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重要性

2021-03-31 05:19:14韩翔薛晨麟
砖瓦 2021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韩翔 薛晨麟

(西安沣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6)

1 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重要性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管理审计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审计也始终处于发展状态,两者之间的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管理审计的有效开展,有力提升了项目管理效果,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项目开展效果,任何管理理论和模式的推行,都是以此目的为最终导向,通过组织、规划、协调,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通过此种方式,达到预期的项目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属于一种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是复杂的工作对管理就越发依赖,只有通过管理工作的限制,才能减少不良因素对工程产生的影响,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项目建设目标。具体到工程项目中,当代的工程项目规模庞大,而且资金消耗量巨大,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性建设就是企业最终的项目建设目标,对于用户来说,项目的质量是他们尤其关注的问题,无论是经济性建设还是高品质的项目建设,都离不开高效的项目管理,而通过管理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促使项目管理的功能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在减少工程资金费用的同时,保证项目的品质可以满足行业要求,达到验收标准,资金收益达到最大。除此之外,当代的建设单位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势,企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在管理审计的作用下,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企业内部的强化,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抵御外在风险,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基于此,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开展高效的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项目自身的建设和企业的稳定发展,是当代企业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1]。

2 管理审计的特点

2.1 流动性强

流动性强是建设工程领域的主要特点,这种属性也对管理审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讲,在建设工程中,各种设备以及材料的空间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工程的变动,材料设备的位置也会发生移动,具有非常显著的流动性特点。这种工程特点给工程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及时的发现造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会采用分级核算的方式,在这种核算方式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收集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必须真实准确,相关人员要对不同地点和不同级别的信息进行统一收集,然后对其进行测试评价,验证造价准确性[2]。

2.2 施工产品的多样性

建设工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主要集中在:高铁(铁路),城轨(地铁),港口(包括水下炸礁、航道疏浚等),高速公路,施工的特殊性很强,在施工条件、施工产品上有着不同的特点。这种工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审计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出管理审计的重要作用,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项目的了解,深入的研究项目属性,结合项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管理审计方式,合理的规划审计流程,这样才能为项目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3]。

2.3 施工成本复杂

建设工程项目规模庞大,涉及金额大,而且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是社会发展对建设工程领域提出的基本要求。基于建设工程的这种特点,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极大增加了审计工作难度,同时,这种工程特点也给企业的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经济风险,管理审计工作需要随着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不断的革新审计理念,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4]。

2.4 影响因素众多

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一般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工程施工环境,使得项目建设影响因素众多,比如一些材料也需要存放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因素会对材料产生侵蚀,很容易造成材料变质,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给管理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实现经济性的项目建设,减少各种不良因素对项目自身造成的影响,是当前企业管理层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以此为出发点,利用高效的管理审计,推动企业的发展[9]。

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审计策略

3.1 开展全过程中管理审计

为了提升管理审计效果,在建设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管理审计工作必须要体现在工程的各个开展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管理审计效果,推动项目的经济性建设。在传统的管理审计模式中存在明显的问题,这种管理审计模式侧重于事后审计,其作用主要是纠正造价错误,对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强化管控的作用,但是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失,此种管理审计模式往往无计可施,而且这种管理审计模式难以实现对隐蔽工程的检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管理审计需要侧重于事前控制,以预防为主,延伸审计范围,实现全过程的工程审计[8]。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验证设计方案合理性,比对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的修正设计瑕疵,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BIM及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满足实际的工程建设需求。在项目施工阶段,技术因素是建筑项目资金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消除技术因素的限制,企业方面需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引入工作,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以技术手段来提升造价控制效果,大幅度的降低项目建设产生的费用。第二,要对建筑材料费用进行审核,这也是施工阶段造价跟踪审计的重点。在材料采购环节,需要对市场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建筑材料的价格不能过高,结合市场的波动性,尽量在材料价格的最低点来购置材料,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采购费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审计工作人员要对各种材料的信息进行明确,包括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与原有的造价数据进行比对,保证造价数据的合理性[5]。

3.2 严格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结算

工程项目完工之后,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的结算,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确认以及整理,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必须要进行施工结算编制以及工程造价审核。此外,在审核环节中,还应该注意进行项目工程评估,将这些数据信息整理成为一个数据库,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可以依靠的数据。审计人员要对工程量进行重点核实,工程量作为造价的基础,其精准性至关重要,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审计模式,对工程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对工程造价结算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资金的浪费[6]。

3.3 提升审计人员素养

当前的建设工程项目规模庞大,复杂性强,管理审计难度很大,对审计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提升管理审计效果,保证管理审计的有效落实,企业方面需要注重审计人员自身素养的提升。作为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执行人员,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直接的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开展效果,基于此,企业方面在选择审计人员的时候,要对人员能力进行详细的考核,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在审计队伍确定以后,企业方面要强化培训,进一步的提升人员素养,通过此种方式,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这也是企业必须完成的任务[7]。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实现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建筑企业必须认识到项目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性以及项目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高效的项目管理审计,建设单位需要对原有的项目管理审计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利用高效的内部审计,肃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优质的项目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形象。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选择正确的审计模式,同时,企业也要注重审计人员素养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4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40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