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杨,马 良,钟启刚
(沈阳二四五医院 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3)
急性脑梗死为脑血管常见疾病,是因脑血供突然中断,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致残率、致死率较高[1]。研究发现[2-3],急性脑梗死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时就诊、准确用药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恢复缺血脑组织灌注,修复受损神经,保护脑组织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重点。溶栓治疗为急性脑梗死首选治疗方式,但因有时间窗限制影响了治疗效果[4]。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中成药,提取于中药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5]。谷红注射液为复方制剂,组份为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液,主要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等脑血管疾病,能够改善微循环、神经细胞代谢、脑功能等[6]。本研究旨在探讨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1病例选择 选择沈阳二四五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4例,男80例,女74例;年龄40~80岁,平均(60.25±4.73)岁;合并高血压60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24 h,平均(11.52±4.10)h。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7]中相关诊断标准,经CT、MRI确诊;②发病<48h;③首次发病,3个月内无手术史。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③出血性脑卒中患者;④大面积梗死患者;⑤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7例,男37例,女40例;年龄40~80岁,平均(59.37±4.56)岁;合并高血压34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24 h,平均(10.99±4.08)h。联合组77例,男43例,女34例;年龄41~78岁,平均(61.13±4.90)岁;合并高血压2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24 h,平均(12.05±4.90)h。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照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 mg/瓶,国药准字Z20050248)治疗,取200 mg,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联合组增加谷红注射液(通化谷红制药,规格:20 ml,国药准字H22026637)治疗,取20 ml,用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均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包括意识、凝视、面瘫、言语、肢体活动等11个项目,总分42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山西亚森实业有限公司,型号:FC-I)及配套试剂盒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3)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进行疗效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5%~<90%;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或增加<18%。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评分×100%,临床疗效=(基本痊+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4)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下降,且联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分)
2.3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发生呕吐2例,头痛2例,恶心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7/77);联合组发生呕吐1例,头痛3例,恶心2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9%(8/7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05)。
急性脑梗死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0]。该病起病急,发展快,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取决于脑缺血部位,主要有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意识丧失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1-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发病率,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研究发现[13-14],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高凝和高黏度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和高凝状态,恢复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丹参多酚酸盐过去常用于心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活性成分为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等水溶性酚酸类成分[15],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16],其可通过作用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K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提升抗炎因子水平,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此外还通过抗氧化应激、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促进海马区神经细胞增殖等机制抵抗脑缺血损伤,保护和营养神经[17-18]。谷红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液,乙酰谷酰胺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透过血脑屏障后可分解为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维持神经应激机能,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9];而红花提取液主要成分有红花苷、红花黄色素、酚酸类、黄酮类等,可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改变脑部缺血缺氧状态[20]。本研究将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结果发现联合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表明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两药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通路发挥协同增效的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在本研究中联合组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得到显著的好转,表明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这是由于丹参多酚酸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促进海马区神经细胞增殖等作用,进而可有效保患者的神经功能。在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中,联合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充分体现了联合组谷红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对于患者颅内血液微循环的改善效果,具有良好的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进而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状态。此外本研究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