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西·吕斌
“在微信群里问孙子几号开学,他回复我‘srds,要忙起来了’。这个‘忙起来’可以理解,‘srds’是什么意思?”面对聊天圈里的缩略词,李先生一头雾水。在与孙辈交流的过程中,像李先生这样,看不懂年轻人发的网络用语的老年朋友大有人在。平时看手机,上面的一些网帖里也有不少“网络黑话”,日新月异的网络新文体和流行语让银发族们直呼看不懂。
作家莫言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其公众号简介:“我是莫言,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对年轻人说的“次元壁”“瑞思拜”等网络用语,同样把莫言看蒙了,最后不得不求助百度搜索。老年人想要读懂年轻人,不妨从网络流行语开始。
“我平时喜欢看微信帖子,可里面突然冒出几个英文字母的缩写,或是中文的网络用语,却常让我一头雾水。比如提到首席执行官,说中文全称就好了,非要说‘CEO’。”71岁的徐先生说,平时他喜欢上网看帖,接触到不少网络词汇,有些他听女儿解释过,能明白大概的意思,有些新近冒出的网络流行语,尤其是用字母表示的,他就看不懂了。“我经常看到‘yyds’和‘srds’,以为是什么英文单词,问了女儿才知道,分别是‘永远的神’和‘虽然但是’的意思。要是不问,我永远都猜不出来。”
不少老年朋友有着和徐先生同样的困惑。“看孙子发的朋友圈,里面经常出现‘qswl’‘awsl’,我估计是他们小年轻之间的网络用语,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还不屑告诉我。我查百度,才搞明白是‘气死我了’‘啊我死了’的意思。”今年65岁的顾阿姨吐槽,不明白这样把词缩略的意义在哪儿。“有一次我问女儿要不要给她炖点鸽子汤送过去,她回复我‘不用辣’,我说不会放辣,她看我误会了,解释说这是网络词,是‘不用啦’。”市民王女士说。
别说老年人了,有些80后90后都表示很难理解“00后”们新造的网络词汇。网友“敏宝不可爱吖”留言:“别说爸妈了,我有时候都不知道这些缩写是啥意思。”80后网友“奇暖”说:“有次在网易轻博客上评论了一个网友写的小说,后来收到她发的私信,问我‘集美,扩列吗’,短短五个中文字我完全没搞懂什么意思,不知道怎么回复。查了百度才弄明白,说的是‘姐妹,交朋友吗’。”
面对现在年轻人圈子中层出不穷的“网络黑话”,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没了辙,在公众号上表示“被难住了”。网友们留言中的流行词接连不断:“莫老师好亲切啊!也好认真地了解年轻人的流行语,一点架子都没有!这样的大师i(爱)了i(爱)了!瑞思拜(英语单词respect的音译,表示尊重)!”“莫言老师绝对是文学界说相声最好的,yyds(永远的神)!”
这些网络新文体与新词汇无疑已成为年轻人生活圈的一部分,由于老年人与年轻人对此的理解度与接受度不一,交流起来存在难度,并在无形中拉大了老少之间的代沟。
许多老年朋友对网络流行词并非持拒绝的态度,而是想要了解,试图融进晚辈们的圈子,然而缺少外界帮助,存在一定难度。如何让老爸老妈们看懂网络流行语呢?自然少不了子女的耐心解答。
“90后”网友“紫叶竹”通过微信告诉笔者,她在网络聊天时喜欢用各种带有网络用语的表情包,比如“干饭”“夺笋”等,和爸妈发微信时也习惯使用。两位家长没有排斥,对这些搞笑的表情包也感兴趣。她一般会在发出表情包后询问爸妈有没有看懂,随后把代表的意思发出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我妈喜欢玩微信,每天都要看许多网帖和视频,遇到不明白的缩写或流行语,她就会来问我。”80后张女士除了为妈妈耐心解答,还教会了老人家如何使用百度搜索。“如果我不在家或不方便回她信息时,她可以自己在百度上搜索那些词的意思。”
其实,现在年轻人爱用的社交语言并不难懂,一旦搞清楚含义,老年人也可以玩得转。高女士分享了一则她妈妈使用流行语的趣事:“自从我妈弄懂‘dbq(对不起)’和‘bhys(不好意思)’是什么意思后,有时微信聊天,她会在家庭群里来上一句‘bhys,今天菜烧干汤了’。这样的老妈蛮可爱的!”
今年25岁的刘小姐告诉笔者,她的爸妈对年轻人习惯用的流行词和表情包接受度较高,他们的微信表情包收藏数量甚至比她的还多。“反而是年轻人有一种误解,以为老年人喜欢用的大多是那种过时的老年专用表情包,其实现在有些老年人的表情包收藏库,比我们想的要丰富精彩多了。有几次我借用我妈的手机,看到她的微信同学群里表情包刷屏,有的搞笑图我都没见过!立即给自己点了转发、收藏。”
杨先生说:“有一次我发微信说不回家吃饭了,我妈就发了两个表情包,上面有字‘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拿手机的手微微颤抖’,不用她多说什么我已看明白她想表达的意思。”老年人在老少交流的过程中妙用网络流行语或表情包,有时候更能活跃聊天的氛围,拉近老少之间的亲近感。
yyds、awsl最早是怎么来的?说法不尽相同,这里取比较流行的说法。
YYDS最早源于电竞圈。电竞主播在解说时,喜欢赞美选手Uzi为“永远的神”,此后被粉丝借用形容其喜欢的偶像。慢慢地,赞美人和事物都会出现yyds。
AWSL则来自于动漫文化聚集地B站。2018年,因为知名Vtuber物述有栖的可爱声线,网友经常打下“啊,我死了”的弹幕,表示对于可爱的人和事物无以名状的喜爱。这之后慢慢演变成首字母拼音AWSL。
如果说这些表达还有迹可循,那么“dbq(对不起)”“zqsg(真情实感)”“yysy(有一说一)”,则是一种为了缩写而缩写的存在。对此,很多网友感到疑惑——通常缩写是为了方便,可是在输入法打字代替书写的网络,拼音首字母输入直接联想出汉字,不是比再切换到英文输入更方便吗?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张涛甫看来,拼音首字母缩写代替汉语的形式,其实是一种圈层内部身份认同的媒介。选择这样表达的年轻人,在乎的不是自己表达内容被更广泛地理解和认可,反而是希望利用这样的语言设置圈层壁垒。因而拼音首字母缩写成为一种“小圈子”拉近距离、确认同好的方式,并以此来加强圈层间交往的黏性。也就是说,当“00后”越来越频繁使用拼音缩写,并非只是追赶潮流,而是在有意无意地“筛选”自己文字的受众。
与此同时,这种表达背后还带有一定的娱乐属性,与互联网自由、轻松的语境相呼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这一中国探火工程官方微博用曾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字“火星文”回复时,引发网友热烈回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