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硕
(河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促使城市住区改造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升级改造过程来看,他们越来越把“人”作为城市更新改造的第一要素,即把人的需求作为设计过程的首要标准,进行城市各环节的升级改造,这对我国进行城市住宅改造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从国内许多城市老旧小区现状来看,使用时间较长的住宅普遍存在装修破损严重、功能性区域缺失、管线老化、环境不佳等问题,给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带来很大的困难和不便。这就要求设计者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充分了解居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设计。
有机更新理论最初由吴良镛先生提出,该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城市中的各个部分像生物体的各个系统一样各司其职,有机和谐地运转着。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该按照城市运行的内在规律,妥善处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运用合理的改造尺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适当的规模内实现城市的不断更新与升级。该理论同样适用于城市既有住区的升级改造过程。
1)改造区的环境风格特点要与城市的整体环境和谐统一,要延续城市文脉与社区内涵。
2)在住区的改造过程中,对住宅建筑物等实体进行改造的同时,也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游憩环境、健身环境、文化环境等进行相应的改造、补充与升级。
3)既有住宅的升级改造要像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以渐进的方式推进,不可一蹴而就或半途而废。另外,住区升级过程要制定明确清晰的改造计划,不能杂乱无章地进行。
有学者在对有机更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许多城市在发展中所采取的大规模重建模式的弊端,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小规模改造理论。这种改造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力,对人们的就业、学习、生活等各种环境片区进行适当的小范围整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城市既有住宅的改造中,可以充分借鉴这种理论,将对象界定为以社区为单位的小规模改造。这种社区规模的改造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进行充分的面向居民的调研和意见征集工作 对城市居民的物质环境需求和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诉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设计工作要做到面面俱到。
2)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想要小规模改造发挥出最大效用,就要将改造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要将居民的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进行统一规划,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强住区改造体系的建设。
一个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具有其特定风格的精神文化特质,这是城市内涵中重要的人文价值。许多城市既有住区已经在城市中存在了很长时间,对住区周边的环境产生了塑造和影响作用,并且已经与城市风貌融为一体,如果贸然拆除,将会对城市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在对其进行改造之前,要对所在住区进行调查,搜集和整理既往资料,挖掘既有住区深层的文化要素,并将这些要素融入住区改造设计中;既要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又要尊重所在住区形成的住区文化;要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考虑到住区改造的内容,对住区及周边区域环境的协调性进行合理调整,使城市肌理得到保留和延续。
在特定城市既有住区改造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合理化设计,根据住区建筑的分布,计算不同时间的采光条件,从而选取符合当地气候的场地设计和绿化植种,最终实现夏季可成荫、冬季可沐光的效果;在改造中还要注意保留住区内的原有植物,并在一些绿化较差的区域选择本土植物进行补栽。我国园林艺术博大精深,要运用借景等手法,将部分景观元素巧妙地引入特定空间,使住宅内部的空间环境与住宅外部的优秀景观融为一体,达到既降低改造所需成本、缩短工期,又丰富住区内外景观环境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取代了传统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旧建材,因此,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要注意环保材料的使用,并且要注意改造过程中对旧材料的循环利用。此外,还要增加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创造出现代化的绿色节能住宅区。
城市住区是城市内市民的居住空间,应当能够满足特定区域内人们的多种需求,如休闲娱乐、公共服务、文化生活等。我国众多城市在改革开放后修建了大规模的住宅,但是由于欠缺对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考虑,许多住宅并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予以充分的重视。
1)健康是人们的首要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染问题、城市热岛效应也随之越来越严重,光污染使人们对健康阳光的需求增强,声污染使人们对住区的降噪措施有了更高要求,而空气污染则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区及周边的绿化环境,城市既有住区的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2)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中的车流量增大,交通网络也变得愈加复杂,交通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现有城市既有住宅及周边的交通线路多较为混乱,这就要求在改造过程中注意实现人车分离,具体做法是在特定区域设置减速带、路障石球等控制车流量,并在有限改动的前提下优化道路网。
3)城市中的生活节奏较快,造成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缺失,在住区改造升级中,应当充分考虑住区及社区邻里关系的建立,提供可供居民进行人际交往的公共场所与活动区域,如文化中心、广场、公园等,在物理空间层面上为居民的正常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
城市中许多既有建筑修建时期较早,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导致许多住宅的功能划分较为混乱,应具备的基础性服务功能缺失严重。如在有的住宅中,客厅兼具餐厅、起居等功能,还有的住宅由多个住户共用同一个厨房或卫生间,这些早该淘汰的居住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对城市既有住宅建筑进行室内改造时,首先要进行平面功能布局方面的优化;套型改造中要以客厅为中心,明确玄关、客厅、餐厅、卧室等功能区域的划分,在考虑采光和通风条件的基础上,对住区建筑进行整体规划。如需进行扩建,则要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对功能进行合理设计;为降低扩建活动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采用预制模块的新型建造方式,即进行现场勘测之后,采用在工厂进行加工、运输至现场组装的方式完成建筑的建造。对于存在结构隐患的既有住宅,要进行结构性加固,对影响居民生活便利性的建筑要进行拆除,对表皮损坏严重的建筑进行重新粉刷,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同时对没有电梯的老旧建筑加装电梯等。
建筑主体外墙面的色彩和材质不但影响着建筑的外观形象,而且决定着整个城市片区的整体风貌,许多旧有住宅由于人们审美的时代性差异和年久失修等原因,其风格样式不再能够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现代的建筑粉刷涂料色彩丰富且功能性强,在建筑的改造更新中,要在满足视觉效果的基础上选取具有防火、防潮、隔声等多种功能的粉刷材料,在带给人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的同时,提高老旧建筑的物理性能。绿化也是住区改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决定着住区的整体风貌,并对住户幸福感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住区环境中绿化率的提升,如果住区空间有限,可以考虑利用外墙面绿化的方式,在建筑的外墙种植具有装饰性的藤蔓植物,利用其自由生长的特性达到绿化效果。一般这种方式造价低、设计灵活性较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经济又美观的效果。
许多城市在发展初期,由于住宅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不完善,导致当前城市行政部门对既有住区的管理较为混乱,再加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严重阻碍了城市既有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要对住宅的所有权进行进一步明确,并明确责任划分;在住区管理上要确保业主委员会的建立,并赋予业委会相应的权力,对住区的升级改造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要注重保护住区的各项资源,坚决打击损害住区安全利益的行为,坚决抵制违规拆除或违规修建的行为。
对城市既有住区进行改造更新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难题,我国各个城市应该积极吸取国内外城市住区改造的先进经验,对城市中的既有住区进行合理改造。这种城市建设由增量到存量的改变,不仅能节省建筑资源,减少建筑拆除和修建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和环境污染,还能更好地保留城市的文脉和灵魂,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参与意识;同时,改造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多个领域的工作,如果只是某一主体进行推进,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另外,住区改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只有制定出确保居民、投资方、地方政府等多方共赢的策略和方案,才能使改造顺利进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