经济建设中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和新发展理念上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1)提高产业集中度。对已有的不在保护区的勘查开发项目,依照市场化原则,加以政策引导,运用兼并重组整合的改革方法,实现勘查开发一体、矿区一体、管理运营一体、保护治理一体,提高产业集中度;对新设资源区域,发挥资本、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优化要素配置,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合作勘查开发,从起步即集约、集聚。

(2)提高综合利用率。提高勘查工程有效利用率、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同时降低矿石贫化率;倡导并实施节约、低碳、减量化、循环充分利用、无废无害化、无扰动或作业环境文明无污染、零排放,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生产。

(3)提倡绿色消费。生产和生活消费是拉动需求、稳定增长的内在因素,培养人们的绿色、低碳消费意识,通过增加人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开发绿色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的绿色健康消费需求。

(4)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企业的用水基本做到了循环使用、零排放,但其他物料的循环利用仍可进一步提高。如废石、尾矿等用于建材、充填,可减少固废排放,特别是用于充填采矿,不仅可充分利用资源,还可减少甚至消灭对环境的扰动和二次危害;辅助材料的包装物、腾空物大都被回收或再用;从供应链着手,产业链着力,创造绿色发展的价值链,构建绿色生态经济,创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规划引领。深入总结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和不足,做好十四五规划的绿色生态文明篇,抢抓机遇、集聚优势、催生动能、补足短板,确立目标、路径、举措,以战略规划引领发展。

(6)发展智能化生产模式[5]。在勘查与开发中大力实施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产业数字化,向智慧的“类人脑”生产模式转型,即借助物联网、OA平台、云平台、矿业软件、AI研究等,集论证、决策、设计、建设、监理、评价于一体,管理指挥、调度运营、达产增效协同,确定性增强,风险降低,明了可控。实现生产运营管理的网络化、远程化、遥控化、无缝化乃至无人化,实现采选及开发作业自动化、智能化,营销智慧化。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愿景为目标,建立战略、政策、法规、制度、目标、人才、技术、资金、资源、需求、方法、文化等数据库,为决策、内控、监督、防风险提供支撑,全面、全时、全程响应与反馈、调适与优化。

(7)加大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传统的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需加以治理、修复;同时,应总结成功经验,源头前置治理,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注重自然修复。

2.3 建立绿色生态评价体系

发展绿色生态新型矿业,需建立突出绿色生态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做到评价、设计、建设、监督、决策有标准、有依据。

2.3.1 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一直以经济性、安全性、技术合理性、连续性、均衡性、市场需求等作为主要指标。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从传统三率“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转化为新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新的三项指标体系构建是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最低要求”和综合利用红线,将作为未来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设计的依据。实际实施时,还需遵循“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会和谐、企业文化”等9个方面的26条具体要求。在《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中,更明确了先决条件和“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6组一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其评价体系将对已有矿山发展绿色经济起到指导作用,将有效促进绿色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

2.3.2 完善评价与投入预算体系

目前的矿业开发综合评价体系中,除了安全性、经济性、科学性,还需要特别地改善强化绿色生态、共享等方面的标准。对于新建的矿业企业,则要从项目的可研立项开始,就引入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充实原有导则、补充大纲中的欠缺、修正其内容,对其资金、资源、人员、技术、信息投入增量等做定性描述,且必须定量计算,将其纳入项目预算,一同决策,一并投入;在设计阶段,对绿色生态文明结合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要有专项设计、专门预算,第三方监管,与主体工程一同执行规则许可的高标准;在验收投运时,进行专项验收、独立调试评估、联合运行、数据采集、第三方审计、综合评价,赋予“三同时”新内涵、新标准。

2.4 以绿色核心技术为主的科技创新

实施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1],是发展生态绿色新型矿业的重要支撑。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其所带来的经济蓝海也需要创新驱动、科技加持。应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矿物组分的综合利用,发展无废开发;加快实用新型技术、设备、方法研发,改造传统的勘查、开发方式,充分回收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环保污染治理专项技术研究,突破卡脖子技术,如重金属污染治理、绿色开采、地下开采形成的高地压及地表移动塌陷、高边坡治理、无害化选冶工艺、生态薄弱区植被恢复、噪声降低等实用高效、低成本、易于产业化技术,取得污染治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多元成效;加强矿产品精细应用研究,加大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加强人才培养教育,为科技振兴、生态环保做好产业人才储备和输送;建立国家、企业、社会资本、外资共同投入的多元投融资与多方合作的科技研发新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2.5 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促进绿色生态矿业发展

发展绿色生态新型矿业,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5]。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通过健全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生态绿色新型矿业发展。矿山企业应主动按照绿色生态文明政策法规、制度标准进行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建设现代化的矿业经济体系;政府和中介机构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参与前端谋划、设计及论证,解决政策、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不积极、不作为者,可依法问责、追责。同时,建立智能监测系统和检查监督体系,强化全面监管。

3 结语

(1)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矿业经济在国民收入、产业结构的占比也有较大差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呈现多样性、多层次性。虽然目前人们普遍具有绿色发展的意识,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举措、扶持力度,特别是税费征收及优惠上不尽相同;执行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统筹性有待完善,外在的监督评价仍需加力。

(2)矿业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多种废弃物,只有牢固树立绿色生态文明理念,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激发内在动力,统筹兼顾、科学管理、高效治理、自主科技创新、综合施策,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持续推动矿业绿色生态化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矿业勘查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