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晨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筑行业要着力增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信息模型,也即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各大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也逐步增设了BIM技术的教学课程,但许多高校的BIM技术教学大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BIM建模能力,对于BIM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BIM技术的应用,贯穿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在理论课程之后单独设置关于BIM技术的软件课程。工程造价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制图识图模块、造价管理模块、施工管理模块等。一般在完成相应的理论课程后,会有后续的软件课程进行实践操作。在这些模块课程完成后,单独开设BIM技术应用的软件课程,开设年级大多是毕业年级。这种课程设置一方面导致了BIM技术与其他理论核心课程的割裂;另一方面对于毕业年级,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投入程度也不够,因此学习效果较差。
现阶段在高校工程造价课程设置中,关于BIM技术的教学主要还是体现在运用软件建模方面。学生主要学习BIM的相关理论以及对应软件的实际操作,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建模工作。至于如何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以及造价等层面,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涉及较少。
工程造价专业的各个核心课程都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教师讲解过程中依据的教材不同,进而工程实例也不同。即使有些理论课程中涉及到BIM技术应用的知识点,也比较零散,不够系统。缺乏一个全过程应用的BIM工程教学案例,能够把设计、施工、管理、造价等各类课程的知识串联起来。这种碎片化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不连续,没有遵循知识的循序渐进性,导致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点的理解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BIM技术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需要学会利用BIM技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以考虑将BIM课程提前到低年级开设。在大二学习完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CAD等课程后,对于建筑物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考虑开设REVIT软件课程,主要学习BIM的相关理论以及对应软件的实际操作,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建模工作。高年级在学习完估价类和施工管理类课程后,开设BIM技术应用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如何将BIM应用于管理层面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由此让BIM课程的学习贯穿始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依据连贯式教学思路,以某一类常用工程为例,完成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工程估价、装修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施工和项目管理等一系列课程的教学。
可以选择常见的工程项目,比如广联达办公大厦,利用已有的CAD图纸,在大二学习完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工程CAD等课程后,应用Revit 设计软件完成项目建筑、结构、设备的3D设计模型。之后在大三学习估价类理论和实践类课程时,将已完成的BIM3D模型导入到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GTJ、广联达精装算量软件GDQ以及广联达安装算量软件GQI中得到土建、装修及安装部分的工程量,再将工程量导入广联达计价软件GBQ得到项目的预算价。同时,在学习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时,以计量软件得到的工程量为基础,结合给定的工期,通过Project软件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再将BIM3D建筑模型和进度计划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中,实现建筑、结构和安装三方面的碰撞检查,发现错误并及时弥补。最后将完成后的所有数据导入BIM5D软件中对其进行项目管理,形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BIM模型链。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简称,其中就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证书。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BIM职业技能等级分BIM职业技能初级(BIM建模)、BIM职业技能中级(BIM专业应用)和BIM职业技能高级(BIM综合应用与管理)三个等级。BIM职业技能初级(BIM建模)需要学生掌握工程图纸识读与绘制;BIM建模软件、建模环境、建模方法、属性定义与编辑及成果输出等能力。BIM职业技能中级(BIM专业应用)需要学生掌握BIM模型构建;各专业的协调;BIM数据及文档的导入导出;施工模拟及动态管理;BIM 的计量与计价;项目各参与方的协调管理;施工现场布置与模拟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可以融入到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建筑信息化,也即BIM技术如今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也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IM技能的掌握要靠扎实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一定强度的实践训练。在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中渗透进BIM技术和BIM理念,逐步构建出一套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具有BIM基因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是工程造价专业在新形势下生存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