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实践:西藏高原牧区牛粪文化研究

2021-03-30 05:49赵国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扎西牛粪燃料

赵国栋

摘 要:通过从主位与客位相结合的视角分析扎西乡对牛粪的维护与利用,可以发现地方性知识的变化及其与实践的关系。地方性知识是一个知识连续统,其存在与转型的直接原因在于这种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结构之内的实践过程与取向。对牛粪维护与利用知识的转型本质上是知识实践过程。在结构取向的历史进程中,对牛粪维护与利用的地方性知识的实践转型可以从3个方面给出启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和充分发挥牛粪生态肥料特性。

关键词:西藏高原;牛粪文化;地方性知识;维护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1)01 - 0027 - 10

在西藏,牛粪是经常见到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在高原牧区更是如此。牛粪的藏语音译为“久瓦”,意思为燃料,而没有动物粪便的含义,这种称谓可能隐含着牛粪特殊的意义。笔者在西藏阿里高原牧区工作和调查的6个月,深刻感受到牛粪在当地的极端重要性,这种重要性源自日常生活。但是牛粪文化的本身是否可以直观地用外在的观察进行语言描述呢?在西藏牧区生活方式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牛粪地方性知识面临着怎样的境遇,人们在行动上是否发生了分化,应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并找到一条更有前景的发展之路,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的田野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扎西乡(化名),平均海拔超过4 600米。该乡下辖2个纯牧业村(数据截止2016年7月):扎西一村(化名,共276户)和扎西二村(化名,共236户),共有牧民群众2 000多人。在鄉政府所在地和两个村的村委会周边形成了生活中心区,并在该中心区建设了政府保障房。扎西乡生活中心区位于219国道旁,是西藏阿里旅游的重要中转站,建有边防派出所、邮政局、农业银行、乡小学和乡卫生院,有多家饭店(多提供住宿)、杂货店和藏式茶馆(餐馆)。

一、文献综述

牛粪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一些研究者主要从文化表现对牛粪进行了归纳。谢启晃、李双剑、丹珠昂奔将“牛粪”作为一种文化收编入他们主编的《藏族传统文化辞典》中[1]164。在看到牛粪作为“燃料”的同时,也有人强调其肥料的作用,作为“高原之舟”的“产品”之一[2]55。对西藏牛粪文化进行较为全面归纳的主要有《西藏的牛粪火俗》[3]206 - 211《西藏的牛粪文化》[4]《走遍藏北无人区:羌塘变迁纪实》[5]《藏地风俗》[6]等,归纳的内容和结论相符度非常高,其中以张宗显的《西藏的牛粪火俗》较为全面。《西藏的牛粪火俗》一文介绍的4个主要方面具有代表性:(1)西藏使用牛粪的普遍性,“有人的地方就有干牛粪码成的墙或牛粪垛……在西藏牧区,人们的生活燃料基本上全是干牛粪”[3]206;(2)牛粪的饮食保障功能:烧茶、保温、烙饼等用途,譬如“人们的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酥油茶是用牛粪火煮的”[3]209;(3)以牛粪烧制家庭器具,譬如“烧制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陶锅、烙饼锅、陶蒸笼、香炉、背水桶、膏稞酒壶、酥油茶壶、牛粪火炉、香插、酥油灯、花盆等陶器”[3]210;(4)祭祀与法事中的用途,譬如“在初一、十五祭神时,用烧得半透的牛粪作火引,来煨桑,是为火种,以为吉祥”[3]210 - 211,还有以牛粪为原料制作面具,作为“供奉的圣物悬挂”[3]211,等等。

整体上,牛粪文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度的日常生活肯定性的描述”范畴,主要体现在3大方面:(1)作为能源消费结构的组成;(2)对高原高寒草地健康的影响;(3)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例如,有的研究强调了西藏以牛粪为主的生物能消耗对森林和草地产生了严重的破坏[7]。也有研究者强调西藏炊事能源消费结构中牛粪仍然居首,但比重有所下降[8]。牦牛粪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复杂影响受到了重视:一方面燃烧牦牛粪使灌丛草地免于破坏,另一方面也使高寒草地损失了养分和种子。研究以量化数据为支撑对这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牦牛和绵羊的消化率特性、牦牛和绵羊对高寒草地牧草种子的消化道传播机制与过程等方面[9]。关于燃烧牛粪的不良后果,有研究指出:西藏农牧区群众在室内燃烧牛粪导致了室内空气污染,并且构成了当地主要的污染暴露源[10]。

西藏高原牧区牛粪的使用是一种生活与历史中形成的“地方性知识”,这种知识以正向的意义对牛粪给予全方位的肯定,表现在牛粪的使用与意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但现代科学的进展对这些地方性知识提出了挑战,这也为如何进一步看待地方性知识,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提升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出了需要深入回答的问题。

孙立平教授提出应将社会事实看作是动态的、流动的,而不是静态的,要关注过程下的实践[11]。其研究方式是“过程—事件”体系,通过动态的实践关注现象的变化。但本文并不准备严格按照其“过程—事件”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而是在这一研究理路的启发下更多地关注结构的变化和这种变化与实践的互构(主要是对实践的影响),集中于结构的变迁中地方性知识实践的状况,并突出这种知识转型的可能性、必然性与方向性,最终落实到结构框架内知识的实践特征: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服务。

二、客位视角:牛粪文化和相关知识

学界对地方性知识并未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反而形成了一个有多种理解的研究范畴。吉尔兹突出其“空间属性”以把握其中的可理解取向,列维·斯特劳斯则突出其中的“实践性、文化性、多元性”,以把握其科学实践哲学的本质[12]。本文认为,在整体上运用这一范畴时,应抓住其主要特征,应当将空间性、实践性、文化性、多元性等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生存环境,少数民族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基于生活经验和日常体验,以及对外部世界不断地适应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生活世界独特理解的语意、文化成分和意义系统,并经过族群代际之间的绵延传递,构成了一套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知识体系”[13]217。这种知识体系“形成了针对少数民族成员特点的价值实践和认识反应”[13]217,并主要体现在认知基础、知识构成和知识传承三个主要方面[13]217 - 220。

从客位视角看待西藏的牛粪文化,构建出积极的独具特色的日常生活感,以下描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西藏人用牛粪烧茶做饭,有许多好处。首先,牛粪燃点低,很容易生火,一张废报纸就能把火引燃。西藏地处高原,氧气缺乏,引火很不容易。主妇们用木柴引火,又是吹气,又是用皮风囊送风,弄得满脸脏黑满眼泪,火还是生不起来。牛粪的主要成分是青草和干草,烧起来没有臭气,没有黑烟,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烤起来心舒气爽[6]166……

日常生活形象的构建既来源于外部观察,也来自于内部解释。吉尔兹重新阐释的“本文”(text)概念意在把握共同察知的符号而理解其背后的意义结构[14]前言9。基于客位观察形成的认知需要与文化持有者进行对话并进行检验,将有助于提升信度和效度。按照这样的理解,可以将牛粪文化和相关知识简要归纳如下。

其一,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牛粪的数量、覆盖度、使用频度三个方面。农牧业的主导性使牛羊成为西藏农牧区的主要牲畜,譬如西藏阿里牧区的扎西乡2016年初牲畜共有113 000头(匹、只),牛主要包括牦牛、犏牛和黄牛,它们成为牛粪文化的重要基础。以此支撑的牛粪数量是巨大的,因此也产生了相应的交易市场。农牧区大多数人家使用牛粪取暖,2016年1月拉萨市还有一些人家以牛粪为燃料。高海拔以及长期低温状态使西藏许多地方一年四季都要使用燃料,高原牧区更是如此,这使牛粪的使用频度非常之高。

其二,重要性。主要表现为牛粪可以作为重要燃料、筑墙材料和玩具材料,也可以增加收入以及可入药医治疾病等。除了作为燃料外,在西藏,牛粪还广泛用来筑墙,甚至做孩子的玩具,譬如加入牛粪后的泥土做成小牦牛玩具。在纪录片《牛粪》中基本展现了牛粪的这些重要用途。

其三,正功能性。主要有两大类:促进家庭日常生活的维持、促进村庄群体生活的整合。对家庭日常生活的维持功能来自对西藏高寒低氧的高原环境的应对,或者说是牛粪的普遍性与重要性结合的必然产物。对村庄群体生活的整合来自于牛粪的普遍性,甚至它在某一时间内成为公认的“通货”,同时,通过对牛粪知识的共享促进了人们的互动,提升了集体意识。

其四,促进女性的角色化。主要体现于女性身份的符号意义,突出在家庭中的价值。拾牛粪的工作主要由家中的女性完成,甚至做牛粪墙也多由她们负责。由于牛粪对个体、家庭和村庄集体生活具有重要性和正功能性,所以收集、归置牛粪被赋予了“打理家庭”的含义,它与打酥油、做酥油茶共同勾勒出女性在家庭中的生动形象。

以上四点显然对生活的维持与价值的界定非常重要,但它们是否在西藏高原牧区是不可替代的呢?默顿指出早期的功能主义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是错误的:任何社会都具有某种普遍的功能先决条件,而且只有特定的文化事项或习俗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他认为其错误之处就在于,忽视了任何功能都存在可替代的选择,即某事项具备某种功能并不意味着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不能由替代的事项来完成[15]90 - 91。如何考虑替代事项,就必须面对现实生活,以衡量替代的可实现性。那么就需要考虑“以何替代”和“替代成本”的大小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对牛粪文化的再界定有关。

南文渊认为,藏族传统文化是对高原环境的反映和适应:西藏高峻的地势易使人产生“高山反应”,同时山形地貌易使人产生敬畏,水土资源的珍贵易使人产生珍惜观念,同时干旱而寒冷的气候限制了生物的生存生长[16]2 - 8,这就造成了“植物与动物互为依存”[16]21的局面。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极大削弱了高原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约束,那么与高原环境相关联的传统牛粪文化是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呢?这种变化是如何与现代生活方式取向相关联的呢?

三、主位视角:扎西乡牛粪文化调查

“主位”分析类似于语言学中的音位(phonetic)分析法,强调从特定文化的内部去看待和理解文化,它与“客位”分析相对,后者指通过从外部看特定文化,并通过与外部文化对比来理解特定文化[17]34。二者各有优劣势,但如果无法真正用当地人的知识形成的“内部视野”去发现事件的地方特性以及当地人特有的想象,是无法真正实现客位分析所需要的对比视角的。

20世纪60年代,扎西乡附近全部以牛、羊粪为主燃料,那里曾流行着一句话:“儿不嫌母丑,人不嫌牛粪脏”。张宗显认为这种说法以前广泛流传于藏族牧区[3]206。到了2019年,这种知识表达是否还是“内部视野”呢?

通过对扎西乡的牧民进行的结构式访谈发现,在2019年的扎西乡,牛粪知识已经发生了分化,人们对牛粪的态度也产生了化分,而且这些分化的表象后蕴藏着更多的信息。此次访谈主要通过扎西乡卫生院院长扎顿完成,共访谈了8人。扎顿在当地卫生院工作了10余年,在扎西乡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对获取主位视角的知识的信度和效度提供了保障。访谈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牛粪的依赖程度。主要用3个视角来展现:(1)当地仍全部使用传统式的火炉取暖、烧茶;(2)8位受访者中,家中以牛、羊粪为主要燃料的有4人,以煤(焦炭)为主燃料的有3人,以木材为主的有1人;(3)8位受访者中,倾向于牛、羊粪的有4人,倾向于煤(焦炭)的有3人,倾向木材的有1人。

其二,对牛粪作为燃料的喜好程度。主要通过2个角度来展现:(1)当在牧场或路上看到牛粪时,有6人会拾回家中,有1人说看情况,有1人明确不会拾回;(2)以牛、羊粪为主要燃料的4人中,有3人喜欢燃烧时的味道,有1人认为难闻,不喜欢。

其三,牛粪与草场之间关系的认知。8位受访者一致认为牛粪在草地上堆积不会影响草场。

其四,牛粪与污秽的关系认知。有6人明確表示不会在牛粪堆上晒衣物,有2人表示偶尔会有这样的行为。

受访者的牛粪知识和相关行为分化虽然程度不同,但却是明显的。由于女性在传统的牛粪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首先选取3位女性进行个案分析:(1)拉姆(26岁)家中以煤(焦炭)为主燃料,而她在情感上也更认可煤(焦炭),不再拾草场或路上的牛粪;(2)桑姆(20岁)家中以牛、羊粪为主燃料,她在情感上也更认可木材,路上有牛粪时她偶尔会拾回家中;(3)曲尼桑姆(47岁)家中以牛、羊粪为主燃料,她在情感上也更认可牛、羊粪,路上有牛粪时她表示一定会拾回家中。

在3位女性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分化呢?从年龄上,看似可以发现一些启示,即年龄大的更倾向于传统中留存下来的牛粪知识。但是其中一个案例否定了其决定性。贡觉次仁66岁,虽然他家中仍然主要以牛、羊粪为燃料,但他说更喜欢烧煤(焦炭)。因此需要进一步走入他们的生活之中。

拉姆家位于乡政府周边,家中共有5口人:奶奶、父亲、母亲、拉姆和她的妹妹,目前妹妹已经出嫁,父亲是扎西乡的清洁工人,家庭收入稳定,家中饲养牛、羊共40只,较为富裕。拉姆患有先天心脏病,初中毕业后,她曾经去拉萨检查并治疗过。后来,她在扎西乡的一家饭店打工。病情加重时,她多去阿里地区检查治疗。拉姆家中以传统的火炉取暖和烧茶,但煤(焦炭)已经成为她家中的主燃料,她说煤比牛粪要好,燃烧的时间长,更洁净,“符合趋势”,所以她喜欢用煤。但是偶尔也用牛粪,因为父母、奶奶仍然偏爱牛粪,但家中生产的牛、羊粪根本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有时也会到熟识的朋友家去买。拉姆对牛粪有一种明显的距离感,她并不愿意拾起路上遇到的牛粪,拒绝在牛粪墙或牛粪堆上晾晒衣服。

桑姆家中共有8人,她在卫生院做清洁工。她说喜欢用木材取暖和烧茶,因为卫生院里引火是用木材,看起来非常好用,火苗大,也更容易引燃。但是家里没有木材,所以只能烧牛粪,因为家里牛粪太多了。她说自己是在牛粪火边长大的,看到牛粪时偶尔也会拾回家中,偶尔也会在牛粪堆上晒些破旧的衣服。

曲尼桑姆家2018年时属于贫困户,家中共有3口人,全部是女性,完全以放牧为生。平时取暖和烧茶用的牛、羊粪全部来自家中的牛羊。她喜欢房间中燃烧牛粪时产生的味道,但并不喜欢把东西放到牛粪堆上,因为她看到卫生院里用的是衣服架,而且商店里也有很多好看的衣服架,把衣服挂着晒比放在牛粪堆上更易干,而且不会粘上别的东西。

可以发现,三个人对牛粪的认识实际上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种纠缠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她们受到了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关系着他们在牛粪知识上的分化程度。以下对2位男性牧民进行分析。

桑达,今年40岁,他的三个孩子都在读高中,他以打工和国家给的多项补助来支持孩子们的学费。由于家中只养了一些羊,没有牛粪,所以他主要烧煤(焦炭),但桑达认为牛粪更好烧,所以他也会到熟识的朋友家去购买一些。他说习惯了牛粪燃烧时的味道,但谈不上喜欢。由于家中没有牛粪堆,所以他没有在上面晒过衣物,但他说即使有也不会晒上去,因为会把衣服弄脏。

扎西益嘎,今年22岁,家中共5口人,他平时在外地打工,主要是开挖掘机。他说,在外地接触的燃料以煤和天燃气为主,所以现在家里也主要用煤(焦炭)取暖和烧茶,他也更喜欢用煤,但是因为家里有牛羊,有很多牛粪,所以偶尔也会烧一些牛、羊粪。出于习惯,他看到路上的牛粪一般会拾回家里。但他说不会在牛粪堆上晒衣服,这样有点脏。

生活的经历一定程度可以说明他们对待牛粪的态度以及行为上的选择,外出打工的生活深刻影响了他们对燃料的偏好与选择,同时,这种影响和积淀下来的传统地方性的牛粪知识相汇到一起,促使传统的知识体系逐步解体并吸纳新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同时逐渐淘汰某些元素。这样,关于在牛粪上晒衣服“脏”的概念就产生了。

在人類学范畴内,对“污秽”的理解更多是一种文化的范畴,而不能简单归于“卫生与否”,也不能简单归于某一个统一的概念范畴。刘志扬通过对位于拉萨边缘地带的娘热乡的研究得出了这一结论,他认为“洁净”与“污秽”的观念受隐藏于社会结构深层的一整套文化逻辑的支持和限制,藏族形成了内外有别的“污秽”观:(1)越是接近宗教便越是洁净,距离宗教越远,越是世俗的便越是污秽;(2)内部,必须保持洁净,为保证内部的洁净常会通过向外排出污秽[18]264 - 308。从扎西乡的调查可以发现,牛粪已经由传统的洁净状态转化为具有污秽特征的状态,这可能就意味着牛粪正在原有的意义上和当地的社会生活生成着某种距离。

8位受访者明确表示,如果有更好用、更方便的燃料,并且足够多,一定会使用,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他们看来,作为燃料的牛粪并不是不可取代的,在他们目前的知识体系中,牛粪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削减,传统的仪式性、功能性的意义也已经逐渐消退。

扎西乡卫生院院长扎顿在那里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使他成为了当地人,他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现在乡政府和乡卫生院全部使用煤和焦炭,不使用牛粪。从获得同样的燃烧效果上来说,牛粪价格比煤和焦炭的价格要高,人们已经慢慢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牧区里地广人稀,最方便的燃料就是牛、羊粪,所以那里的大多数人仍在使用牛粪作为燃料。最主要的是,这些牛粪多是他们自己家里的,不用花钱,不烧的话也没有其他用处。

扎西乡有较多的外地经商者,以经营饭店、旅馆、杂货店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当地,与当地牧民产生了较多和较深刻的互动,他们的理解和实践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5年,小程和他的妻子来到扎西乡做生意,开始时从当地牧民家里租了2间房开了一家小饭店,2016年又租下了另外几间房子做旅馆生意。他们最初用牛粪取暖、烧水,厨房则使用焦炭,但他们很快发现使用牛粪成本太高,随后改烧焦炭,经过对比,他们最终选择了焦炭。2018年8月,小程扩大了自己的生意规模,并安装了锅炉,把饭店的每个房间都安装了暖气,此时他又改烧煤,说焦炭烧锅炉“劲太大”,1烧煤更好。烧牛粪时他们每天的成本为150元左右,改烧焦炭后,每天成本为80元左右,而且更多房间可以从中采暖,效果更好。2小程夫妇的行为和选择对当地牧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四、科学与实践:牛粪作为燃料的危机

关于牛粪作为燃料的研究多持肯定态度,主要体现为:(1)燃点低,很容易生火;(2)没有臭气,没有黑烟,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6]166;(3)使家庭有温馨感[3]206;(4)数量多,易得;(5)方便保存火种;(6)可以利用牛粪灰[3]209。这些结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藏农牧区传统的牛粪知识和外部的界定。

高翔对牛粪燃烧特性做了系统分析,他发现:(1)牛粪饼的灰分含量高,从而导致牛粪饼燃烧的热值低于一般秸秆类生物质燃料;(2)牛粪饼的总热值是其他各种常见生物质燃料和煤的50%左右,其原因在于燃烧时其表面上的可燃物质燃尽后形成的灰分外壳隔绝了氧化介质(空气)与内层可燃物质的接触,使得牛粪饼难于燃烧完全,并且降低了热传递效率;(3)燃烧时需要相对更多的氧气供应[10]41;(4)燃烧牛粪饼污染了室内环境,牧区使用火塘的帐篷内的PM2.5和PM10严重超标,其中PM10浓度是国家标准的20.1倍[10]38。结合该研究结论以及笔者的调查发现,在西藏高原牧区,牛粪作为炊事能源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截止2018年底,作为西藏高原牧区的扎西乡还仍然以传统火塘和火炉为主要取暖设备,二者在牛粪燃烧时可以实现较好的热传导,但牛粪燃烧特性增加了污染暴露时间和强度,牛粪饼燃烧“排放的颗粒态PAHs具有较强的致癌风险”[10]82。

其二,与替代能源相比较下的燃烧弱点突出。牛粪燃烧需要更多的氧气,而且容易发生燃烧不充分现象,在燃烧过程中的热传导效率低,所以“在假设炉具设施热传递效率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牛粪饼作为燃料的消费量将比其他固体燃料多”[10]41。Ravindranath和Ramakrishna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10]41。

其三,牛粪灰使用存在着误区。由于牛粪燃烧产生的灰分大,并且“灰分组分在燃烧过程中并不像碳元素等被剧烈氧化而放热,同时这部分组分在燃烧中将储存一部分热量”[10]41,因此牛粪灰具备一定的保温性,可以用来“保存火种”、烙饼等。但是如果为保持牛粪灰的热值而去闷烧,那么就会导致进一步的空气污染[10]56。

其四,经济成本高于替代燃料。牛粪燃烧特性决定了其与煤或其他燃料相比的劣势,达到相同的燃烧效果,其成本要高于其他燃料。同时,传统地方性知识中牛粪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牛粪在当地的交易价格,当地所有商户和扎西乡的一些牧民因为成本原因并未选择以牛粪为主燃料。3

牛粪作为燃料的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知识的进步,科学揭开了传统地方性知识编织的盖头,一定程度上也否定了传统地方性知识的某些组成部分,甚至威胁到其在集体整合中的权威性,将促使牛粪文化和相关知识的共享性被打破。同时,由其建构出来的普遍性、重要性、正功能性、女性的角色定位形成的强大社会纽带也随之被削弱。

客位视角与主位视角相结合形成的分析表明:关于牛粪的地方性知识并未固化于某一模式,因为它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并动态地处于这一时空结构之内。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牛粪作为燃料的地方性知识具备了转型的可能与取向。也就是说,作为炊事能源的牛粪知识是否科学或正确并非其存在或转型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在于这种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结构之内的实践过程与取向。当然,知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与更长的、更深的历史过程相关联,即科学的进步可能在更长的历史进程中对地方性知识产生根本的影响。

五、牛粪知识转型的实践取向:“三元一体福祉”

当关于燃料的牛粪文化受到冲击时,简单否定这种文化是极度危险的,因为知识及其研究是一个连续统,在曼海姆和默顿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中都得到了肯定,默顿这样定位知识社会学:“主要致力于探究知识与人类社会或人类文化中存在的其他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19]592,他承认知识与人类社会或文化存在的对应关系,那么时间序列在其中是基础性的。知识作为“一系列的事实或見解”[19]574是特定群体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体智慧,以完全隔离的维度来看待时间的进程性显然有悖于知识作为精神产品与其存在基础关系的特定时空要求。

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对牛粪的定位是大自然的赐予,在高寒低氧的高原环境中,牛粪实践是牛粪的普遍性与重要性结合的必然产物。有研究者这样总结那时的牛粪文化:“熔铸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风俗民情,体现着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等深层次的内涵”[4]60。但随着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纯粹的牧业生活模式被打破,人们与大自然的原初状态的一体性开始逐步解体,扎西乡居民对牛粪态度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注解了这一情况。以此而言,扎西乡牛粪知识的转型成为一种必然。

从实践角度来看,积极引导牛粪知识的转型可主要从3个维度考虑: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和充分发挥牛粪生态肥料特性。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以人民福祉为中心的一体结构。

第一,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主要通过消除或避免牛粪作为燃料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危害。路径主要有两条:(1)用其他洁净高效能源取代牛粪作为燃料。(2)用多种方法消除或减少污染的产生。前者的实现主要建立于以西藏高原牧区为主的各个区域能源结构的变化,即适用的可持续的洁净高效替代能源的供给度。目前,扎西乡太阳能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太阳能在取暖烧茶的使用上利用度还非常有限,煤和焦炭使用较多,二者仍会造成污染。因此,在替代能源上仍需不断探索。在消除或减少污染产生方面,可以从两个主要维度加以关注:改进炉具、把牛粪加工成合适尺寸并及时清灰。西藏牧区的许多炉具是自然通风型炉灶,在氧气供给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以提升燃烧效果,同时改进传热率,从而减少燃料的使用。研究表明,在32 cm2的自然进风截面条件下,大于15 cm的燃料块无法充分燃烧,而小于5 cm的燃料块在炉膛中则能与空气充分结合[10]82。扎西乡牛粪的尺寸一般都要超过15 cm,其将加工成小于5 cm的小块状将有助于充分燃烧,减少污染。及时清除火塘中的牛粪灰可减少污染的排放;用火结束后,及时离开用火区域,以减少处于高浓度的污染源中。

第二,牛粪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1)堆积下的牛粪对草地的影响;(2)拾走牛粪对草地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月份中因牧草供给和自身营养差异,牦牛排粪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龄段的牦牛单次排粪量变化幅度为 0.025 kg到 0.426 kg,对整群牦牛而言,平均鲜粪排粪量为每头每天 7.99 kg(干粪为每头每天 2.00 kg),每头每天平均排粪 9.33 次[9]38。“牦牛单次排粪量和覆盖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即单次排粪量越大,其覆盖草地的面积也越大”[9]41。同时,研究发现,在草地上放牧7小时30分钟,出牧和归牧分别用 12 分钟和18分钟的情况下,草地上排粪量占全天总量的 35.65%,归牧路径和出牧路径上的排粪量分别占 6.83%和 1.98%,畜圈排粪量占 55.54%[9]42。

基于排粪量与时空特点,牛粪对草场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堆积下的牛粪会产生2种后果:(1)牛粪堆积会造成其覆盖的草地植物的死亡,由于牛粪覆盖,前两年总体表现为草地受到破坏,产量降低[9]33;(2)堆积当年可改善土壤肥力,从牛粪堆积的第二年起,其肥效对粪堆周围的植被产生益处[9]34。因此,牛粪在草地上过多堆积既会一定程度上提升草地土壤的肥力,又同时破坏草地植被。与之对应,从草场上拾走牛粪虽然可以使植被免受破坏,但会造成草地养分的大量流失,同时也会使少量存留于牛粪中的种子流失[9]35。从保护草场植被、提升土壤肥力的生态视角来看,可有3个重要启示:(1)直接将留存于草场上的牛粪进行碎化处理;(2)或进行堆肥后再归还草地,二者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对草地植物的损害,同时有助于改良草场植被和提升土壤肥力;(3)羊和牛混牧,增加羊的数量的同时减少牛的数量,这样可以利用羊粪使高寒草地受益[9]86。

第三,在充分发挥牛粪生态肥料特性方面,研究都表明,家畜排泄物粪、尿沉积可以改善土壤,“在草地营养元素循环中起关键作用”[9]29。除了将其适当处理后供给给草场外,牛粪作为生态肥还存在许多可探索空间,这为西藏高原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有益的实践路径。微电影《牛粪》突出了在电能广泛应用后,牛粪从传统燃料到重要肥料的用途转换。西藏阿里地区已经建成普兰县生态产业园、噶尔县生态产业园,初步实现了“生命禁区”内棚栽业为主的现代设施农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这一模式正在阿里地区大力推广[20]。扎西乡所生产的牛粪可以销售到产业园,作为产业园内蔬菜瓜果的主要肥料,这样不但可以提供优质的肥力,还能避免使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外,牛粪是传统的藏医药文化中的一种元素,至今很多农牧地区仍然保留着以牛粪入药的实际操作。譬如用以安神镇定的一种称为“龙杜”的嗅烟疗法,其方法是把安神藏药撒在牛粪灰上使其冒烟,患者吸入此烟[3]211。还有一种用以治疗脚心和拇趾疼痛的冷罨敷法,只需以木藤蓼、牛粪配伍冷敷即可。另有一种主治热性肿胀的涂膏,黄牛粪作为原料之一。在治疗眼疾等其他配方中也多有牛粪成分。1从保护、传承和创新藏医药文化角度,可科学地适当加大相关药物的研发力度,促进牛粪知识与价值的进一步转化。

六、结 语

本文通过对扎西乡的牛粪文化及其实践的研究表明:在西藏高原牧区,地方性知识的产生是一种结构和文化语境下的知识生产,具备其特有的资源基础并发挥着较为显著的功能。但地方性知识并非固定不变的,相反,它是随着社会结构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在其中实现着筛选、重组和再生产。我们在引导这种多维度的地方性知识转型时,要审慎地把握其实践取向,紧盯在结构条件下的人民福祉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启晃,李双剑,丹珠昂奔.藏族传统文化辞典[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2]  杨年华.生命在世界屋脊之巅[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

[3]  张宗显.西藏的牛粪火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4]  格尔丹.西藏的牛粪文化[M]//《〈读者·乡土人文版〉十年精华文丛》编委会.风俗民情B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

[5]  唐召明.走遍藏北无人区:羌塘变迁纪实[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

[6]  廖东凡.藏地风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

[7]  刘刚.西藏能源消费格局及其环境效应[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7.

[8]  高利伟.西藏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

[9]  鱼小军.牦牛粪维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健康的作用机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高翔.西藏農牧区民害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1]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J].江海学刊,2002(3):84 - 90.

[12]李宏伟,刘杨.基于“地方性知识”的科学文化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18(12):23 - 27.

[13]任勇.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14]克利福德·吉尔兹. 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5]帕特里克·贝尔特,菲利佩·卡雷拉·达·席尔瓦.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M].瞿铁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6]南文渊.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17]刘兵.科学编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18]刘志扬.乡土西藏文化传统的选择与重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9]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20]中国日报网.西藏阿里的“菜篮子”工程:普兰试点全区推广,三年节约千万[EB/OL].(2018 - 05 - 19)[2020 - 06 - 28]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0854773905998378&wfr=spider&for=pc.

[责任编辑:罗康智]

猜你喜欢
扎西牛粪燃料
石牛粪金
牛粪,印度人的灵魂伴侣
罗罗将对用于UltraFan的100%可持续燃料进行测试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牛粪
你好,岁月
如果
见与不见
朝鲜称已完成8000根乏燃料棒再处理
鲜花和牛粪的爱情