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航,黄永福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
稿吾卡1号大桥位于元蔓高速公路红河段,为跨越红河而设,是元蔓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该桥位于分离式的路线段上,单幅桥宽为12.5 m,其中,主桥为(58+105+58)m连续刚构桥,最大墩高86 m。
图1 主桥桥型布置图(单位:cm)
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径布置为(58+105+58)m,箱梁顶宽12.5 m,底宽7 m,采用单箱单室断面,箱梁标准断面如图2所示。T构一般采用悬臂浇筑法进行施工,考虑施工便利及挂篮承重,现浇节段长按3~4 m进行划分,边跨现浇段长4.42 m,全桥共划分为13个节段,最大悬臂浇筑节段混凝土重约150 t。箱梁根部梁高为6.5 m,跨中梁高为2.3 m,梁高曲线方程为:H=4.2×(X/46.5)1.8+2.3;根部底板厚度为0.8 m,跨中底板厚度为0.32 m,底板厚度曲线方程为:D=0.48×(X/46.5)1.8+0.32 ,式中H表示箱梁梁高,D表示箱梁底板厚度,X表示距T构最大悬臂端部的距离。
图2 箱梁标准断面(单位:cm)
主桥箱梁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梁高小于6 m的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直径32 mm的精轧螺纹钢筋,其余均采用公称直径为15.2 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1 860 MPa)。同时,考虑到为防止桥梁运营过程中出现跨中下挠过大、箱梁底部横向开裂等病害,设计中在主桥中跨设置了预备体外钢束的相关配套构造,为将来进行预应力补强加固提供便利。
主墩采用双肢薄壁墩,单肢平面尺寸为7×2.5 m,双肢中心距为7.5 m,基础采用9根(3×3)的群桩基础;过渡墩为薄壁空心墩,采用4根(2×2)的群桩基础,根据地质情况主桥桩基均采用摩擦桩。
a)恒载 一期恒载(自重)、二期恒载(桥面系)。
b)汽车荷载 公路-I级,按三车道设计,偏载系数取1.2。
c)温度荷载 整体升温(+30℃),整体降温(-16℃),温度梯度按规范取值。
d)风荷载 桥面运营风速为25 m/s,1/100设计基本风速为24.4 m/s。
e)基础不均匀沉降 150 mm。
f)制动力荷载 627.3 kN(同向单车道标准值)。
g)地震基本烈度 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5 s。
主桥上部结构按全预应力构件进行设计,主墩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设计;上部结构采用C55混凝土,下部结构采用C50混凝土。建立有限元模型时,墩底采用固结处理,边跨采用滑动支座模拟主梁与过渡墩连接。
图3 主桥有限元计算模型
3.2.1 施工阶段计算
设计时按照实际施工流程划分施工阶段,并考虑30年收缩徐变的影响。设计时,施工阶段箱梁截面未出现拉应力;成桥阶段箱梁上缘压应力最大值为-10.0 MPa,最小值为-4.1 MPa;箱梁下缘压应力最大值为-10.8 MPa,最小值为-4.1 MPa;跨中合龙段压应力为-7.6 MPa。
3.2.2 使用阶段计算
表1 上部结构主要控制截面应力 MPa
经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截面主拉应力小于允许值0.4ftk=1.096 MPa,截面最大压应力均小于允许值0.5fck=-17.75 MPa,斜截面主压应力均小于允许值0.6fck=-21.3 MPa,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阶段,最大悬臂状态为最不利工况,因此仅考虑了最大悬臂状态时墩底截面的受力情况;运营阶段,分别考虑了运营风和极限风作用下对墩底截面的影响。通过计算,桥墩墩底截面强度及裂缝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最大悬臂施工阶段为稳定控制的最不利阶段;高墩第1阶屈曲模态均为侧倾(向桥墩纵主面外倾斜)[1]。因此,设计时以最大悬臂状态进行稳定控制,计算时,第1阶失稳模态为横桥向失稳,稳定系数为20.9,结构稳定满足要求。
连续刚构桥地震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桥墩的底部和顶部,墩身内力反应最大值发生在墩底界面处,此截面是墩体最危险截面[2]。因本桥地处高地震烈度区,且地处重要高速公路路段,设计时提高控制标准进行控制。经分析,本桥主要的模态为1、2、3阶模态,第1阶模态为横桥向振动,横桥向振型参与质量为69.8%,第3阶模态为顺桥向振动,顺桥向振型参与质量为82.8%。设计时采用反应谱法进行计算,地震作用与永久作用组合后,分别考虑组合1:恒载+E(顺桥向),组合2:恒载+E(横桥向)两种荷载组合形式。
表2 E1地震作用下墩底截面计算结果
表3 E2地震作用下墩底截面计算结果
按照规范要求,设计时,在E1地震作用下,按墩柱最不利截面弯矩应小于截面初始屈服弯矩进行控制;在E2地震作用下,按墩柱最不利截面的弯矩小于截面等效屈服弯矩进行控制。E1地震作用下,外肢截面更不利,因此对墩柱的外肢墩底截面进行验算;E2地震作用下,横、顺桥向墩底截面的弯矩皆小于等效屈服弯矩。通过计算,结果显示结构满足规范要求。
大桥中跨合龙前进行顶推有利于改善墩柱的受力状况,通过合龙时施加适当的顶推力,减小了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由合龙温差、混凝土后期收缩徐变等产生的附加次内力,平衡了主墩水平偏位,对桥梁结构后期受力有利,增加了结构安全度[3]。该桥为三跨连续刚构,设计中采用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并模拟在15℃~20℃范围内的条件下进行合龙,计算时,在中跨悬臂端施加750 kN的水平力以模拟顶推力,并控制梁体产生28 mm的水平位移,以降低合龙温差、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连续刚构桥是云南山区公路中常用的一种大跨度桥型,该桥型在设计技术及施工工艺等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对云南山区公路建设来说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选择。本文以元蔓高速公路稿吾卡1号大桥为例,对设计方法、设计要点及设计关键技术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