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思云,李文韬,方章东
摘要:【目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通过梳理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热点和阶段变化,为生态文明领域日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CSSCI数据库中2000-2020年收录的2163篇“生态文明”相关研究论文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量、学科分布、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研究主题等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生态文明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研究热点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文明理论探究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两个方面。但生态文明研究学科较为集中,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实证研究较少,未来需进一步拓宽生态文明研究领域、深化生态文明相关研究。
关键词:生态文明;CiteSpace;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1)05-0053-11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iteSpace
FENG Si yun, LI Wen tao, FANG Zhang dong
(College of Marxism,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 The reports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ed out that build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the millennium pla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By combing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stage chang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ethod/Process】 By taking 2163 research papers related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cluded in CSSCI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21 as the object, the 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visu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nnual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discipline distribution, author, institutions publishing articles and research topics. 【Results/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academic circle, which has undergone four stages of changes, and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wo aspects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research disciplin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without forming a core group of authors, and there we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future, it was necessary to further broaden the research fiel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随着生态文明在我国逐渐得到重视,生态文明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生态文明领域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急速增长,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生态文明进行研究,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角度、制度建设角度等。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对生态文明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研究现状和热点主题,可以为生态文明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收录的CSSCI文献为数据源,以“生态文明”为关键词,搜索时间设定为2000—2020年,检索时间为2021年5月23日,共获得论文2163篇。
1.2研究方法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163篇文章从年度发文量、学科分布、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年度发文量
年度发文量可以反映某一时期该领域研究热度和学界重视程度,生态文明研究年度发文量如图1所示。
从发文量看,生态文明研究有2个高峰期,一是2008年,有173篇论文;二是2013年,达到293篇论文。从发文趋势看,生态文明研究与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有关。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2008年,生态文明研究发文量陡增;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3年,生态文明研究发文量迅速增加,达到最多;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2018年,生态文明研究发文量出现一个小高峰,为153篇。
2.2学科分析
学科分析可以科学掌握研究领域的核心,分析学科前沿和热点,找出学科领域演进的关键路径,进而提高研究起点,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节约研究时间。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分布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研究排在前5的学科分别是经济学(471篇)、政治学(338篇)、哲学(307篇)、环境科学(266篇)、管理学(169篇)。这五大学科文献占据了生态文明研究的60%以上,并且随着年度变化数量在逐年增加。生态文明的其他学科领域研究则有待加强。
2.3发文作者
核心作者群发挥着学科导向的作用,可以将学科研究推向新水平[1]。依据普莱斯定律N=0.749Npmax(Npmax指最高产作者发文量,N为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计算生态文明研究的核心作者,得出N≈3.43,取整数,即发表4篇及4篇以上作者为生态文明研究的核心作者(表1)。从表1可知,生态文明研究的核心作者有30位,共发表论文209篇,占样本总数的9.66%。没有达到普莱斯定律所认定的核心作者群标准,即未达到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的作者所撰。可见,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根据CiteSpace发文作者统计,发文最多的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雨辰,发表了21篇(表1);其次是北京大学的郇庆治,发表19篇。郇庆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进行阐释[2],并对全球视野下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讨论[3],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表述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含义在中国背景和语境下的另一种形象化表达[4]。
“半衰期”是人们研究文献老化规律时借用的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如表1所示,半衰期最长的作者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张云飞,为10.5年;其次是苏州大学的方世南,为9.5年;而后是清华大学的卢风,为8.5年,说明这3个作者学术影响力最强。张云飞最有影响力的论文是《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生态文明是独立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的一种文明形式,并对它们具有重大的制约性的影响[5]。此外,张云飞在2014年出版了著作《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从唯物史观角度论述生态文明的概念、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文化之根、发生机制、历史演进、结构定位、系统构成、小康目标、发展支柱、价值诉求、制度依托,共被引90次[6]。方世南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7],被引118次。卢风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8],被引116次。
2.4发文机构分布
从图3生态文明研究发文机构来看,发文数前5位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且生态文明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在科研院所研究不多。
2.5研究主题
文献共被引是1973年由美国情报学家Small和苏联情报学家Marshakova同时提出的,两篇(或多篇)文献被后来一篇或多篇文献同时引证,则这两篇(或多篇)文献具有共被引关系。通过文献的共被引关系,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为寻找生态文明的研究主题,将CSSCI中搜索到的文献导入CiteSpace,设置Notetype为reference,Top N选择100,通过聚类,选取对数似然率算法(LLR)运行得到生态文明文献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图4),共得到690个节点,3230条连线,Modularity Q值为0.6358,聚类效果较好。从得到的43个聚类中选取11个最大聚类进行主题分析,得到生态文明研究主题(表2)。从总体来看,生态文明研究主题可以分为2个方面:一是生态文明理论探究,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5.1生态文明理论探究(1)“五位一体”(#0)。党的十八大以后,学者们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9]、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10],并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建设之中,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3年,周生贤在《求是》上发表论文,指出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12]。2014年,劉希刚、王永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一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进行了探究[12-13]。此后,学术界掀起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高潮。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于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崛起中国的大国责任的背景下[14],经历了“绿化祖国”的提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等几个阶段[15]。二是理论渊源和哲学基础,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吸收与继承、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借鉴,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16-18]。三是深刻内涵和逻辑体系,学者们采用以下3种不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三维度归纳法:哲学文化维度(“生命共同体”概念与“和”的文化价值观)、经济维度(“生态生产力”发展观)和社会政治维度(“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18-19]。四维度归纳法:物质基础(发展生态经济)、政治导向(建设生态政治)、文化底蕴(厚植生态文化)、主体力量(培育生态公民)[20]。五维度归纳法:政治保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价值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法治保障(制度创新和法治建设)、政策取向(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及国际视野(共建地球美好家园)[21]。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特色的研究,认为从社会结构理论视域谋划与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色[22],具有继承性、实践性、人民性、系统性和世界性的鲜明特质[23,24]。五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25]。
(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2、#5)。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26],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较为全面的是王雨辰,他详细阐述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27]、定义域与问题域[28]、技术观[29]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30]。王雨辰还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进行了阐述,如詹姆斯·奥康纳[31]、戴维·佩珀[32]、休斯[33]等。其他作者也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学派进行了专门讨论,如袁久红等[34]对奥康纳的研究、陈食霖等[35]对约翰·福斯特的研究、陈永森等[36]对佩珀的研究、吴宁等[37]对高兹的研究、郭剑仁[38]对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等。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引介,目的是寻求其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探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研究的方法和路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39],是在批判和继承18世纪、19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通过综合创新和不断超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40],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互为对象性关系的生态主体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力观以及稳定平衡的生态整体观[41],自然、经济、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可回避的主题[42],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43]。
2.5.2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8)。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主要对制度红利、制度陷阱、制度体系、共生理论、生态文明测度等的研究。刘登娟等[44]指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面临重重“制度陷阱”,要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释放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红利”。黄蓉生[45]认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生态文明源头保护制度、生态文明损害赔偿制度、生态文明责任追究制度、生态文明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制度。
(2)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研究(#10、#11、#13)。对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研究涉及的主题有生态文明入宪(#10)、总体国家安全观(#11)、法律机制(#13)。学者们主要围绕生态文明入宪、宪法环境条款、环境法治、部门法革新以及法律机制、环境与发展、违法成本、综合决策、环境法律责任、总体国家安全观、环境利益、政策认知、农村文化建设、生态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
(3)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3、#6、#7)。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很多,概括来看,学者们主要从绿色变革、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环境整治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4个方面展开研究。
2.6研究热点
关键词体现了论文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热点,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发现某一研究的发展、交叉、渗透和兴衰的趋势。对生态文明研究发文作者所列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将Notetope设置为keyword,TopN选取50,运行CiteSpace,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图5),显示共有14个聚类。根据高频关键词阈值计算公式N=0.749Nmax,得到N≈28,即出现频次大于或等于28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表3)。去除与研究主题高度重合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合并类似关键词“习近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得到生态文明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工业文明”“人与自然”“生态危机”。中心性(Centrality)是刻画节点在共词图谱中重要性的指标,中心性越大,表明这些词与其他关键词的节点连线越多,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文明研究的热点。再将生态文明研究关键词按中心性排序(表3),又得到“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明教育”2个热点关键词。
2.7研究热点演进分析
将关键词共现处理为时区分布图(图6),可以直观地看到生态文明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对生态文明关键词突现度进行探测,获得前20个突现性明显的词语,由此可以得到各阶段的研究前沿。从关键词突现图(图7)可见,生态文明研究聚焦点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化。
2.7.1第一阶段(2000-2004)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伦理”。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从1998—2011年一直是研究热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学者们开始转向生态文明研究。“生态伦理”概念是1933年由莱奥波尔德提出,他指出,要把伦理关系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整个自然界。生态伦理概念传入我国后,我国学者一方面致力于对西方生态伦理观的介绍,如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46]、对梭罗的生态伦理观的研究[47]、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价值观的介绍等;另一方面致力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进行解读,如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48,49]、对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50]、对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51]等。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2,53]、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的关系[54]。
2.7.2第二阶段(2005-2010年)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2005年的突现词;“循环经济”是2006年的突现词;“科学发展”是2008年的突现词;“低碳经济”是2010年的突现词。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此后学者们探讨了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55],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56],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57]。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會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58],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理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59],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构成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60]。低碳经济以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为特征,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 [61]。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2个基本形态[62],可为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63]。
2.7.3第三阶段(2011-2014)学者们开始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此阶段研究的热点是“高等教育”“环保”“路径”“指标体系”。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市场取向、学科壁垒和科技理性的办学模式所导致的困境[64];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或主阵地[65];生态文明建设有4条基本路径,分别是资源保护与节约、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国土开发与保护[66]。
2.7.4第四阶段(2015-2020)此阶段突出新时代、新常态下生态文明研究,着眼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的高度研究生态文明。2015年突现词是“习近平”“协调发展”;2016年突现词是“生态治理”;2017年出现“绿色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2个突现词;2018年出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生命共同体”4个突现词。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论、国家治理体系论、人民福祉论、制度保障论、系统建设论和“两山”协调论[67]。构筑全球生态文明体系,迈向生态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重建构[68]。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的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合作共赢的方式,来化解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态利益矛盾,倡导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可为当代全球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理论指南[69]。
3结果与讨论
随着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越来越重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研究也越来越全面和详细,但是还存在尚待加强的地方。从学科分布看,虽然生态文明研究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但是主要研究集中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环境科学领域,其他学科生态文明研究有待加强;从发文作者来说,虽然有庞大的作者群,但是核心作者群还未形成;从研究主题看,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理论探究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并且学者们能够与时俱进,结合时代主题研究生态文明,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相对薄弱,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研究展望:
(1)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生态文明一经提出,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且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要求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理念和行为准则,树立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整体框架。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内容(如生态经济、绿色科技、生态福利等),也包含精神文明内容(如生态公正、生态义务和生态意识、法律、制度、政策等),还包含政治文明的内容(如生态民主等)。因此,要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领域,不仅要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社会、科学、法学、文学等传统学科领域深化生态文明研究,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拓展生态文明研究的新领域。如医学领域,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以及空气和水源的污染、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人类健康水平下降的情况,需要我们拓宽灾疫伦理学、人口生态学、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视域[70]。
(2)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從国家政策层面看,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我国都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自然基础和丰富的生态滋养[71]。现有研究从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未来还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宏观角度,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微观角度,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领域众多,需要参与的部门很多,涵盖的地域广大,需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各领域、各部门、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如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等。此外还要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段和平,史文海,俞立,等. 探讨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和核心作者群的重要意义[J]. 临床荟萃,2004(4):480-481.
[2]郇庆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向度[J]. 江汉论坛,2009(9):11-17.
[3]郇庆治. 包容与互鉴:全球视野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14-22.
[4]郇庆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J]. 学习论坛,2016,32(5):42-45.
[5]张云飞. 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 教学与研究,2006(5):25-30.
[6]张云飞.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方世南.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17-22.
[8]卢风.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9.
[9]王晓广.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25.
[10] 吴瑾菁,祝黄河. “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157-162.
[11]方世南. 以三个“五位一体”的合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5):47-51,191-192.
[12]周生贤.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 求是,2013(17):17-19.
[13]刘希刚,王永贵.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27-31,90.
[14]段蕾.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内涵与意义[J]. 科学社会主义,2016(2):127-132.
[15]刘耀彬,郑维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逻辑主线及实践创新[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68-76.
[16]周光迅,胡倩.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审视生态文明: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论略[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4):105-111.
[17]周晓敏,杨先农. 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豐富与发展[J]. 理论与改革,2016(5):50-54.
[18]马俊峰,王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解析[J]. 学术交流,2019(7):64-73,191.
[19]王雨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2):7-14.
[20]吴江华,杨玲.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维度[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4):42-47.
[21]阮晓菁,郑兴明.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五个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 57-61.
[22]郝永平,吴江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色:社会结构理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22(3):5-13.
[23]周建超.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质[J]. 江海学刊,2019(6):5-11.
[24]赵美玲,刘思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特质[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39(6):7-13.
[25]周生贤.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3(17):17-29.
[26]郭学军,张红海.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141-144.
[27]王雨辰. 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J]. 国外社会科学,2007(2):2-7.
[28]王雨辰. 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与问题域[J]. 江汉论坛,2007(7):9-43.
[29]王雨辰. 技术批判与自然的解放: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96-102.
[30]王雨辰.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3):76-82,128,159.
[31]王雨辰. 文化、自然与生态政治哲学概论:评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J]. 国外社会科学,2005(6):4-11.
[32]王雨辰. 论戴维·佩珀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J]. 江汉论坛,2008(12):27-32.
[33]王雨辰. 论休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家,2015(12):18-23,28.
[34]袁久红,鲁旭. 论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J]. 江苏社会科学,2006(5):19-24.
[35]陈食霖. 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化解:评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论[J]. 国外社会科学,2007(2):15-20.
[36]陈永森,蔡华杰. 资本主义世界生态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佩珀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论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95-98.
[37]吴宁. 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8):99-104.
[38]郭剑仁. 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内部争论析评马克思主义研究[J]. 2007(10):85-89.
[39]陈食霖. 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J]. 江汉论坛,2014(7):88-91.
[40]张首先,张俊. 继承、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J]. 理论导刊,2011(8):43-45.
[41]翁洁.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建构视角[J]. 学术论坛,2018,41(4):81-85.
[42]裴艳丽,倪素香.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三重维度[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6):47-51.
[43]余维祥.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意义[J]. 学术论坛,2011,34(8):18-21.
[44]刘登娟,黄勤,邓玲.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J]. 贵州社会科学,2014(2):17-21.
[45]黄蓉生.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论析\[J\].改革,2015(1):41-46.
[46]李承宗.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24.
[47]苏贤贵. 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2(2):58-66.
[48]何怀宏.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32-39.
[49]任俊华. 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22-25.
[50]赵春福,鄯爱红. 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道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意义[J]. 齐鲁学刊,2001(2):14-19.
[51]卿希泰.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39-43.
[52]廖小平. 生態伦理、代际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兼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J]. 道德与文明,2002(3):28-31.
[53]郗春梅. 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理论架构的基础[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9-13.
[54]余谋昌. 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2):112-118.
[55]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56]胡伯项,胡文,孔祥宁. 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J]. 社会主义研究,2007(3):53-55.
[57]韦建桦.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经典作家的理论构想和厦门实践的生动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12.
[58]廖福霖.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9.
[59]张渝政.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71-76.
[60]王朝全. 论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J]. 软科学,2009,23(8):69-73.
[61]张志刚,周才云.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 理论探索,2011(1):95-98.
[62]陈彩棉.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之维[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5.
[63]刘思华,方时姣. 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J]. 经济纵横,2012(7):38-43.
[64]赵秀芳,苏宝梅.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1(4):66-68.
[65]王树义.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司法改革[J]. 中国法学,2014(3):54-71.
[66]谷树忠,胡咏君,周洪.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 资源科学,2013,35(1):2-13.
[68]胡长生,胡宇喆.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贡献[J]. 求实,2018(6):4-20,107.
[68]徐艳玲,陈明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重建构[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7):74-79,92.
[69]王雨辰.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32(4):67-74.
[70]于欢欢.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医学伦理创新研究[D]. 成都:第四军医大学,2009.
[71]方世南.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J]. 学习论坛,2013,29(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