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级工程师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呈现出迅猛的势头。以往建筑工程领域运作中长期存在能源消耗较大的情况,并且在工程建设中大量污染物排放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极为突出的负面影响[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出现,有针对性地改善了以往建筑工程运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其充分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有助于环境保护及相关能源的高效化运用。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契合广大民众运用需求的基础上,创建一种不会影响周边生态的和谐环境,从而提升居住者的舒适感。此种建筑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资源的合理运用,并可以有效控制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
首先是建设环境的选择。建设地址选定之前,需要对实际建设区域的土质结构进行系统化的检测。之后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尽量选用天然材料,人工材料需要通过系统化检测,保障其对人体及周边环境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此基础上,秉持因地制宜的方针选择建设环境。选定建设地址之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地质勘查工作,并且有效融合地理与人文环境展开整体化解析,规避对周边环境带来污染影响。
建筑物的整体外观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的能耗。开展单体化设计,也需要切实设计好建筑的外观,有效降低外形的占用面积,控制楼层的整体高度。
建筑门窗的方向需要依据具体的通风与透光情况来确认,建筑整体采光条件相对较好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耗能管控,从而在降低光污染的同时起到切实的环保效果。外墙需要尽可能运用节能效果优异的材料来取代泥土砖[2]。
在单体设计前期,制定相关的规划与设计方案,建筑物整体的架构设计需要保持系统化特征,而且需要预留出后期的可调整空间。
1.2.1 建筑外观与耗能
相关建筑物的表层面积与具体的建筑体积比,对于其整体的热工性能而言极为关键。通常,曲面类型建筑热能的消耗量要低于直面类型建筑的热能消耗,非集中化的布控远比集中化的布局所带来的热能消耗更突出。建筑外观形状、楼层高度对耗能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一般建议运用较为规则的方式进行外观营造。
1.2.2 采光条件与耗能
当代的家居设计对建筑室内的光照度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实现建筑室内光线调控更为科学化,则可以显著降低对灯光设备的依赖性。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房屋建筑外墙需要切实契合采光、通风的需求,尽可能运用墙板的采光自然管控建筑室内温度。
1.2.3 增进设计的扩展性
增进建筑项目设计的扩展性,有助于实现对资源的节约与降耗。可有效借助建筑架构与设施增进灵活性,提升建筑后期施工运作的可调整性。例如,在厨房预留面积相对充足的管道空间,有助于排水等设施的后期安装;提升楼梯的可增加性,如楼板承重尽可能高出标准要求、周边进行特别的空间预留等。
1.2.4 资源节能设计
尽可能运用太阳能、光能等绿色的可再生资源,有效节约利用如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
1.2.5 科学智能化设计
现阶段,诸多的高新技术与产品不断涌现,诸多优异的自动化技术也在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充分应用,这使得建筑具有多样化功能,如可以依据温度、湿度等情况进行空调系统的自动化调控,真正意义上实现低损耗、低污染[3]。
1.3.1 节能与绿色化的基本要求
绿色节能具体指的是控制能源损耗,防护周边环境。在对相关建筑开展绿色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究建筑材料的能耗情况。在建筑项目建设阶段,需要尽可能降低耗能、控制污染物质排放。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与外观设计也需要充分结合节能目标。建筑施工材料的选用需充分秉持就地取材的准则,降低运算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有效管控工程建设运作成本,并切实管控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破坏。同时,需要切实考虑建筑材料对人体的伤害,保障每一位住户的身体健康,所挑选的施工材料必须是无污染、无毒、无害的高品质产品[4]。
运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切实取代不可再生资源,不只是对住户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的生活成本。
1.3.2 智能化基本要求
绿色建筑需要有效实现建筑材料与架构的互为转化,可以将自然资源转变成为能源。第一,建筑物的外部墙体需要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收集与能量的转化;第二,可以自动化调节气候,让建筑室内的温度始终保持一个较为恒定的数值。降低对相关家用电器的运用依赖性,如空调系统与点灯设备等,更好地控制光污染,降低能源损耗。
1.3.3 对材料的节能选取
第一,在建筑室内装修过程中,需要对油漆、胶水等材料进行深入的对比,切实保障所挑选材料的性能优异且所释放的有毒物质最少。
第二,在外部墙面保温设计过程中,要运用保温绝热型材料,可以在原本的基础上降低能源消耗约50%左右。
第三,尽可能运用可再生资源,如借助太阳能产生的光电来有效带动电器设施。
在对绿色建筑开展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将节能与节地的理念摆在核心位置,规避资源的严重损耗,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同时,需要在建筑物的顶部进行艺术化设计,创建“空中花园”等,更好地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提升户外的整体绿化面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物室内的空气品质。还需要切实考究建筑室外风向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室内与室外空气的有效流通,为大众提供较为适宜的环境,则需要将室外风持续引入室内,对室内风开展有效的转化与替换,从而更好地保障室内空气的清新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通常会结合本区域气候与地理环境因素对采光的效果开展分析,保障采光效果良好。由于影响室内环境最为核心的因素在于明亮度,所以加强采光设计极为关键。采光设计需要充分秉持尽可能运用自然光的准则,从而在保障室内光线充足的情况下降低对电力能源的损耗[5]。
能源是保持日常社会运作的基础要素,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持续提升,能源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众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量都相对较高,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设阶段需要切实关注能源运用情况。绿色建筑在节能环节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其借助创建全新的节能体系,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综合性能,切实规避能源的过度损耗情况。
在建筑工程中,有效降低污染也是极为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防护生态环境的核心准则。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中,消除污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提出相关的污染控制观点更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在建筑外部配备相关的消除污染系统装置外,也需要在室内配备如吸附油烟等装置,切实保障室内空气品质良好。
热力能源消耗是对建筑内部环境所带来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之一,在以往的建筑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通常欠缺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处理能耗与建筑功能完善的矛盾性问题。但在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推行与运用下,此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绿色建筑中所秉持的能源消耗管控准则,有效保证了建筑日常运作中生态环境平衡。
例如,选择施工材料时,尽可能挑选符合安全规定要求的材料,以避免材料严重损耗。特别是可以结合如今更具环保性质的施工技术,进一步控制施工材料的运用体量,以达到控制工程建设能源损耗的效果。
建筑领域运作中需要充分秉持绿色发展准则,在设计阶段,需要切实考究低能耗等问题,引入现代化节能技术与材料,选用不会造成负面污染的可再生资源,融合地方特征,将环境污染程度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