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铂与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21-04-01 03:03:02贾晓艳杨宏山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洛铂鼻咽癌放化疗

贾晓艳,杨宏山,刘 萍,李 俊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1]。由于早期鼻咽癌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对于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标准治疗[2,3]。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因急性毒性需降低化疗剂量甚至暂停治疗,影响治疗疗效。为了保证患者能够按时完成治疗,需探索新的同步化疗药物,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洛铂作为第三代铂类药物,已在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且胃肠道反应、肾毒性等不良反应较小。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洛铂在鼻咽癌中也显示了出色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可耐受的不良反应[4]。该研究选取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对比顺铂、洛铂在同步放化疗中的近期疗效与急性不良反应,探讨采用洛铂同步化疗的方案是否较顺铂更具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6 年1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Ⅲ-Ⅳa 期鼻咽癌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均为初治患者,ECOG0-1 分,心肺功能良好,预期生存>3 个月。男93例,女35例;Ⅲ期70例,Ⅳa期58例。洛铂治疗组55例,顺铂治疗组73例。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案放疗首日开始行同步化疗,共3次。根据患者同步化疗方案分为洛铂组和顺铂组,洛铂组30 mg/m2,1 次/3 周,化疗日无须水化;顺铂组80~100 mg/m2,分3 d 静脉滴注,1 次/3 周。化疗期间均使用5-HT3 受体拮抗剂及糖皮质激素止吐。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必要时暂停放化疗,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常规分割,处方剂量:鼻咽原发灶73.92 Gy/2.24 Gy/33 f,转移性淋巴结69.96 Gy/2.12 Gy/33 f,高危淋巴结引流区60.06 Gy/1.82 Gy/33 f,低危淋巴结引流区50.96 Gy/1.82 Gy/28 f,6~7 周完成放疗。

1.3 评价标准患者治疗结束后,按照RESIST 标准评价疗效;皮肤、黏膜等与放疗关系密切的急性毒性反应按照RTOG 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定,其余毒性反应根据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进行分级。3~4 级不良事件定义为严重的急性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的临床参数及不良事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完成情况2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全部治疗。2组患者中治疗时间延长超过7 d 者洛铂组2例,顺铂组3例,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近期疗效洛铂组55例,治疗结束后CR 者36例 (65.5%),PR 者13例 (23.6%),SD 者4例(7.3%)及PD 者2例(3.6%);顺铂组73例,CR 者46例 (63.0%),PR 者17例 (23.3%),SD 者7例(9.6%)及PD 者3例(4.1%)。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5,P>0.05)。

2.3 急性不良反应洛铂组与顺铂组在治疗期间的急性毒性均在可耐受范围内。洛铂组的胃肠道反应较顺铂组小(52.7% vs 78.0%)(P=0.010),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顺铂组 (36.4% vs 17.8%)(P=0.049)。2组在贫血、白细胞下降、口腔黏膜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多项研究均已证实,对于局部进展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纯放疗有更好的生存获益[5,6]。即使对于初治寡转移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及原发灶根治性放疗后仍可获得长期生存[7]。这些临床试验中,多采用含铂方案作为同步化疗方案。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也是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策略。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因出现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急性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中断。洛铂是第三代铂类药物,通过干扰DNA 合成,影响cmyc 原癌基因表达产生抗肿瘤作用,具有胃肠道反应较小,肾毒性、耳毒性低,且与顺铂无交叉耐药等特点[8]。已证实在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9-12]。该研究中对比洛铂与顺铂同步放化疗,二者有效率分别89.1%与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洛铂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2.7%,显著低于顺铂组78.0%。较小的胃肠道反应不仅能够增加患者的耐受性,还能够更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营养。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黏膜炎、口腔疼痛、味觉减退,常导致患者在放疗中放疗后出现体重下降[13,14]。化疗期间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可能加重营养丢失,降低患者对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和敏感性[15]。洛铂胃肠道反应较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该研究中洛铂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高于顺铂化疗组(36.4% vs 17.8%),这也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6],目前认为是洛铂的剂量限制毒性。故在使用洛铂时,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小板的水平。在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黏膜反应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可恢复至正常,未对初始治疗产生明显影响。由于洛铂的肾毒性较小,使用中无须水化,临床使用方便,并降低了大量输液对于心、肾功能稍差的患者带来的风险。

表2 2组急性不良反应比较

综上所述,作为新一代铂类药物,洛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确切,并具有胃肠道反应较小,使用方便等优势,相比顺铂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远期疗效仍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确定。

猜你喜欢
洛铂鼻咽癌放化疗
洛铂的药理学作用及其在卵巢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20年23期)2020-12-30 14:54:02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0
洛铂对人肺腺癌A549、A549/DDP细胞株抑制作用的研究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37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多西他赛辅助治疗晚期肺癌患者28例疗效分析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