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金课”建设的路径突破与模式创新*
——以“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建设为实例

2021-04-01 02:35陈旭光陈云峰
关键词:金课课程建设

谢 晨 陈旭光 方 红 陈云峰 孙 茜

(湖北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1]。课程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支撑点,也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短板与瓶颈。同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其中强调各高校须全面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打造“金课”[2]。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总体目标。同时,《实施意见》中确立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并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及激励政策等多个维度进一步细化了“金课”的建设内容[3]。同年11月,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湖北省教育厅开展了2019年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实践一流课程推荐认定工作。由此,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

湖北地方高校依托自身优势,迅速开始推进“金课”建设工作。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2019年9月制定并下发了《湖北理工学院课程建设行动计划》,对课程建设责任、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结构调整、“课程思政”建设及“金慕水火土”五行课程建设等内容作了明确说明,并提出“2019—2021年,建成省级金课5门以上,国家级金课1门以上”的总体目标[4]。可见,地方高校开始解析“金课”内涵并制定了清晰的建设路线。从国家、地方及高校多个层面的政策文件也不难看出,“金课”建设将是近3年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点与着力点。2020年1月,湖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提交拟推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关材料的通知》,确定推荐省属高校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133门,其中,武汉市省属高校课程86门,非武汉市省属高校课程仅47门。因此,本研究将聚焦湖北省地方高校“金课”建设,就如何加强地方高校“金课”的差异化、特色化、错位式建设进行思考和探究。

一、“金课”建设研究综述

2018年,学术界开始对“金课”进行研究,陆国栋将“金课”的基本特征总结为师生互动、关注过程、严格要求,且打造“金课”包括从教师为中心转到学生为中心、考试为中心转到学习为中心、学科为中心转到专业为中心的多条路径变化[5]。可见,该研究已经触碰到“以学生为中心”的“金课”改革内核。2019年起,“金课”相关研究持续增加,研究方向虽更加多样化,但焦点相对分散。

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解读教育部的《实施意见》,并重点剖析“金课”建设的宏观路径。叶信治倡议高校应通过制定严格的课程设置制度、基于课程大纲的课程实施制度、强调师生主体地位的课程评价制度等来建成大批“金课”[6]。薄蓉蓉和冷明祥提出高校要推动实现教育教学主体信念整合,以此来强化“金课”建设的主流认识[7]。吕林海从观念层面上深入思考了“质量话语的学生转向”,即“金课”应指向于对“学生”和“学习”的回归[8]。该类研究从制度层面、认知层面和观念层面切入,实质上再次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金课”改革意涵。

同时,部分研究在内化“金课”改革思路的同时,进一步细化“金课”建设方案。陈翔等在反思传统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总体设计、实施过程、计算办法和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了重构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的高校课程教学体系[9]。潘晓彦等通过对美国“QM质量标准”和我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金课”建设应以课程设计为重点,明确各指标权重,增加教学评价指标,发挥指标体系的引导作用[10]。这些研究注重“反向”逻辑,从教学评价入手,重新构建“金课”建设的模式与路径;还有些研究从具体课程入手进行梳理,比如思政类课程。孙燕和李晓峰提出高校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共同打造具有政治性、高阶性和创新性的思政“金课”,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1]。陈庆庆和李祖超强调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通过打造“金师”、融铸“金芯”、增进“金智”来建设思政“金课”[12]。李蕉以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改为例,以“协作学习”为抓手,依托翻转课堂促进师生协作、生生协作,提出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下重新定位、升级思想政治理论课[13]。由此,具化的“金课”建设研究开始被逐步深化。

总体而言,“金课”建设研究从解读和阐释宏观性的建设思路为主,开始步入操作性强、示范性明显的“金课”微观性研究。但从宏观角度出发,不同高校的分类别“金课”建设经验总结相对缺乏;从微观角度出发,思政领域的“金课”建设研究热度较高,其他学科的“金课”建设研究热度明显不够,且缺少对具体“金课”范例与实操流程的深入解剖。由此,研究将立足于地方高校的“金课”建设,探析地方高校究竟该建设哪些“金课”,又如何建?此外,研究以课程“社会新闻专题调查”的建设进程为案例,具体解读教学范例及实操流程,旨在以一门课为起点,对“金课”进行宏观和微观两个向度的意涵解析与实践创新。

二、地方高校“金课”建设的路径突破

地方高校是指本科层次的地方所属高等学校。查永军指出地方高校进入“双一流”存在困难,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须强化自身独特性,为学科建设定好方向,积极彰显学科特色,实现错位竞争。而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是一体化协同发展,课程建设将推动学科水平的提高,互为发展,不可分割[14]。由此,地方高校的“金课”建设必须突破传统路径。

“社会新闻专题调查”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在第四学期的集中性实践课程,也是一门将新闻策划、采写、编辑等多项技能融会贯通的一门应用型课程。课程包括选题论证、设计、素材搜集、拍摄及后期制作、结果统计与分析等教学内容,使学生体验社会新闻调查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敢于批评、敢于质疑,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新媒体人才。在此,以“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为例,剖析地方高校“金课”建设的三大突破路径。

(一)打造“微金课”

本科课程体系一般包括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性实践课等。目前一些较为成熟的网络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爱课程、智慧树等,都上线了大量优质的通识必修和学科基础学习资源。换言之,大部分专业的通识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具有较为充沛的线上资源,且资源大多来自“双一流”高校,建设质量优;同时,不少部属院校课程网络中心也建有大量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可以说,通识必修、学科基础等类别课程的教学完全可以打破院校壁垒,最大化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由此,地方高校应发挥特色学科优势,主力建设一些“微金课”来补充整个课程资源,如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包括一些集中性实践课程都可成为“金课”建设的路径突破点。

以湖北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提交拟推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关材料的通知》为例,长江大学申报的“生命长江”,武汉体育学院申报的“体育解说评论”,武汉音乐学院申报的“编钟古乐演奏”、湖北理工学院申报的“社会新闻专题调查”等课程课时量虽少,却不同程度凸显了地方特色、学科优势或实践重心。因此,地方高校应尝试打造“微金课”,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给学生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形成独特体验的个性化课堂。

(二)强化“应用型金课”

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改革方向,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 200所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15]。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变中,地方高校占有很高比例。这种转型必然要求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都要进行匹配性结构性调整。在课程建设中,“应用型金课”的强化是必须突破的一条路径,即建设过程中须打通行业与专业中的“藩篱”,构建“行业+专业”融会贯通的话语结构体系,在操作层面与业界形成专业教育共同体。特别在当下倡导产教融合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注重通识、加强应用、融入业界应该是建设“应用型金课”的重点。

对学生而言,课程知识不是先验的而是经验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发展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以“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为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媒体行业专家的实操技能传授,遵循行业训练过程“做中学”的特征,不断强化“应用为先”的教学理念,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尝试“项目式金课”

“项目式金课”特别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建设,主要指有意图地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实践项目进行实操,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范式改革,契合了“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社会新闻专题调查”为例,整个课程共20学时,主要分为文字新闻和视频新闻两大类,一般按照5人一小组进行操作训练。每组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类型的项目。项目的选题确定、分工协作均实行组长负责制,项目来源主要包括教师的教科研课题、学生科研课题及校外媒体平台委托课题。通过竞选和分配的方式,教师将项目下移分发给学生团队。

根据“项目式金课”的推进情况,教师团队能够很好地反向设计教学内容,持续改进教学方案,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做实结果导向。

三、地方高校“金课”建设的模式创新

“金课”建设的内涵实质即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两性一度”的提升有赖于教学中各个环节和阶段的持续性创新。贯彻“金课”建设的指导意见,以“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在“金课”建设进程中如何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师资团队、教学考核及教学效果等层面进行模式创新。

第一,推进“学思结合”的融合性教学。“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融合策划、采写、编辑及分析等多项知识,着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新闻、制作社会新闻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简言之,策划、采写、拍摄、后期编辑、统计分析等理论和实践知识即为“沙”,而各种知识在融会贯通后形成的作品则为“塔”,课程需实现学生能够将“沙”堆砌为“塔”的教学效果。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们实践融会能力,边学边思,边思边改。在此过程中,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的多方互动,将实现“选题—策划—采集—制作—缝合—展示”的“聚沙成塔”效果,在教学内容上促使专业理念和实操标准的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形成“课内+课外”的开放式课堂。打通课内和课外的界限,贯彻“让大学生忙起来”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合理“增负”,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反复修改、打磨作品,将课堂最大限度地延伸至课外,形成开放式课堂。从操作层面讲,课程中的20学时主要用于小组提问、教师指导,师生讨论等教学环节。具体的素材搜集、素材分析需要学生们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学生们须在一周的课程学习中,全身心投入作品制作与完善过程。从教学环境上讲,“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试图构建一种没有壁垒和屏障的课堂环境。师生间的互动可充分利用线上社交软件,针对作品完成过程中出现的细节与问题进行即时沟通,以确保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得到一一攻克。

第三,“教师团队+行业专家”的对话课堂。抛弃传统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和行业专业的优势,为学生构建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学生—专家等不同层次的、具有挑战性的对话课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实践性专业。“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入黄石地方媒体行业专家,以行业标准来规范学生作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了解行业要求,拉近学生综合能力与行业标准之间的距离。这种对话课堂在提升课程创新性层面上效果明显。首先,“对话”要求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须积极扭转成为课程主人,做到“心中有货”,才能“侃侃而谈”。其次,“对话”也规定了教师和专家们不再是绝对的教导性角色,通过与学生们的平等交流,深度挖掘他们的自主探究思维,在对话过程中发现学生们的个性与潜能,充分调动课程教育中师生双方的能动性。

第四,“交流-质疑-讨论”的答辩式考核。通过答辩式考核,强调学生阐述、交流、质疑、讨论等多方面能力的养成,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团队需要控制考核时间,对学生们呈现的作品进行准确的等级定位与意见评价,并适时适度地提出完善作品的可操作化建议。布卢姆的认知分类模型按认知发展水平将学习分为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个阶段[16]。通过答辩式考核,学生们学会分析和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借助分析与评价的过程,也会明确对作品改进的思路与想法,而这些想法一旦付诸操作便会形成一种难得的创作经验。

图1 “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答辩式考核流程

第五,“作业-作品-产品”一体化的结果导向。“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建设的推进将全方位提升学生们创新创业的综合性素质。教学过程注重以结果为导向,通过教师团队的专业化辅导与行业专家的市场化指引,充分对接行业,注重引入行业标准与市场机制,高标准提升作品水准,提高课程质量。在“作业-作品-产品”逐层转化过程中,课程挑战度不断攀升,让学生们切实体验到“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从教学效果层面出发,课程将逐步促使学生的作业变成作品,并将作品转化为产品,以课堂为起点,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综上,“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建设过程中从多个维度发力,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教学创新模式(如图2所示)。此外,课程还将尝试从传媒业界中选题,将课堂实训无缝对接行业生产。目前,教师团队已将先进的行业理念与实操标准引入教学,下一阶段将深入地方媒体行业,选取行业最新焦点作为课程的实训选题,缩短“从作业到产品”的演变过程。同时,尝试把集中性实践课堂移植入行业,用体验式认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学习效果;以团队模式替代小组,将竞争准则引入课堂教学,精准化定位成员间的分工协作,优化成果分配机制,使实训作品能在良性竞争中成为精品。此外,课程建设还将积极打造新媒体互动平台,增加线上课外辅助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们交流、质疑和讨论的空间。

图2 “社会新闻专题调查”课程教学创新模式

“社会新闻专题调查”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一门集中性实践课程,其路径突破与模式创新是立足地方特色、学校定位与专业标准进行设计的,但是其变革过程中渗透出的理念、逻辑、样态、前瞻等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金课”是以教育主体为出发点,以课程为支撑,从微观区域启动改革,从而实现本科教育的转型发展。地方高校在转型浪潮中须充分认识“金课”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综合考量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等多要素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建设实施差异化、个性化、错位化的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7]。高校学生在专业学习层面上的获得感本质就是源于每一节课堂、每一门课程。由此,“金课”建设必将是高校进步、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教师成长与学生成才的基石。

猜你喜欢
金课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打造监狱学专业实训金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