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冬
(1.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6;2.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可见老旧小区改造对推动城市发展,推动惠民生扩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城市居住小区逐渐老旧,如房屋细部和结构老化、户型老旧过时、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停车管理混乱、市政管线老旧存在安全隐患等,给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严重的可能造成区域人口流失以致区域活力和功能的衰败。
中国老旧小区改造始于20世纪90年代。回顾各地区老旧小区改造模式,虽建设主体、政策、过程不相同,改造模式大体可分为全面改造和综合整治2类。
全面改造即拆除重建。这种模式一般由开发商主导和出资建设,将旧小区全部推倒,按新时期的标准重新规划建设。小区全面改造后,原住民能住上现代化新楼房,且小区环境、公共空间、基础设施配套更完善。但全部推倒重建的方式将小区所有的历史痕迹抹去,原有生活方式、邻里关系等不复存在,不利于文化留存和传承。同时,开发商倾向于借助旧区开发提高容积率,以获取更多收益,不利于城市良性发展。因此,全面改造模式适用于住宅质量低下、安全隐患大的老旧小区。
综合整治即针对小区的道路、绿化、房屋、活动空间、公服设施、市政设施等进行提升改造,是新时期侧重环境品质提升、集约节约的模式。综合整治可由政府主导,并结合业主参与。这种模式下,业主有更大的自主权改造小区环境。由于未将小区全部拆除重建,原来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得以保留,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适用于住宅质量尚可,但环境和设施待提升的小区,本文研究倾向于这一模式。
老旧小区环境提升和整治应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首要原则,通过业主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征集居民对生活环境、设施、空间的改造需求和建议,向居民公示改造设计图纸并征集居民意见,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小区环境提升和整治。
早些年的部分小区对空间设施、管理各方面的考虑不甚全面,且旧时的设计难以满足当下发展需要,如停车、公共空间缺乏问题等。老旧小区改造应针对现存问题和发展需求设计改造方案,优化小区内道路系统、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美化整体景观环境,提升小区形象和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
老旧小区改造应着眼于未来发展,结合居民需求和小区现状,对小区内废弃空间进行再利用设计,针对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提出提质改造方案,减少空间和资金的浪费,促进小区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卧云新村小区位于合肥市经开区东南角,方兴大道以北,属于村民回迁房。小区于2003年建成交付使用,共59栋住宅,周边有卧云菜市场、锦绣小学、远大商业综合体等,居民生活、购物较方便。据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住宅存在屋顶渗水、墙面污损等情况;②内部道路未成系统,车辆停放混乱;③公共活动空间缺乏,路灯、消防栓等设施不足;④存在雨污混接情况,雨水口易堵塞。针对困扰居民生活的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卧云新村小区进行环境提升和整治。
房屋整治主要针对房屋墙面污损、部分屋顶漏水等问题进行改善,以达到提高生活便利性和提升小区形象的目标。
1)屋面整治 1~6号楼屋顶渗水严重,经排查,原因为废弃水箱渗水及天沟积淤破损。改造方案为去除屋顶废弃水箱,重做天沟防水,彻底解决屋顶渗水隐患。
2)立面改造 小区部分房屋存在外墙石膏线脱落情况,其他房屋的立面情况较好。将脱落石膏线予以拆除,规整外露的空调管、电线等,按照原有色彩重新粉刷墙面,保持各栋楼外立面的统一、完整和美观。
3)楼道整治 小区住宅楼道墙面涂料破损严重,墙面广告较多,且楼道灯及开关设备存在老化破损现象。采用弹性涂料重新粉刷各住宅楼道,按标准图集改造,同时将楼道灯更换为声控感应灯,并更换开关,提升居民上下楼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基础设施老化和缺项是卧云新村较严重的问题。基础设施改造从小区道路系统、停车设施、市政管网、环卫和消防设施等方面逐一梳理,统筹制定改善策略。
1)道路和停车设施改造 小区内部道路存在组团路窄、通畅性不足的情况,本次改造将组团路扩建至4m,转弯半径增加至6m,同时新增部分道路使小区道路形成完整系统,更方便居民进出。7m主干路两侧新增1.5m的人行道,使用蓝色透水混凝土,适当增加路灯,提高行走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小区因地面机动停车位不足且非机停车位缺乏,停车混乱。为改变这一情况,利用宅间绿化空间增设机动停车位,将单元门两侧空地部分改造为非机动车停车带。
2)市政管网改造 由于雨污合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造成雨水口堵塞,本次改造对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更换老化的管材。对狭窄雨水管沟适当加大管径,消除积水点,更新修复雨水口、检查井等附属设施。对小区弱电进行入地处理,每单元配置弱电分纤箱,改善小区内电线杆杂乱情况。
3)环卫设施提升 卧云新村垃圾桶位于楼栋间停车带,不仅占用停车带,而且空间局促,使用效果不佳。改造将单元垃圾收集点放置于楼栋非机动车带两端,靠近组团路口处,最大限度保障停车空间,也便于清运。圾收集点采用港湾式,底部采用白瓷砖铺贴,尺寸为3m×1m,可容纳3个桶,实现垃圾分类。在垃圾收集点配套污水收集井,就近排除污水,消除污水影响。
1)公共绿地、休闲场地改造 小区公共绿地植被单一。对小区15处公共绿地进行绿化补种,增加小区内绿化景观的层次感;增设景观小品,同时增加部分硬质场地,配套休憩坐凳、树池坐凳、塑胶健身场地、健身器材等休闲设施,增加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
2)宣传设施、标识系统提升 小区最初建设时对文化宣传、标识系统的考虑甚少。为提高小区文化氛围、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于小区4个主要主入口和休闲广场设置电子宣传栏,在小区道路、公共空间各处增加标识系统,宣传牌和标识牌采用成品定制的方式进行统一采购,定制时增加祥云、经开区Logo等元素,呼应“卧云”的题名,体现区域特色性。
卧云小区属于半封闭小区,由于管理比较薄弱,围墙未完全围合,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小区的安防系统,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监控系统升级 小区现有约16组监控探头,覆盖面不广。本次改造将新增小区监控系统,设置探头65组,共169个,实现监控基本覆盖。监控室近期放置于社居临时委办公室,远期放置于社居委办公楼,于8号楼北侧预留接口,方便弱电对接。
2)围墙整治 小区围墙质量较差,存在墙面涂料剥落、栏杆锈蚀的情况。本次改造将修复33~45号楼东侧破损的围墙,新建400m围墙,与现有围墙连接,实现小区的封闭管理。新建围墙同现有围墙需统一样式。
城市老旧小区的衰败程度各不相同,需改进的大都是外部环境、房屋品质、安全管理和便捷程度等方面。卧云新村小区经过环境提升改造后,获得业主的一致好评,再度提高了片区人气和土地价值。可见,环境提升与整治需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形势走向,合理改造和利用小区现有空间和设施,增加居民所需的便民、休闲设施,丰富小区景观,提升小区形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居住品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