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造法式》中的设计美学

2021-03-31 01:49唐晓雯沈阳广播电视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2期
关键词:法式营造美学

唐晓雯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中华民族有着5 000 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传承,在创新创造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其中,在传统建筑领域,充满智慧的中国人走出了一条建筑设计风格、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文化特征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独立发展之路。我国建筑历史进程滥觞于原始社会时期,发展于商周时期,突破于汉唐时期,到了宋代已经成熟定型,其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科技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百科全书式的专业著作—《营造法式》便应运而生。这部著作是北宋李诫在《木经》的基础上,吸收同时代建筑巨匠的经验方法,由官方颁布的建筑技术专著。这本书在全面客观地解析建筑各个工种、流程、形式、类型的方式方法之外,同时在具有民族自我特色的建筑设计类型、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艺术装饰、建筑应用法则等方面集中展现了古建筑美学思想,可以透过这本书生动直观地感受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审美特征和价值诉求。

1 《营造法式》 著作简要介绍

《营造法式》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体系和施工体系的集大成式的著作,全书将建筑工种共详细划分成为13 个目录类型。这其中包含对各种建筑物及构件进行定义、对具体建筑施工计算方法进行解说的“总释”2 卷;包含对建筑结构设计范式、具体施工步骤等全面科学规范说明的“制度”13卷;包含对各种施工材料进行成分比例配比说明的“料例”三;包含各种建筑局部、装饰样式、细节构造、造型比例进行形象展现的“图样”6 卷;包含序、劄子、看详、目录在内共计36 卷。作者李诫在著作编撰中不仅仅展现了古代建筑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方式方法和智慧知识,同时充分参考展现中华民族生活审美思想与情趣的经史子集,将其有意识地融入建筑文化中,因此带有鲜明的民族美学价值。

2 《营造法式》 中的设计美学思想详解

2.1 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结构与装饰设计审美意境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多样、用料广泛,结构形态带有典型的民族风情,设计风格流露出鲜明的审美风范,其框架体系大多以木结构为主体,可以根据实际建筑的规格进行按比例尺度和体量大小的合理变化,因此形成了“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具有抵抗一定级别地震冲击的稳定性、取材方便廉价的适用性等特点。因此,建成后不会轻易损坏,这是我国古代封建小农社会生产力落后,但是重土安居、乡土情结浓厚的思想观念的真实写照。为此,《营造法式》在著作内容中专门指出,建筑制作设计,讲究的是从材料实际情况出发,建筑材料分别有8 个等级,要全面分析建筑的规格体量,实现材料的最优化使用。具体而言,《营造法式》首先从建筑总体规则上提出要在整体结构设计统一化、标准化的前提下,要因地适宜、因势利导,结合建筑材料来科学合理地操作,这样使得我国各种建筑类型的结构组件都有既定的要求标准,从而展现出具有的形式美感,而且这些形式美感中又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内涵。每种形式都能展现出建筑的装饰精巧性和造型多变性,而这正是用建筑的外在美感来彰显身份等级的重要手段。

另外,建筑装饰中雕刻、绘画工艺设计方式的应用,也极具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体现。北宋以前各个朝代的建筑追求坚固实用,讲究结构与装饰的简单融合,很少有脱离结构功能之外的单纯装饰。而《营造法式》立足于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带来的生活方式重大变化的社会背景,详细阐述了当时建筑中流行的一些装饰手法,这在“图样”中体现得较为充分。例如,敷色手法中提出了屋舍用解绿装饰和淡粉刷饰的设计思路,有力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色彩体系内容。而彩画手法中的题材选择、形式要求、配色标准、工艺技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其纹饰风格和样式类型往往会采取谐音、用典、比喻等手法。这也与民族含蓄内敛的境界追求有关[1]。而檐枋、斗拱、天花等位置中的雕饰,其纹饰选择基本上都形成了固定的类型,如不同的房间会使用不同的纹饰。而匾联碑牌等文字性的装饰,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美学形态,充分突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人文情怀,能给人带来独特的文化韵味。

2.2 在遵循礼制观念中展现建筑伦理之美

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主要以“儒家”思想作为主导,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礼制”,由此衍生出宗法制度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系。传统建筑作为民族生存的重要空间、生活的主要场所,不可避免地在建造设计中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来含蓄、内敛地展现伦理中心主义、等级观念等内容。

在《营造法式》中对上至皇族贵戚的宫殿庙宇大木大式建筑,下至黎民百姓宅第店铺等大木小式建筑,在规模等级、形制类型、用材选料、装绘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讲解,而且大部分都是围绕封建等级理念来开展的。例如,在殿堂、厅堂、廊屋、亭榭等建筑物的设计构造中均有着明显的空间应用、结构选择、功能特点的区别。殿堂应用四至八铺作,要有上下两昂,常以平棋和藻井来进行空间划分;厅堂应用六铺作,基本上不会应用到昂,斗拱与梁架基本上融为一体既形成建筑结构又形成装饰艺术;廊屋在皇家、官府、私人各种形态下,由于等级不同,斗拱和梁柱雕饰的复杂度、精细度能体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2]。《营造法式》对建筑材料划分为8 个等级,而在选用上,殿阁、厅堂、余屋、亭榭依次逐级降低档次。另外,屋顶是最能体现传统封建社会等级体系的建筑样式,有“远看屋顶,近看斗拱”的说法,《营造法式》也从庑殿、歇山、悬山、撮尖等传统建筑常用装饰结构,对殿阁、厅堂、亭榭等不同建筑结构的规格、体量进行了充分的说明。例如,殿阁屋顶常以重檐四阿殿(庑殿)与九脊殿(歇山)为主,屋顶要宽阔高大才能显出气势,装饰材料多用琉璃瓦;而厅堂屋顶应以“厦两头造”(歇山)和“不厦两头造”(悬山)为形式,装饰多以筒瓦作檐盖,屋顶正脊上要用兽装饰而不能是用鸱尾装饰等。

2.3 在传统元素的应用中展现独有的美学意境

关于传统建筑中的美学意境概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美学内涵,对此美学家王弼有“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论述。具体指的是用借物咏志、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方式来展现个人内心的情感、思想、意志、价值观等形而上的内容。换一种方式而言,就是用具体的客观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无限的本体。对此,梁思成和林徽因专门从美学角度提出了“建筑意”的论点,对此美学学者王振复指出“建筑意”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包含哲学思想、科学认知、伦理标准和精神追求等文化要素在内的总概括[3]。

而建筑美学的价值内涵可以从形式美和内容美2 个方面体现出来。对此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建筑的内容美比形式美更为重要,更能展现出美学对思想启迪、精神熏陶、人格塑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通过造型、色彩、纹饰的外部塑造应用,则能生动直观地展现人们的精神境界。《营造法式》展现出来的古建筑之美,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精神上的象征。例如,在门窗上,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做装饰,在屋檐上可以起到辨别方向的作用,也能展现民族心理上趋吉避凶的观念;古人对于龙九子分别赋予了独有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也常用来成为建筑装饰常用的素材,如“赑屃碑”作为石碑、石柱及墙头装饰,具有歌颂个人功德的作用,而这正是儒家“君子比德”思想的充分体现[4]。

自宋代以后,中国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化哲学意识和谐融合、有序统一的特征,即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的儒家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道家文化,注重人与自我关系处理的佛家文化,呈现出“三元归一”的形态[5]。而这在《营造法式》关于建筑居住环境的营造商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著作中在古建筑的设计中讲求布局和谐、结构对称,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不偏不倚”相得益彰;屋顶中的“飞檐”构造,常常以充满动态的鸟兽造型展现,如常见的鹰击长空、龙盘虎踞形象等,而这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理念的集中展现。

3 结语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建筑的集大成论述,书中关于传统建筑理论观念的叙述、艺术审美的分析,展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穿越时空的美学价值。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从《营造法式》中吸收能与新时代审美情趣相一致的观念内涵,从而充分展现民族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法式营造美学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盘中的意式美学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外婆的美学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影片《白日焰火》的法式表达
法式高腰伞裙,“遮肉与优雅”两得
法式新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