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彦
(大庆油田勘探事业部,黑龙江大庆163000)
我国对页岩气的勘察力度不断提升,必须建立新型的页岩气评价标准和储层分类指标,在进行国内外页岩气地质特点调查、生产能力评估、储气量分析及易开采资料的建立过程中,必须从我国盆地地质情况出发,进行储层评价参数的最优化选择,对评价参数的分级标准进行界定,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式对不同因子的大小关系进行确定,对页岩气储层质量的综合因子进行评估,以开展储层分类划分。据分析,储层分类结果与页岩气实际生产情况存在较高的相似度,可以利用其进行我国页岩气储层的评估。
页岩气属于我国规模巨大的天然气资源之一,主要以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存在,在暗色泥页岩及高炭泥页岩之中存在较多。页岩气具有自生性、自我储存性和自我保护性质,存在低产量、无自然产能、无水气边界等特征,在盆地内厚度较大的页岩烃源岩之中存储量较多,必须进行压裂改造后才可进行工业气流的转化。具备较长的生产周期和开采寿命。页岩气成藏受到温度、地层压力值、孔隙度、有效厚度、埋藏深度、有机质成熟程度、渗透率、含气水平、有机碳含量、吸附气体值和矿物成分等因素影响。所以,页岩气的存储评价开展中,必须综合考量上述因素,对页岩气评价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其易开采性能、储气能力和生气能力[1]。
开展页岩气储层评价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本文主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式评价和分类页岩气储层,依据北美不同区域及我国四川盆地的储层质量影响参数进行分析,对页岩气储层进行整体化评价,了解到我国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储层开采潜力,必须保障页岩气具有一定的储量,具备可开采性和经济性才可集中进行页岩气的开采,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必须依据如下标准进行开采:第一,确保页岩气的渗透率达到0.001×10-3μm2;第二,保障页岩气中空隙深度超过1%;第三,确保每升页岩气的含气量超过0.5m3;第四,保障页岩气中粘土矿物质含量在30%以上,脆性矿物质含量在45%以上;第五,保障页岩气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效厚度超过9m以上;第六,保障页岩气的埋藏深度在4500m 以下[2];第七,保障页岩气的成熟度在0.4%;第八,保障页岩气的有机碳含量在0.3%以上。在进行页岩气储层评价过程中,依照如下形式开展。
灰色关联分析方式属于一种重要的预测算法,依据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开展定量分析,其在储层中应用的评价方式较多,在开展页岩气实例应用时必须对母序列顺序进行选定,并对子序列顺序进行选定,依照计算的关联系数、权重系数、关联度,合理对综合评价因子进行确定。
对页岩气的地质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对有机碳含量、含气量、埋藏深度、储层压力、吸附气含量、孔隙度、储量丰度、有效厚度、有机质成熟度等进行页岩气储层评估指标。对国内外页岩气指标的取值范围进行分析,从页岩气勘测情况出发,进行页岩气候选区参数指标的设计,指标参数需要综合对多项因子进行考量,在进行页岩气区域划分过程中,需要依据粘土矿物含量、埋藏深度、储层压力、吸附气含量、含气量、孔隙度、储量丰度、有效厚度等因素进行,下面就具体因素展开论述。
2.2.1 有机质丰度
其指的是原始有机碳的含量与原始岩石质量之间的比值,有机质丰富的高度与页岩的含气量成正相关关系,有机质丰度越高,页岩气含量也就越低,分析北美地区页岩气储层评价情况,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页岩气的气藏有机质丰度必须保持在2.0%以上,在中国的高盐化区域,一型的有机质页岩气藏其想要成为有效页岩,参与的有机碳含量必须保持在1.0%以上[3]。
2.2.2 成熟度
成熟度有利于对有机质是否进入热成熟的生气阶段进行评估,有机质在进入生气阶段以后,其所包含的气体含量会不断升高。美国模式最大的页岩气田中页岩气大都在成熟度超过1.1%的区域进行开井操作,有利于对页岩气的勘探风险进行降低。
2.2.3 有机质页岩厚度
有机质页岩的厚度是页岩生成的基本条件,有利于保证充足的储渗空间,从直井应用情况分析,页岩的有效厚度必须在30m以上,若是水平井,会采用分段压裂技术进行干预,岩压的有效厚度只需要低于30m 即可。此外,泥页岩的厚度大小也会对压裂改造及页岩气资源量产生一定影响。
2.2.4 页岩储层
页岩储层大都为特低孔特低渗的储层,空隙孔径的大小大都以纳米级进行计量,页岩储层的脆性较高,存在微裂缝发育和构造裂缝发育的特征,所以,孔隙度与相对渗透率也比较高。分析我国页岩气的存储情况,其气藏孔隙度大都保持在4%~6%之间,渗透率大都在0.001×10-3nm2以下,必须对其物性参数的难易程度进行考量,将孔隙度作为其物性参数的代表。
2.2.5 储层压力和温度
储层压力及温度会直接对游离气体和吸附气体的含量产生影响,压力值的上升,将导致游离气体含量和吸附气体含量的增加,在相同的压力水平下,地层温度的上升,会导致游离气体与吸附气体含量的降低[4]。
2.2.6 开采性
埋深浅的经济价值更为显著,当前,我国开采技术不断发展,这一参数将在一定程度上对页岩气的开采产生影响,我国页岩气的开采处于起步阶段,缺少良好的页岩气开发和保存方式,大都认为埋藏深度在2000m 左右,即可作为页岩气富集区域进行开采,在3000m上的区域则被称之为潜力区域,当前,我国水井技术不断提升,国外已经可以开采4000~5000m 的页岩气,但是我国开采实践情况分析,资源潜力区的开展深度最多可达4000m。
进行标准化的单项评价指标确定后,确定单向指标的权重系数,分析各个评价指标的单向权衡分数,将分数相加,即可得到页岩气储层的综合评价分数,依据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标准数据、深度、地球物理、钻井天然气、页岩气发育规模以及含气量等内容,联合页岩气的储集层评价因子Q,明确其分类标准,一类储层的综合评价因子在0.60 以上,二类储层占据单元总数的14%,综合评价因子在0.15~0.60 之间,三类储层占据单元总数的43%,综合评价因子在0.48~0.51 之间,四类储层占据单元总数的14%,综合评价因子在0.40~0.48之间。
当前,我国四川盆地蕴含丰富的古生界页岩,其分布厚度较大,富含丰富的有机物质,具有较高的演化程度,较大的生烃量,且四川盆地的地质特征与美国页岩气盆地的特征存在相似性。合理进行页岩气的评价标准与储层分类,有利于优化页岩气的开采水平,为优选页岩气提供有力的勘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