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与发展挑战之一。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长期磋商和谈判,最终于2015年达成了《巴黎协定》,提出要将全球平均气温相较于工业革命前水平的升幅控制在2 ℃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 ℃以下。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向国际社会宣布: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重要宣布为《巴黎协定》的更好实施和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地学专业优势,自“十二五”以来,在清洁能源勘查开发、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人工干预固碳增汇、低碳前沿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多项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全力支撑国家绿色低碳转型与减污降碳目标的实现。
2021年8月,《中国地质调查》编辑部在主管、主办单位的支持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碳中和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以“碳中和地质调查”为主题开展专刊策划和组稿,旨在更好地宣传和支撑服务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本专刊共包括12篇文章,分为“综述”“热点追踪”“技术方法”3个栏目。
“综述”栏目分别从地质调查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解决路径、陆地生态系统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的作用、地质碳汇与固碳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入手开展综述研究,为我国探索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撑。
“热点跟踪”栏目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问题,从碳源入手,就如何开展氢能、海洋无碳能源等清洁能源利用、人为干预减碳固碳、探索开展海洋地质碳封存等科学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为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能的解决路径。
“技术方法”栏目对森林碳汇评估方法与固碳潜力,CO2地质封存地下空间利用、环境影响监测和封存潜力评价,压缩空气地质储能等技术方法做了全面介绍,其研究成果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家的重大需求就是办刊的方向。本专刊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刊载“蓝碳”“绿碳”“灰碳”等系列行业发展动态与重大研究成果,希望引起相关领域专家及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从而助推碳中和实现路径的探讨与实现,进而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