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利杰 湖州市吴兴区建设和人防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工程师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施工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影响现场设备、材料等资产安全。在规模化的建筑工程中,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要从新时期建筑建设施工的特征入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流程,通过一系列方法规避安全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过程。从更大的范围来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仅与现场人员安全有关,还与财产安全、公共安全有关。从细节角度来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渗透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1]。比如,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设备运行进行管理,避免因不当操作或协调失误而造成安全事故;需要对现场材料的进出进行规划,避免各类材料在堆放、运输的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像高空作业管理、用电管理等,都与施工安全息息相关。在当今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管理是核心内容,而这几方面的管理工作又会互相产生影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可能直接导致工程停工,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还会导致工程方因赔付问题而产生损失。另外,由于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关,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有助于优化施工组织体系,有助于形成有序的施工流程,对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2]。
现代建筑工程规模在扩大,涉及的设计理念、建造工艺越来越复杂,同时在施工中用到的工程材料、施工设备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工程施工不仅面临着很多安全风险,还可能出现新增风险。如何积极应对未知风险,成为工程管理单位需要思考的问题。这种风险的多样性往往集中体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比如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是多个分项工程同步进行,在施工现场涉及对多部大型设备的协调应用。这个过程中,运输车辆进出、设备运行、工程材料运输、人员活动等因素导致施工现场环境十分复杂,因此产生安全风险的概率增大。
近年来,建筑工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建设单位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及内外管理压力,无论是施工质量、进度还是造价控制方面的要求提高,都让工程管理压力增大。建筑项目管理团队不仅需要保证施工质量,还要面临工期压力和造价控制压力。这就要求管理单位在优化工程施工组织协调的基础上,做好全流程的监督管理工作,这对部分监督管理单位来说是较大的挑战。
当前的建筑工程规模较大,管理难度高,从而对管理单位采取的管理机制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部分建筑单位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出了问题之后再处理,而很多安全问题一旦爆发,将会对工程项目的多个方面产生连锁影响。具体来讲,一些单位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和精细化管理意识,不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风险识别工作,更不能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3]。另外,新时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主体的沟通协作要求较高,意味着施工组织计划和协同管理模式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相关单位的管理活动依然相对独立,导致安全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在建筑项目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管理压力大的情况下,依靠传统管理方法,很难满足实际需求[4]。这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管理单位采用的管理技术较为落后,尤其对现代工程管理科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较少。部分单位虽然引进了信息管理平台,但是在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方面依然依赖传统路径。尤其是一些人员无法很好地应用相关技术做好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应对工作,导致这类技术的应用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部分单位在实际执行建筑监督安全管理时,一般由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但在复杂的施工现场,安全员及相关责任人员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使用现代技术,很容易降低信息交互方面的效率,从而导致安全监督出现漏洞。
虽然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但是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依然主导着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在大量不同领域人员参与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比如,一些施工人员对新技术工艺的了解不足,在施工时存在操作行为不规范的情况,会引发相关安全隐患;一些施工人员虽然技术扎实,但是安全意识较差,不具备主动规避安全风险和紧急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一些设备操作人员的规范意识不足,操作设备时随意性大,导致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管理人员没有掌握现代管理理念,依然以前往现场进行直接监督的方式,导致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5]。
在规模化的建筑实施背景下,构建和执行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具体来讲,在项目筹备及前期计划阶段,要做好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工作。在风险分析中,要立足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分项内容,做好各类安全风险识别工作。结合安全风险类别、诱发因素、具体表现、危害程度等,做好风险等级划分,再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规避和紧急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从工程工艺选择、组织计划等角度做好组织设计工作,落实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同时,根据工程施工建设计划,做好制度建设工作,将责任落到实处,尤其要将各个人员的安全责任范围划分清楚。多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都用到了BIM 技术,特别是通过三维模拟技术将设计图及施工计划涉及的风险直观地展示在相关人员面前,有助于进一步为后续的施工安全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基于施工进度的可视化模拟,可以判断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防范重点,并对一些安全措施进行模拟演练,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升级涉及多个方面,其中BIM 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BIM技术作为一种融合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系统平台,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可视化、信息化管理。为此,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单位要重视对基于BIM 的可视化图纸、工程信息库的应用,进一步明确各个风险点,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安全风险以及安全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另外,针对工程现场管理,还要通过24 h 视频监控、传感器系统、门禁系统等,做好各个板块的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基于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安全帽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对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对其是否佩戴安全帽进行识别,在做好门禁管理的同时,采集并储存相关图像信息,便于管理。在施工过程的安全审批方面,需要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在线沟通、审批及远程监督功能,结合多个部门的实际工作,实现对相关安全问题的在线评估、沟通,进而快速进行安全评估和审核,尽快处理好安全问题。
针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需要重视对所有参与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首先,要适当提高相关人员的准入门槛,在要求其掌握相关先进施工技术工艺及安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其次,根据施工计划和安全风险识别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比如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具备佩戴安全装备的意识,并且能够通过观察相关设备仪器,做好各类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紧急应对,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最后,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和排查安全隐患,并做好安全监督执法,共同维护施工现场安全秩序[6]。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实施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越来越高,安全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安全监督管理单位需要积极更新安全管理理念,及时升级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做好安全风险识别和施工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