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微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研究*

2021-03-31 09:28:17吴秀丽李林森
砖瓦 2021年5期
关键词:重难点知识点微信

吴秀丽 李林森 金 莹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工程测量技术不断地更新和创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测量技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施工测量是研究建筑设计、测量、施工、管理等工程工作的科学测量技术,直接服务于实体项目。随着建筑工程对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测量技术的精度和精度必须提高,才能够适应建筑施工的发展。由于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准确性日益提高,既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有效提高工程测量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效果,如何在日常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与学是非常值得探讨和交流的。在当今社会实现教育的计算机化、网络化,时代对现代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学习和大胆尝试,我们在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中引入微课程来辅助教学。

1 微课程发展历史

“微课程”不是为微教育开发的微观内容,而是一种建构性的方法,是指以在线学习和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育内容。微课程有完整的教育设计周期。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等部分。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这些展品最短只有60s,长度基本控制在5min内。

国外较早就有了“微课程”的概念,最初它是由新墨西哥州赛湖学院的一位高级教育设计师提出来的,2008年在线服务经理大卫·庞斯的被视为正式创始人,大卫庞斯被称为“一分钟教授”,他称微课程为“知识脉冲”。

我国使用微课程较多的领域最初是职业教育,当时微课程的测试培训和企业培训市场进展很慢。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微学习已经开始迅速普及。微轨迹可以很短,随时随地都有机会展示。

2 微课程的种类

第一种类型:理论讲授式微课程:利用ppt自动播放功能,大约需要5min。

第二种类型:讲座式微课程:讲师根据微课程需求模块化拍照,通过后期编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间5min~10min。

第三种类型:实际操作演示微课程,本课程实操参照微电影拍摄模式,针对实操内容进行设计,撰写脚本,通过制作人视频拍摄和后期编辑并最终形成微课程。时间是5min~10min。

3 开展微课程的意义

微课程教学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以“重教学、勤动手、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微课程重点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多样性、生动性和可预见性的解决方案,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效果。

4 工程测量微课程的建设应用

4.1 微课程融入工程测量课堂教学,做好辅助教学工作

对于工程测量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解和模拟演示进行教学,学生基本只有一个简单的视觉印象。由于对操作过程不能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原理和操作也不能完全掌握。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请教老师来加深课程的理解。但是,教师的指导时间有限,时常会出现抽不出时间的情况。由于学生不能及时解决课堂上的问题,逐渐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工程测量课程可以引入微课程的教学新理念,来解决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使用微课程时,将重难点教育内容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学习通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学习课堂内容。另外,如果学生对部分知识有疑问,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或学习通平台进行沟通和讨论,开展生生互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或学习通平台的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及时攻克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2 微课程运用于课后练习,加强学生操作实践

因为上课时间有限,一般不能占用课时来练习所学的知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或学习通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课程知识。在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或学习通平台反复学习重要知识点和相关实践内容,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知识点的加深和巩固。总体而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或学习通平台的微课教学课程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在设计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必要的经典案例或示范的视频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在学生学习微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供互动学习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科学调整课程的教学进度

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或学习通平台实施微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微课程的下载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同时,在微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不断地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虑。此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或学习通平台的微课程教学方式,既能反映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又能反馈教学进度的评价结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布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改进和完善。

5 工程测量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分析

5.1 测量微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求同存异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理论难以表达清楚的知识,比如水准仪的操作使用、全站仪的认识及操作说明等,录制成小视频,能够把抽象的课堂变得生动,方便学生反复练习。测量微课程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仪器操作、实验步骤和要求、实验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课程教学任务明确、提高了工程测量这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的教学效果。

5.2 测量微课程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主动性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本专业的重要教学目标,《工程测量》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水准仪和全站仪以及GPS等仪器的操作,培养学生内、外业数据观测和数据采集的能力,比如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水平角及竖直角观测原理,水平角、竖直角习题演练,视距测量原理及习题演练等内容都是课程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仅靠课堂理论讲授很显然是相当枯燥的。引入微课程的教学手段,针对每个知识点录制6min~8min的小视频来集中讲解,展示教学内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或学习通平台,学生们通过电脑或手机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工程测量微课程的出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

5.3 测量微课程直观展示实操过程,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工程测量》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较强、重难点不易掌握的特点。例如正反坐标方位角推算、导线外业测量及内业计算、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点的平面位置测设等均属于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首先对照上述知识点,结合工程实际需求理出重点和难点,采用录制小视频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从而直观及时解决学生重难点的消化问题。

6 工程测量微课程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工具。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和学习通平台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微课程的建设。微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多样性、可理解性和娱乐性。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如下所示:

6.1 注重师资培训

微课程的建设对教师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专业课程内容模块的划分,专业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上,特别是微课程脚本的编写和小视频的制作上,都需要花时间研究。学院应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学习和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6.2 逐渐推广微课程体系

微课程小视频可以针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依托现有网上教学平台,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出专业系列微课,形成微课程体系,发挥快捷、方便的信息化教学系统。

7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进步,我们的学习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微课程教学模式的运作,则能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堂,通过微课程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于微型课程。因此,教师在使用微课程教学法时,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的性质采用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重难点知识点微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微信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